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标准《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已经发布,将于2017年11月1日起实施,以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本文就新标准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及意义,判断界限值的选择,肿瘤类型的选择做了说明;对此标准未涉及但较重要的不确定性的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使用者在标准使用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和疑虑也进行了说明。最后,本文对如何正确使用该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2017年11月1日起成为现行的判断标准。新标准实现了辐射致癌超额危险系数的中国化,大大提高了对我国职业人群的适用性。新标准中的肿瘤名单仍延用GBZ 97-2009名单,因为在修订期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尚未列出具体的肿瘤名单。在职业病名单确认制下,放射性肿瘤的判定结果只有是“放射性肿瘤”或不是“放射性肿瘤”,建议尽早拟定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的病因概率判断界限值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予以修正,建议在未来的放射性肿瘤名单拟定中着重考虑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关于放射性肿瘤判断的两个国家标准GBZ 97-2002(简称旧标准)和GBZ 97-2009(简称新标准)在铀矿工肺癌判断中的差异,探讨新标准对铀矿工肺癌病因判断带来的影响。方法 利用既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9例铀矿工肺癌资料,分别按照新、旧标准GBZ 97-2002和GBZ 97-2009进行肺癌的辐射病因计算。结果 对19例铀矿工肺癌的病因概率(PC)计算显示,采用旧标准,有7例判断为放射性肿瘤;采用新标准,则可能有15例被判断为放射性肿瘤,增加了1.1倍。其原因是2009年标准使用PC值的95%上限替代2002年标准以PC值的中位数作为病因概率判断值。 结论 与GBZ 97-2002相比,GBZ 97-2009判断门槛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是《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的修订版本,主要修改点有两方面:在判断标准上,一是可用于估算病因概率(PC)的癌症的数量由5种扩大到10种,二是已发生的癌症与辐射相关联的病因判断标准由原标准中的PC≥50%改为取95%可信限上限的PC≥50%;在估算方法上,除了基于超额相对危险外,还增加了基于超额绝对危险来估算PC.这些改进旨在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尽可能保护索赔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诱发肿瘤是电离辐射(以下简称"辐射")的远后效应之一.可以用慨率论病因的方法来判断诱发的肿瘤是否由辐射引起[1].按照法定的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PC)水平,可以判定职业性放射性肿瘤[2-4].  相似文献   

6.
我国采用病因概率的方法进行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判断,现行标准和历版修订标准共经历了3个版本。现行标准依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权威的危险模型和国人的癌症基线发病率,使标准初步本土化。然而,由于本土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标准中采用的数据本土化问题依然突出。为提升国家标准对我国人群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需要加强我国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PC)方法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这是我国国家标准中亟待加强的部分。笔者总结了放射性肿瘤PC方法不确定性的来源和主要内容,以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评估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降低PC方法不确定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PC)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射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根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它非规范病例PC参考。本文作者还结合国内、外钚内污染人员的医学观察经验对钚致癌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很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  相似文献   

