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VEGF基因在初发及复发、恶变的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按照免疫组化方法即SP二步法对初发及复发、恶变的低级别胶质瘤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情况的检测,并分析上述基因在低级别胶质瘤复发、恶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初发的低级别胶质瘤标本相比较,VEGF在复发、恶变的胶质瘤中表达明显升高,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初发和复发、恶变中的胶质瘤的表达差异表明这些基因可能是明确胶质瘤复发、恶变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级别胶质瘤中P53和Ki 67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它们在胶质瘤恶性变及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 将42例胶质瘤标本依据WHO 2000神经外科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按照免疫组化方法即SP二步法对胶质瘤标本及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 P53及K...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胶质瘤病灶介质中富含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不同可能与其病理表现和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特征。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对象:从华西医院1996-06/2001-06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143例石蜡标本中,收集临床资料完整且相同的个体复发前、后脑胶质瘤标本44例(22对)。取首次手术及第1次复发手术标本。其中Ker-nohan评分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分为初发和复发2组,每组22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一抗羊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gG(单抗)、二抗兔抗羊IgG,工作度1:50,阴性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置换一抗染色。检测44例复发前、后的脑胶质瘤病理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合病理分级作对照分析。①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信号。②在MPIAS-500型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上,对肿瘤细胞进行表达强度PU值(阳性单位)和细胞数测定。③PU值95%临界值,分别计数阳性细胞率。④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Kernohan病理分级。主要观察指标:①脑胶质瘤复发前、后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PU值。②脑胶质瘤复发前、后组病理分级。结果: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PU值:初发组为21.9273±6.607,复发组为33.0545±6.684。②病理分级:初发Ⅰ级8例,复发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1例;初发Ⅱ级6例,复发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3例;初发Ⅲ级6例,复发Ⅲ级2例、Ⅳ级4例;初发Ⅳ级2例,复发Ⅳ级2例。③脑胶质瘤复发前、后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PU值和肿瘤复发前、后病理分级各自对比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脑胶质瘤复发较初发时增加明显,复发肿瘤恶化趋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在胶质瘤的复发中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王伟  马潞  刘文科  李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84-186
背景:脑胶质瘤病灶介质中富含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不同可能与其病理表现和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特征。 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对象:从华西医院1996—06/2001—06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143例石蜡标本中,收集临床资料完整且相同的个体复发前、后脑胶质瘤标本44例(22对)。取首次手术及第1次复发手术标本。其中Kernohan评分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分为初发和复发2组,每组22例。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一抗羊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gG(单抗)、二抗兔抗羊IgG,工作度1:50,阴性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置换一抗染色。检测44例复发前、后的脑胶质瘤病理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合病理分级作对照分析。①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信号。②在MPIAS-500型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上,对肿瘤细胞进行表达强度PU值(阳性单位)和细胞数测定。③PU值95%临界值,分别计数阳性细胞率。④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Kemohan病理分级。 主要观察指标:①脑胶质瘤复发前、后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PU值。②脑胶质瘤复发前、后组病理分级。结果: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PU值:初发组为21.9273&;#177;6.607,复发组为33.0545&;#177;6.684。②病理分级:初发Ⅰ级8例,复发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1例;初发Ⅱ级6例,复发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3例;初发Ⅲ级6例,复发Ⅲ级2例、Ⅳ级4例;初发Ⅳ级2例,复发Ⅳ级2例。③脑胶质瘤复发前、后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PU值和肿瘤复发前、后病理分级各自对比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脑胶质瘤复发较初发时增加明显,复发肿瘤恶化趋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在胶质瘤的复发中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监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血清中MMP-2的含量,结合同期影像学检查,为临床对脑胶质瘤患者适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按kernohan分类法,Ⅰ-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检测各分级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血清中MMP-2的含量,比较各分级患者术前血清MMP-2含量差异以及术后复发与否患者血清MMP-2含量的变化。结果低级别脑胶质瘤较高级别脑胶质瘤血清中MMP-2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复查MRI,Ⅳ级患者有7例复发,复发者血清MMP-2表达较未复发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中MMP-2的含量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红蛋白(Cygb)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WHOⅠ级10例,Ⅱ级37例,Ⅲ级26例,Ⅳ级15例)Cyg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中Cygb呈高表达,在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Cygb呈低表达。Kruskal-Wallis test分析Cygb的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高度负相关(P<0.01);Mann-Whitney U test分析Cygb与胶质瘤术后是否复发也呈高度负相关(P<0.01)。