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及脉压的作用.方法收缩压≥160mm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前6周每天口服氯沙坦50 mg、后6周每天口服氯沙坦50 mg加双氢克尿噻12.5 mg,随访观察血压和脉压变化.结果用氯沙坦6周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分别下降(20.7±4.2)mmHg、(5.2±1.7)mmHg、(15.4±4.7)mmHg,用氯沙坦加双克6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分别下降(35.0±5.8)mmHg、(7.3±2.9)mmHg、(26.4±7.2)mmHg,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氯沙坦,尤其联合小剂量双克后对老年人升高的收缩压及脉压有显著的选择降压作用,特别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renal artery stenting,PTRAS)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9例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患者进行了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患者收缩压由术前的186.1±45.6 mmHg降至术后的139.4±15.4 mmHg(p<0.05),舒张压由术前的114.2±27.1 mmHg降至术后的89.4±17.9 mmHg(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的2.2±0.8种减少为术后的1.4±0.7种(p<0.05)。结论PTRAS技术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自身对照试验,选取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拉西地平4mg,1次/日,如服用2周无效则加至6mg,1次/日,共6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经6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至第2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12.4±9.2)mmHg(P<0.01)和(9.0±4.8)mmHg(P<0.01);至第6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达(24.0±9.8)mmHg(P<0.01)和(14.4±5.1)mmHg(P<0.01)。结论拉西地平为一种降压平稳、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评价莫索尼定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莫索尼定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 4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莫索尼定组(0.2mg/d)与依那普利组(5mg/d) ;于安慰剂期末及治疗2、4、6、8周作双盲治疗 ,测诊室血压(OBP)、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降压总有效率 :莫索尼定组为88.2 % ,依那普利组为90.0 %。莫索尼定组坐位收缩压下降(12.6±15.4)mmHg,坐位舒张压下降(14.8±7.3)mmHg;依那普利组坐位收缩压下降(16.9±11.1)mmHg,坐位舒张压下降(13.7±6.0)mmHg ,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莫索尼定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动态血压的效果,并与治疗前的动态血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方面,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8.25±10.78)mmHg、(88.03±9.15)mmHg,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7.62±9.40)mmHg、(71.36±8.54)mmHg,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动态血压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利于动态血压水平的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口服缬沙坦治疗 32例轻、中度高血压 8周 ,观察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32例中 2 2例 (6 8.7% )口服剂量为 80mg,qd ,仅 3例 (10 % ) 4周后增加剂量至 16 0mg ,qd。所有患者 4周末血压由 (14.8 6± 8.1)mmHg/ (95.3± 8.5 )mmHg下降至 (135 1± 10 3mmHg) /(84. 1± 6. 3)mmHg ,P <0.0 1;治疗 8周末平均口服 10 0mg ,qd ,与治疗前比较 ,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2.7mmHg(8 5 % )和 10 . 4mmHg(10. 9% ) ,P <0 .0 1。总有效率 78 7% ,总显效率 5 2 3% ,服药后 3周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 5次 /min ,基本稳定。结论 :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入组前患者收缩压(163±9.4)mmHg,舒张压(98±15.3)mmHg,半年后收缩压(128±8.1)mmHg,舒张压(82±10.2)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患者健康意识增强,按时服药率达97.3%,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兰迪)治疗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对心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例,采取医院内固定医生测量血压,14例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予以口服兰迪(2.5~10.0)mg/d,疗程8周。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明显下降,平均降幅分别为30.7mmHg(1mmHg=0.133kPa)、21.7mmHg、12.8次/min,服药8周后与服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14例(50.0%),有效12例(42.9%),无效2例(7.1%),兰迪降血压的总有效率达92.9%。治疗4周后,收缩压为(121±11)mmHg,舒张压为(78±6)mmHg,白昼及夜间血压大多控制在130/90mmHg以下,毒副反应可耐受。结论:兰迪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的药物,每天服药1次能有效控制24h血压及清晨高峰期血压,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特别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腔内治疗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效果,探讨术前评估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应用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PTRAS)治疗的56例单侧ARAS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期间患者肾动脉狭窄率、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收缩压、舒张压、服用降压药物种数、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等指标.