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GBZ 97-2017《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领衔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发了其配套的计算机软件。笔者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计算逻辑,即GBZ 97-2017的病因概率估算的方法学,包括病因概率可进行病因判断的理论基础、辐射致癌危险模型及其中国化的人群间危险模型、使用吸烟校正因子剔除肺癌的吸烟归因份额、使用剂量和剂量率校正因子估算低剂量照射危险和使用潜伏期校正因子校正肿瘤潜伏期内照射危险,以及GBZ 97-2017配套软件研发的概况及不足之处,并建议开发网络版软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采用病因概率的方法进行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判断,现行标准和历版修订标准共经历了3个版本。现行标准依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权威的危险模型和国人的癌症基线发病率,使标准初步本土化。然而,由于本土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标准中采用的数据本土化问题依然突出。为提升国家标准对我国人群的适用性和科学性,需要加强我国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2017年11月1日起成为现行的判断标准。新标准实现了辐射致癌超额危险系数的中国化,大大提高了对我国职业人群的适用性。新标准中的肿瘤名单仍延用GBZ 97-2009名单,因为在修订期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尚未列出具体的肿瘤名单。在职业病名单确认制下,放射性肿瘤的判定结果只有是“放射性肿瘤”或不是“放射性肿瘤”,建议尽早拟定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的病因概率判断界限值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予以修正,建议在未来的放射性肿瘤名单拟定中着重考虑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标准《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已经发布,将于2017年11月1日起实施,以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本文就新标准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及意义,判断界限值的选择,肿瘤类型的选择做了说明;对此标准未涉及但较重要的不确定性的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对使用者在标准使用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和疑虑也进行了说明。最后,本文对如何正确使用该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是《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的修订版本,主要修改点有两方面:在判断标准上,一是可用于估算病因概率(PC)的癌症的数量由5种扩大到10种,二是已发生的癌症与辐射相关联的病因判断标准由原标准中的PC≥50%改为取95%可信限上限的PC≥50%;在估算方法上,除了基于超额相对危险外,还增加了基于超额绝对危险来估算PC.这些改进旨在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尽可能保护索赔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概率的计算方法,为我国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判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日本原爆幸存者拟合得到的男性乳腺癌超额相对危险(ERR)模型与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VII提供的女性乳腺癌超额绝对危险(EAR)模型两种方法,对既往1例被诊断为男性乳腺癌病例进行乳腺剂量及其病因概...  相似文献   

7.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PC)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射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根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它非规范病例PC参考。本文作者还结合国内、外钚内污染人员的医学观察经验对钚致癌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结合一例钚内污染人员所患肘部恶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辐射病因判断,提出非规范病例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作为示范。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提出三种可能的靶细胞,通过现有剂量监测数据计算三种靶细胞的照剂量,再利用间接导出的相应的致癌超额相对危险系数计算肿瘤来自所受照射的病因概率,其结果因所选用的靶细胞,危险系数和计算模型而有很大不同,最大相差4个量级。由于这个病例情况比较复杂,因此作者提出的计算步骤可供计算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