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GBZ 97-2017)替代《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7-2009),2017年11月1日起成为现行的判断标准。新标准实现了辐射致癌超额危险系数的中国化,大大提高了对我国职业人群的适用性。新标准中的肿瘤名单仍延用GBZ 97-2009名单,因为在修订期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尚未列出具体的肿瘤名单。在职业病名单确认制下,放射性肿瘤的判定结果只有是“放射性肿瘤”或不是“放射性肿瘤”,建议尽早拟定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的病因概率判断界限值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予以修正,建议在未来的放射性肿瘤名单拟定中着重考虑该问题。  相似文献   

2.
GBZ 97-2017《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领衔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发了其配套的计算机软件。笔者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计算逻辑,即GBZ 97-2017的病因概率估算的方法学,包括病因概率可进行病因判断的理论基础、辐射致癌危险模型及其中国化的人群间危险模型、使用吸烟校正因子剔除肺癌的吸烟归因份额、使用剂量和剂量率校正因子估算低剂量照射危险和使用潜伏期校正因子校正肿瘤潜伏期内照射危险,以及GBZ 97-2017配套软件研发的概况及不足之处,并建议开发网络版软件。  相似文献   

3.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 98-2020)已经发布,于2021年5月1日起实施,替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 98-2017)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235-2011)。本文就新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修订相关背景、修订的基本原则、重要指标的修订依据、标准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尤其是对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要求、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检查方法和检查报告等方面详细说明,以避免在标准使用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和疑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关于放射性肿瘤判断的两个国家标准GBZ 97-2002(简称旧标准)和GBZ 97-2009(简称新标准)在铀矿工肺癌判断中的差异,探讨新标准对铀矿工肺癌病因判断带来的影响。方法 利用既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9例铀矿工肺癌资料,分别按照新、旧标准GBZ 97-2002和GBZ 97-2009进行肺癌的辐射病因计算。结果 对19例铀矿工肺癌的病因概率(PC)计算显示,采用旧标准,有7例判断为放射性肿瘤;采用新标准,则可能有15例被判断为放射性肿瘤,增加了1.1倍。其原因是2009年标准使用PC值的95%上限替代2002年标准以PC值的中位数作为病因概率判断值。 结论 与GBZ 97-2002相比,GBZ 97-2009判断门槛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掌握和理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GBZ 101-2020),本文就该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修订的相关背景、修订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内容修订依据和标准的应用等内容进行说明。指导职业病诊断医师在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能够把握好诊断的原则,作出正确的诊断,避免标准应用中产生困惑,从而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是《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的修订版本,主要修改点有两方面:在判断标准上,一是可用于估算病因概率(PC)的癌症的数量由5种扩大到10种,二是已发生的癌症与辐射相关联的病因判断标准由原标准中的PC≥50%改为取95%可信限上限的PC≥50%;在估算方法上,除了基于超额相对危险外,还增加了基于超额绝对危险来估算PC.这些改进旨在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尽可能保护索赔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66-86[1](下简称原标准)自1986年12月1日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通过控制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有效地避免了因建材超标而导致室内γ辐射增高和氡污染。ICRP60号出版物[2]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基本安全标准(IBSS)[3]均对原标准的修订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原标准也存在标、法不分,对某些超标建筑材料也未能充分合理利用等问题,本文作者简述修订的内容、依据和有关问题。一、标准的适用范围为进一步明确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引入了建筑材料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中子源测井是油田放射性测井常用的方法。在某油田,有多台703GBq(19Ci)^241Am—Be中子源与7.4GBq(200mCi)^137Cs7放射源同时使用。为确保放射源测井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对执行GBZ142-2002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审评放射性药品的经过:放射性药品是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条件之一。1989年国务院根据《药品管理法》发布了《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规定将放射性药品作为特殊药品管理。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2012年9月发布新版《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简称(《要求》),首次公布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部位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查的诊断参考水平。《要求》将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旧版标准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别根据中、外放射治疗机房辐射屏蔽标准,对低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为修订和完善现行国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151号报告、英国电离辐射法规(IRR)17号和国家标准GBZ/T 201,对于一个每日平均治疗125例患者(90%为调强放疗技术)的6 MV X射线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分别设计机房屏蔽方案,对比关注点(主束次屏蔽区A、B点、主束主屏蔽区C、D点、侧墙次屏蔽点E、室顶主屏蔽点F和室顶次屏蔽点G)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治疗室内使用面积、室内层高和室顶承重。