根据术后6个月肾功能和/或高血压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42例和无效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成功完成PTRAS;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治疗侧肾动脉狭窄率(13.7±1.3)%、RI(0.61±0.07)、PSV(85.7±10.8)cm/s、收缩压(135.1±9.2)mmHg、舒张压(87.9±7.4)mmHg、服用降压药物(1.6±0.4)种、SCr(132.3±20.8)μmol/L、GFR(58.5±6.0)mL/min,分别与术前对比,除舒张压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术前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Cr、GFR、血管紧张素(Ang)Ⅱ浓度、合并糖尿病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RAS治疗ARAS具有较好的总体疗效,而术前评估相关指标有助于预测PTRAS的个体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沛玲 《吉林医学》2011,(36):7695-7696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合并有高血压的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患者52例,成功实施支架置入术后,定期随访(18±10)个月,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肾功能改变。结果:术后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4±10)%降至(14±12)%;收缩压由(176±19)mm Hg(1 mm Hg=0.1333 kPa)降至(141±13)mm Hg,舒张压由(100±16)mm Hg降至(80±7)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介入治疗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有助于患者长期控制血压,并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治疗鼻瓣膜区狭窄性鼻阻塞的新方法。方法:32例鼻瓣膜区狭窄患者,行下鼻甲前端切除术10例,鼻外侧软骨凸出矫正术4例(左侧2例,双侧2例),骨性梨状孔狭窄扩大术6例(左侧2例,双侧4例),观察手术前后鼻通气改善情况以判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74-77
目的比较分析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予以鼻中隔缝合治疗,B组予以鼻腔填塞治疗,采用Lund-Mackay评分系统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量表得分,A组患者的鼻塞得分(0.92±0.25)分、头痛(1.75±0.47)分、鼻部疼痛(1.36±0.28)分、流泪(0.44±0.11)分、耳鸣/耳闷(0.52±0.17)分、吞咽困难(0.61±0.20)分、睡眠困难(0.98±0.25)分、术后清理鼻腔时疼痛不适感(1.72±0.39)分,各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两组鼻腔渗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鼻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中隔缝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较鼻腔填塞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张旭群  唐世雄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1):662-662,66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疗效。方法1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肿瘤病变范围不同,鼻内窥镜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位于鼻腔筛窦、蝶窦者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位于上颌窦者联合采用Caldwell—luk术式,位于额窦者作眉弓处额窦外小切口行联合手术切除。结果16例均在术后1~3个月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9—36个月,复发3例(18.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疗效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技术在外科治疗鼻腔鼻窦疾病上的可行性。方法 :经由鼻窦镜治疗鼻窦炎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 ,肥厚型鼻炎 ,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顽固性鼻出血 ,早期鼻中隔鳞癌等 2 36例。结果 :2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鼻窦炎、鼻息肉 130例中随访 97例 ,治愈好转 86例 ;鼻中隔偏曲 72例次 ,治愈率达 97%;肥厚型鼻炎 5 2例次 ,1次治愈率达 9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出血坏死性息肉 8例 ,上颌窦囊肿 5例 ,顽固性鼻出血 3例 ,早期鼻中隔鳞癌 1例 ,均顺利完成手术 ,随访 2~ 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鼻窦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可用于包括早期局限性鼻腔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种鼻腔鼻窦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用鼻腔组织瓣经鼻腔行腭裂二期修复手术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我们在鼻内镜下经鼻腔用鼻中隔及下鼻道黏骨膜瓣行腭裂二期修复术11例。结果11例腭裂二期修复均一次成功,鼻腔通畅,无不适感。结论鼻腔组织瓣完全能够满足腭裂二期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健  刘静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08,29(12):1676-1677
目的探索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主的手术方法。方法将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41例采用鼻内镜下塑形方式成形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额镜下手术矫正,并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鼻内镜组41例均获得完全矫正,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6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矫正,8例部分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塌鼻1例。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广、亮度强、微创、精细、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