Cygb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Cygb高表达组。Cox回归分析Cygb低表达为脑胶质瘤高风险因素之一。结论 Cygb的表达水平能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另一个指标, Cygb的表达水平还可以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和是否复发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质和基因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的表达特点.方法 按WHO分类标准将35例人胶质瘤标本分为4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用RT-PCR分析MMP-2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的关系.结果 MMP-2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胶质瘤细胞浆和细胞外基质.MMP-2的蛋白表达强度及阳性表达率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MP-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 MMP-2在胶质瘤的侵袭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XCR4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指标及治疗靶标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复发前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结果]CXCR4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31例原发性和复发性胶质瘤组织中,CXCR4阳性率分别为61.2%(19/31)和87.1%(27/31),两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阳性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肿块大小、vimentin表达不相关,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Ki-67表达正相关(P〈0.01,P〈0.05).[结论]CXCR4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能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分级指标;CXCR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尤其在复发后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针对CXCR4为治疗靶点的脑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是潜在的有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P21WAF/CIP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脑胶质瘤标本41例,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P21WAF/CIP1表达水平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与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全部受检标本P21WAF/CIP1染色强度无差异。结论胶质瘤组织P21WAF/CIP1表达呈异质性,与胶质瘤分级无相关性,但可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VEGF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的表达在低级别组(Ⅰ~Ⅱ级)与高级别组(Ⅲ~Ⅳ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P<0.05),VEGF的高表达预示较短的OS和PFS;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VEGF是独立的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而且是脑胶质瘤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背景越来越多恶性脑胶质瘤存在的基因缺陷被发现,恶性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逐渐成为热点,胶质瘤的治疗可以靶向于脑胶质瘤的基因缺陷.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设计以金标准为依据的诊断性试验的病例观察性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新鲜手术标本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11~69岁,平均37岁,均来自于1998/2000长征医院手术病例.样本包含术中所切除肿瘤组织及配对瘤周组织,按照Kernohan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12例)和高级别组(Ⅲ~Ⅳ级,25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MG,U251MG,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vision-HRP法)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瘤标本(含配对瘤周组织)和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主要观察指标EGFR在人星形细胞瘤、脑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EGFR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极的相关性.结果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EGFR阳性率为70%(26/3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32%,12/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602,P<0.01).Ⅲ~Ⅳ级肿瘤EGFR阳性率为84%(21/25),Ⅰ~Ⅱ级为42%(5/12),高级别组肿瘤EGF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级别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955,P<0.01),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来源细胞系间的EGFR表达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瘤存在EGFR的过度表达,提示EGFR可作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标志物.为基因治疗提供了适宜的靶向,为研究EGFR介导的脑胶质瘤靶向性基因治疗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ho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RhoA在胶质瘤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RT-PCR法对53例不同病理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9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RhoA蛋白和RhoA mRNA的检测。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3例胶质瘤组织中RhoA蛋白表达全部呈阳性,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存在弱表达或不表达。(2)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的RhoA阳性细胞率、RhoA mRNA与GAPDH mRNA灰度比值均存在差异;Ⅰ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hoAmRNA表达均高于Ⅰ级;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hoAmRNA表达均高于Ⅱ级。(3)相关性分析:RhoA阳性细胞率和RhoA mRNA表达量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性(r=0.875,r=0.817,P<0.001)。结论 (1)RhoA在所有已检测的胶质瘤标本中均存在表达,且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检测RhoA的mRNA和(或)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胶质瘤诊断、判断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2)RhoA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星形细胞瘤Ⅰ~Ⅳ级新的有效的诊断标记物,同时作为常规组织病理学的分级标准的补充。