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32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B组32例32眼(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力情况。结果A组术后1d眼压升高,术后3d以后恢复正常。术后中央前房平均深度为(2.62±0.33)mm,与术前中央前房平均深度(1.54±0.3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角增宽,视力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增宽程度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加深前房、开放前房角和提高视力的效果,而且又可避免青光眼的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素梅  雷智 《中原医刊》2007,34(9):72-7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7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0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两组早期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3眼,对照组9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55mmHg,1mmHg=0、133kPa),观察组33眼(82.5%),对照组21眼(70%),对照组中有5眼眼压在30mmHg以上,需手术治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前房角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相似(P〉0.05)。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如术前前房角粘连大于3/4圆周、眼压不易控制,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式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3.
罗谦  吴峥峥  程依琏 《四川医学》2007,28(12):1412-1413
目的 研究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22例(26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前房深度和眼压的改变.结果 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增加,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术前平均前房深度(2.36±0.25)mm,术后平均前房深度(3.40±0.37)mm;术前平均眼压(35.4±3.7)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4.8±2.8)mmHg(1kPa=7.5mmHg)(P<0.01).结论 对于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增加前房深度及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方便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混浊病人32例4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2眼。合并皮质性白内障24例36眼,合并核性白内障8例10眼。术前视力:光感~0.4。眼压:25.00mmHg±14.75mmHg。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明显下降(〈21mmHg),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t=8.75,P〈0.01)。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增宽,其中40眼房角完全开放,6眼房角开放〉1/2周。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眼压情况,随访时间1-2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2.01±0.61)kPa(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2.497±0.141)mm(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胡劼  郑丹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8):902-90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5例(65眼)分成2组,超声乳化组35例(35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30例(30眼)为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的变化。结果随访期内,对照组1例眼压控制不理想,超声乳化组6例眼压控制不理想,术后平均眼压较就诊时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房角开放和提高视力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2眼),其中21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20例(24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常规组)。对2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均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3.6±1.3)mm Hg,降压幅度达55.4%;常规组患者眼压≤21 mm Hg者18眼,21~30 mm Hg者6眼,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0.5±1.5)mm Hg,降压幅度达3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眼术后无需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常规组患眼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为(5.0±0.3)m L。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常规抗青光眼手术更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不设对照组,对伊犁州奎屯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得出结论. 结果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0.52±6.36)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2±5.65)mmHg,术前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1.65±0.32)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92± 0.43)mm,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仅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9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眼)。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术后降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降压药使用种数、并发症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随访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房角和眼压改变。 方法 :4 6例 5 0只老年性白内障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 ,比较术前与术后 6个月的眼压与房角改变。 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13.76mmHg ,术后 6个月平均眼压 12 .81mmHg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普遍的房角改变为虹膜隔后移引起的房角增宽 ,未发现虹膜前粘连。 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远期眼压未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术后的房角较术前增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89例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7者24例,占13%;0.6~0.4者117例,占61%;≤0.3者24例,占26%。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眼底观察,为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内障及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及前房深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361例481眼、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44例52眼单纯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5个月。结果白内障组术前眼压(14.86±3.79)mmHg,术后最终随访眼压(12.56±3.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0,P<0.01);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术前眼压(19.92±3.76)mmHg,术后最终随访眼压(16.52±3.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两组间手术前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37,P>0.05),随访3个月以上两组间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4,P>0.05)。白内障组手术前前房轴深(2.28±0.32)mm,术后最终复诊时前房轴深(3.04±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P<0.01);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组手术前前房轴深(1.69±0.35)mm,术后最终复诊时前房轴深(2.82±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研究组 62例、6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61例、6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 2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第1天、第 1周 2组视力恢复 ,眼压控制 ,功能性过滤泡形成 ,炎症反应及术后角膜散光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术后 3个月 2组已无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研究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少 ,视力恢复快 ,角膜散光降至最低 ,为切实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24眼),年龄(59.70±7.26)岁.临床前期21例(25眼),急性发作期3例(3眼),缓解期8例(8眼)。术前眼压(22.36±8.55)mmHg(范围14~30.11mmHg),经保守治疗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mmHg以下),房角粘连闭合在1/2圆周以内,视力在0.3以下。对以上患者行单纯性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改变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6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0~18mmHg(15.68±3.90mmHg),房角均有增宽,部分患者前房开放,前房深度正常,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房角粘连在1/2圆周以内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及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80只眼,观察术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及前房深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的视力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达80.0%。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前方深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 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4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用药后眼压控制良好择期手术34眼、高眼压条件下急诊手术7眼,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个月-3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范围。结果术中、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1);眼压比入院接诊时明显下降(P〈0.001);前房深度加深,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1眼中有2眼术后半年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所有患者原狭窄房角增宽,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M形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比较M形和超声乳化两种切口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不同术式将40例(43只眼)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M形切口组25只眼和超声乳化组18只眼。术后随访15~37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M组(25.3±9.8)mmHg,超声乳化组(25.7±9.5)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M组(15.53±5.3)mmHg,超声乳化组(15.01±3.2)mmHg。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1~1.2,2组≥0.5者分别为15只眼(60%)及12只眼(66%),术后平均散光度M组(0.89±0.31)D,超声乳化组(0.78±0.5)D。2组术后平均眼压下降、视力及散光度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形小切口与超声乳化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具有恢复有用视力、较好的降低眼压、并发症少等作用,2种术式结果则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