10.
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辐射致癌患者的赔偿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用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PC)来评估癌症和所受电离辐射之间的关联程度,我国也发布了根据PC判断放射性肿瘤的相关国家标准。本文总结了与PC计算相关的辐射致癌超额危险模型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额危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转换方法、与低剂量和低剂量率的依赖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子的修正方法以及PC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例三维适形放疗所致RP患者胸部影像学征象进行评定,并通过临床观察对R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7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发生RP 28例,发生率28.87%。在各临床指标中,吸烟患者、肿瘤位于双肺上叶的患者发生概率较高。在剂量学指标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受到20、30、4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20、V30、V40)、全肺平均剂量(MLD)与RP相关。结论:CT诊断RP较X线敏感,有特征表现,而且对肺炎的不同时期可作出正确判断。肺炎的发生因素,除放疗技术外,个人体质、吸烟、手术等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 98-2020)已经发布,于2021年5月1日起实施,替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 98-2017)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235-2011)。本文就新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修订相关背景、修订的基本原则、重要指标的修订依据、标准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尤其是对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要求、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检查方法和检查报告等方面详细说明,以避免在标准使用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和疑虑。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掌握和理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GBZ 101-2020),本文就该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修订的相关背景、修订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内容修订依据和标准的应用等内容进行说明。指导职业病诊断医师在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能够把握好诊断的原则,作出正确的诊断,避免标准应用中产生困惑,从而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4.
眼部肿瘤治疗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导致临床手术保留眼球的概率非常小,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由于其创伤小、疗效肯定和易于保留眼球,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替代手术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群辐射致胃癌危险系数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算我国人群胃癌辐射致癌危险系数.方法 应用美国电离辐射效应委员会研发的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胃癌辐射致癌危险模型,估算其辐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和绝对危险系数.综合日本人群辐射致癌危险转移为美国人群危险的多种转移方法,确定由日本人群向我国人群危险转移模型为相乘相加混合模型(算数尺度下,相乘和相加模型权重分别为0.7和0.3).根据我国肿瘤登记年报胃癌基线发病率,利用曲线拟合方法,估算其性别-年龄别基线发病率.综合日本人群胃癌辐射致癌危险系数及我国人群胃癌基线发病率,结合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危险转移方法,估算我国人群胃癌辐射致癌危险系数.结果 估算获得我国人群胃癌辐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值,男性为0.26/Sv,女性为0.64/Sv(30岁受照,60岁患癌).受照年龄越小,患癌年龄越小此系数越大.结论 我国人群胃癌辐射致癌危险系数高于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二者随性别-年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肿瘤生长形式(TGP)和肿瘤出芽(TB)对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2月-2020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根治手术的15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HE染色判读TGP和TB,并将患者分为TGP-A组(扩张性生长型和中间型)与TGP-B组(侵袭性生长型)或TB低组与TB高组,分析各亚组临床参数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TGP-A组与TGP-B组、TB低组与TB高组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合并N分期在不同TGP、TB亚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CEA值升高(P=0.03)、T3+T4期(P<0.01)、TNMⅢ期(P<0.01)等特征在TGP-B组更明显。TGP-A组与TGP-B组、TB低组与TB高组结直肠癌患者的DFS(TGP:Log-rank=10.06,P<0.01;TB:Log-rank=6.62,P=0.01)、OS(TGP:L...  相似文献   

17.
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分布变化,了解和掌握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2013-2017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例报告,对病例的地区、病种、职业和照射类型等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我国目前共有54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3-2017年,共上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6例,以放射性肿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3.40%,其次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分别占16.98%和16.04%。全部病例中,从事医学应用的占70.75%,从事工业应用的占13.21%。以照射类型分类,慢性照射最多,占80.19%,而急性照射占5.66%,还有14.15%填报时未注明照射类型。结论 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重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8.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主要用途为肿瘤的筛选、诊断、预后随访、监护治疗及检出复发。确定肿瘤标志物的最重要因素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和人群肿瘤调查研究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癌、睾丸癌、胃肠道癌肿、胰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临床价值,重点在于监督治疗反应、判断预后及检出复发。  相似文献   

19.
血清肿瘤标志物判断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主要用途为肿瘤的筛选、诊断、预后随访、监护治疗及检出复发。确定肿瘤标志物的最重要因素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和人群肿瘤调查研究的结果。本主要介绍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癌、睾丸癌、胃肠道癌肿、胰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临床价值,重点在于监督治疗反应、判断预后及检出复发。  相似文献   

20.
X射线探伤临时作业与公众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算阳江高本底辐射慢性照射可能导致的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方法 基于自然村室内、外环境剂量和性别年龄别居留因子,估算研究群组每一个成员的累积剂量。假定剂量与癌症危险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1979-1995年的癌症死亡率资料,按照Poisson模型计算超额相对危险。结果 全部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ERR)为-0.11(95%CI,-0.67,0.69)/Sv。肝癌、鼻咽癌、肺癌和胃癌等前4位癌症的ERR(95%CI)/Sv分别为-0.99(-1.60,0.10),0.10(-1.21,3.28),-0.68(-1.58,1.66)和-0.27(-1.37,2.69)。结论 未发现实体癌超额相对危险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