这将有助于描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征,选择术后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鼠双微粒体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31。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MDM2 0.443,p53 0.74。结论:MDM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Livin及Caspase-3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L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呈阳性表达;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2.7%(18/55),与对照组阳性率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Caspase-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复发、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均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Livin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ivin蛋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复发有关.可作为BTCC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且Livin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低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OX2在原发性与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首次手术治疗后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的29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和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OX2在组织中的表达.根据SOX2表达水平将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分为SOX2高表达组(n=26)和SOX2低表达组(n=3),比较SOX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肿瘤位置的关系,分析SOX2表达水平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OX2在肿瘤复发后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原发组相比较,复发组SOX2低表达患者(阴性、弱阳性)比例由10.3%增加至41.4%,而中SOX2高表达(中阳性、强阳性)患者比例由89.7%降低至58.6%.在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S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年龄、性别、WHO级别、肿瘤位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SOX2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SOX2低表达患者的长(P=0.035).结论 SOX2低表达与高级别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有关,预示着较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urvivin和P16基因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中Survivin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16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低级别组(Ⅰ-Ⅱ级)与高级别组(Ⅲ-Ⅳ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urvivin和P16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轴蛋白(Axn)及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制作82倒不同级剐胶质瘤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芯片中Aria及β-eatenin在不同级剐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Axin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64.52%)较高级别胶质瘤(23.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P〈0.01),而β-catenin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45.16%)较高级别胶质瘤低(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3.61,P〈0.01),Axin表达与β-eatenin呈负相关(r=-0.035,P〈0.05)。结论Axin、β-catenin可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病理分级,Axin在wnt信号转导途径中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诊断脑胶质瘤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V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度恶性胶质瘤与高度恶性级胶质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3±1.40)]×10-4 mm2/s vs [(9.09±1.85)]×10-4 mm2/s];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分别为3.60±1.09和7.9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 值与 rCBV比值间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 结合常规MRI,ADC值与rCBV比值在脑胶质瘤良、恶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fibulin-5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fibulin-5 mRNA在正常脑组织(7例)和低分级胶质瘤组(22例)和高分级胶质瘤组(15例)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ibulin-5 mRNA在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所有7例标本均检测到表达;在低分级胶质瘤组中,22例标本有14例检测到表达;在高分级组中,15例标本有3例检测到表达。正常脑组织标本的fibulin-5 mRNA表达阳性率以及平均IOD值和低分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级胶质瘤组的fibulin-5 mRNA表达阳性率以及平均IOD值均低于正常脑组织和低分级胶质瘤组的表达(P〈0.05)。【结论】fibulin-5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其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和血管生成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初发、复发手术切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P16蛋白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胶质瘤患者75例,初诊后行手术治疗,随访复发后再行手术治疗。取初发及复发后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CDK4及P16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初发、复发胶质瘤组织cyclin D1、CDK4、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胶质瘤组织cyclin D1、CDK4蛋白阳性表达率在Ⅰ~Ⅱ级(22.5%、47.5%)低于Ⅲ~Ⅳ级(57.1%、82.9%)(P0.05);复发胶质瘤组织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Ⅰ~Ⅱ级(38.1%)低于Ⅲ~Ⅳ级(70.4%)(P0.05);初发胶质瘤组织cyclin D1、CDK4阳性表达率(38.7%、64.0%)低于复发胶质瘤组织(61.3%、80.0%),P16蛋白阳性表达率(78.7%)高于复发胶质瘤组织(62.7%)(P0.05)。结论胶质瘤复发后cyclin D1、CDK4表达率增高、P16蛋白表达率降低提示恶性程度增高,侵袭性增加,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