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法、评价指标的遴选、专家咨询、专家深度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包含综合素质、基础知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反映6部分内容的6项I级指标、16项Ⅱ级指标、42项Ⅲ级指标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评价专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沐菊  王爱敏 《护理研究》2013,27(10):948-951
[目的]构建一套较为科学、适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结构式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90,熟悉程度0.80;1级、2级、3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7,0.192,0.194,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职业道德、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5项1级指标、14项2级指标、32项3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的考评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护理专硕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规范化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2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387,0.291,经χ2检验,均P<0.001。最终确定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10项二级指标和40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全面评估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不断改进临床培养模式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Delphi法,对来自华东地区35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建立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最终确立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包括8项一级指标及41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临床综合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外语能力、社会反映。结论:本构建方案过程严谨、可靠,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半结构访谈建立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1.8%,协调系数分别为0.195和0.182(P<0.0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结合相关文献和访谈法,采用Delphi法,对35名入选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初步构建了6个维度20个条目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57%和96.77%,权威系数Cr=0.88,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自评和导师及管理部门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7.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教学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讨论法和德尔菲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函询后确定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6个及三级指标66个。结论初步建立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合理的评价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谭静  朱京慈 《山西护理杂志》2011,(12):3196-3199
[目的]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选择37名护理专家,采用Delphi法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两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2%和10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55~0.80(P均〈0.001),协调系数具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性好。形成6项一级维度23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维度及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靠,其研究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专家对比排序法请10位护理学专家对初步拟定的护理本科生实习评估指标进行项目合适度反馈,并将各指标要素按重要程度计分排秩次,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职业价值观与行为、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7项、二级指标21项,各指标项目合适频率达到了100%,权重计算客观精确。[结论]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重要性与全面性相统一,渗透现代实践教学理念,符合护理本科生培养目标要求,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与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为各护理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选取11个省市、地区45名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等方面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之后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依据权重赋予学分值。[结果]思想道德素质考核共3学分;理论知识考核共25学分(必修课17学分,选修课8学分);临床实践综合能力考核共12学分。[结论]形成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