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与HLA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技术方法(PCR-SSP),将实验组4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 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个证型,结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态性分型特点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讨CAA中医辨证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HLA-C_1基因可能与肾阴虚CAA的易感基因呈现连锁不平衡,故其可能为肾阴虚CAA易感基因的标志基因。但肾阴虚CAA未见与HLA-DQB1~*基因相关联。②HLA-A_(30)基因可能与肾阳虚CAA的易感基因呈现连锁不平衡,故其可能为肾阳虚CAA易感基因的标志基因;我们还发现HLA-DQB1~*0201基因可能是肾阳虚CAA的易感基因。③HLA-C_1基因和HLA-A_(30)基因也可能是CAA易感基因本身或其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慢白灵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前后的有关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白灵治疗CML时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活性的影响,阐明IFN-γ与MSC在免疫抑制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①ELISA法检测IFN-γ(终浓度100 ng/ml)对正常人骨髓来源MSC前列腺素E2(PGE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②RT-PCR法检测100 ng/ml IFN-γ作用下MSC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表达水平变化.③体外刺激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并与正常人骨髓来源MSC共培养,检测T细胞增殖水平;在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重组人IFN-γ(100 ng/ml)及鼠抗人IFN-γ单克隆抗体(单抗,5μg/ml),检测T细胞增殖水平变化.结果 ①MSC单独培养24 ~ 48 h可检测到PGE2、HGF、TGF-β1三种细胞因子表达;IFN-γ可促进MSC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实验组及对照组PGE2、HGF、TGF-β1表达水平分别为(1715.5 ±628.6) pg/ml对(1344.5±709.4) pg/ml;(4031.8±1496.8) pg/ml对(2452.4±1375.3)pg/ml;(1753.5±413.8) pg/ml对(1026.6±450.5) pg/ml,P值分别为0.001、0.011及<0.001].②MSC单独培养48 h后,RT-PCR法未检测到IDO基因表达.与IFN-γ共培养后,IDO基因呈高水平表达.③在体外MSC可以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外源性IFN-γ不影响M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0.4±10.9)%和(36.7±7.4)%,P=0.272];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抗IFN-γ单抗后,MSC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T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0.4±10.9)%和(23.9±7.6)%,P =0.002].结论 MSC组成性表达PGE2、HGF及TGF-β1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在一定水平IFN-γ作用下,MSC分泌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上调,IDO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MSC免疫活性增强.骨髓MSC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IFN-γ与MSC在免疫抑制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特点,从ITP患者脾脏细胞中提取RNA,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基因,插入噬粒载体pComb3H,构建人源性抗GP Ⅱ 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 Ⅱ b/Ⅲ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制备人源性GP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  相似文献   
5.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基因。经SacI/XbaI和XhoI/SpeI双酶切,依次将PCR产物插入噬粒载体pComb3H相应位点,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进行超感染,构建成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结果:成功地构建库容量达6.2×106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库,并达到建库标准,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人源性Fab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已构建的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并对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方法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包板,对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采用细胞ELISA法筛选特异性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蛋白与GPⅡb/Ⅲa结合的特异性,将阳性克隆进行扩增、测序。结果以CHO123细胞富集淘筛3轮,并用ELISA法检测到2个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识别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克隆,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阳性克隆的培养上清和细菌冻融上清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证实这两个克隆轻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98%,重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Fd段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4%和93%。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库中筛选出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特异性阳性克隆,该克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克隆基因符合抗体可变区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单盲法对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且疗效优于靛玉红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单盲法对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且疗效优于靛玉红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疗效,并探讨相关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11月至2012年1月行auto-HSCT的86例成人ALL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81例auto-HSCT患者中标危47例,高危34例.标危组患者1、3、5、10年无病生存(LFS)率分别为(82.3±5.7)%、(76.9±6.5)%、(74.1±6.8)%、(67.4±8.9)%;累积复发(RR)率分别为(13.6±5.2)%、(21.6±6.4)%、(24.5±6.8)%、(31.3±9.0)%.高危组患者1、3、5、10年LFS率分别为(55.8±8.9)%、(39.8±9.3)%、(39.8±9.3)%、(39.8±9.3)%;RR率分别为(38.8±9.2)%、(56.4±10.0)%、(56.4±10.0)%、(56.4±10.0)%.而疾病类型为T-ALL、初诊时WBC≥30×109/L、乳酸脱氢酶增高、TCR重排阳性及移植物来源于骨髓均为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进一步应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显示,移植物来源于骨髓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成人ALL患者如果没有合适的供者,autoHSCT也是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绿茶的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血小板聚集、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selectin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EGCG对血小板聚集、活化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DP为诱导剂,采用Born氏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前后富含血小板血浆中TXB2及P-selectin含量,并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GCG作用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 EGCG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P<0.01),并呈剂量依赖型;EGCG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0.01),与阿司匹林相似(P>0.05);EGCG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P-selectin(P<0.01),且作用优于阿司匹林(P<0.01);EGCG可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结论 EGCG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P-selectin,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P-selectin表达,这可能是共抗血栓作用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