结果 按照NCRP 151号报告和IRR 17号法规,计算得到的A、B、C、D、E、F和G点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分别为79、105、136、166、104、137、76 cm和94、126、183、189、119、175、92 cm。而按照我国标准GBZ/T 201计算得到的相应关注点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是最厚的,特别是主束主屏蔽厚度的增加明显,分别为117、133、207、227、121、175、94 cm。与此同时,与NCRP 151号报告计算得到的屏蔽方案相比,治疗室内使用面积、室内层高显著降低,分别减小11.24%和7.13%,室顶承重增加更为明显(25.20%)。结论 与NCRP 151号报告和IRR 17号法规相比,按照我国现行屏蔽标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是最大的,特别是现行国家标准中要求的瞬时剂量当量率评价指标会显著增加主屏蔽区所需的屏蔽厚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中外近距离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设计考虑因素不尽相同,本研究以常见的高剂量率192Ir源为例,分别应用国内外标准进行后装机房的屏蔽核算,比较计算结果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修订和完善现行国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对于典型的后装机房进行工作量估算,放射源初始活度10 Ci (1 Ci=3.7×1010 Bq),分别按照英国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IPEM75号报告、美国辐射防护委员会NCRP151报告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设计后装机房屏蔽方案,详细比较不同参考标准的屏蔽限值、居留因子及其他因子的差异。结果 典型后装机房的年照射时长约为330 h,按照NCRP151报告、IPEM法规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控制室、屏蔽墙外、候诊区、相邻控制室和无人居留室顶等关注点位所需的混凝土厚度分别为70、65、61、70、50 cm,41、43、30、40、39 cm和84、79、46、88、39 cm。按照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相应关注点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普遍偏厚,与NCRP151报告结果差别较小,IPEM75号报告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最薄;三者计算出的防护门的等效铅屏蔽厚度分别为1.170、0.854和1.040 cm,厚度相近。结论 我国现行后装机房屏蔽标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与NCRP151报告的相似但偏保守,特别是现行国家推荐标中要求的瞬时剂量当量率评价指标以及过于保守的居留因子取值会显著增加主屏蔽区所需的屏蔽厚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山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分析其剂量变化趋势, 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山东省所辖1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 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5 523人, 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 不同年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2 815.91,P<0.001), 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医学应用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55 mSv, 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37,P<0.001);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 为0.37 mSv, 工业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8.07,P<0.001)。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应用中放射工作人员,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内外不同辐射防护标准对质子治疗机房屏蔽设计的影响。方法 以一个多室质子中心机房为例,分别根据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151号报告、新加坡辐射防护法案、英国ACoP指南以及国家标准GBZ/T 201.5-2015规定的辐射防护限值,得到相应的屏蔽方案。比较各个机房间隔墙和机房与控制室间隔墙厚度,在保持各个机房设计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从机房有效使用面积、建设成本等方面讨论上述4种屏蔽方案的差异性。结果 由NCRP 151号报告计算得到的各机房墙体(A~F)厚度最薄,由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墙体厚度最厚,其中两个旋转治疗室间隔墙厚度增加了1倍以上,总的治疗室使用面积减少17.69%,总建筑材料成本增加44万元。结论 通过比较不同屏蔽标准对质子治疗机房设计的影响,发现与其他国际法规或标准相比,我国现行的质子机房辐射屏蔽标准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会显著增加机房的屏蔽墙厚度,对国内的质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将来升级到超高剂量率治疗模式都有一定影响。建议参考质子治疗技术相对成熟的国家标准和经验,适当放宽瞬时剂量率限值条件,增加更能反映现实治疗工况的时间平均剂量率(time averaged dose rate,TADR)限值条件,以更好地实现机房屏蔽设计的最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017—2019年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辐射剂量水平,掌握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现状。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28个省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监测部位为左眼、评估指标为个人剂量当量Hp(3)、监测方法为热释光剂量计。分别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各年度及不同医院类别和级别人均年当量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集2017—2019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共2981人次,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范围为<最低探测水平(MDL)~64.48 mSv,人均年当量剂量为1.38 mSv,93.69%监测对象年剂量集中在0.05);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1.39和1.16 mSv,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高于二级医院(Z=2.894,P<0.05)。结论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符合国家现行限值标准,但有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超出国际新限值标准,提示这类职业人群眼晶状体剂量超出国际新标准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持续监测工作,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眼晶状体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