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肖怀玉 《中国药房》2014,(21):1952-1954
目的:利用流程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各项医院药学工作。方法:分析旧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依据药库和药房(门诊、住院药房)的工作特点设计、实施新流程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取消部分工作环节实施新流程后,各项工作程序得到简化、效率提高,药品库存大幅下降,存销比由96.03%降至28.51%,住院药房药师被动等待医嘱时间及护士停留药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门诊药房工作环境改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32.5 min缩短为12.5 min,调剂出门差错率由0.04%降低为0.01%。结论:流程改进能明显提高医院的药学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6,(9):718-720
目的:加强住院药房内部管理,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提升药房服务水平。方法:对住院药房四年来的持续改进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住院药房通过改革工作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药师服务意识。结论:新型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药品四位数货位编码在广东普宁市人民医院住院药房的应用与发药差错率情况。方法:改进传统的住院药房发药工作流程,将所有药品进行统一四位数货位编码,按货位编码发药的工作模式。结果:实行药品四位数货位编码节省了药品调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发药差错率。结论:药品四位数货位编码应用简便、可行,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4.
章凤君  舒祝明 《中国药房》2010,(33):3116-3117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现代医疗市场需求的基层医院新型药房服务模式。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工作场所和人员进行了从分到合的调整以及管理的改进。结果与结论: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合并起到了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双重效果,利大于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住院药房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药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法通过3种途径改进住院药房传统的工作模式:口服片剂由自动包药机统一调配成单剂量给药,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现全医嘱审核,所有药品由转运中心统一配送。结果规范了药品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对不合理医嘱的监管力度。结论住院药房工作模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基础的理念,基本实现了药房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JCI认证前后我院住院药房工作梳理总结,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基于JCI的标准,对比JCI前后住院药房的工作变化.结果 我院住院药房应用了药品追踪系统、开展了UDD、实现了病房药品"零"库存、麻醉师专属麻醉箱管理、患者外购药品入医嘱等改进措施.结论 JCI后,我院住院药房从信息、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差错,促进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院住院药房信息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莲  张建华 《中国药房》2005,16(20):1545-1547
目的:提升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我院住院药房信息系统的设计特点、框架、功能及工作流程,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住院药房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药房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门诊预付费流程下的多药房库存三级管理模式下,通过门诊预付费流程的实施,对二级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患者持医生所开处方和就诊卡,可以直接到药房扣款拿药,药房工作人员实时减库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患者需要到财务窗口缴费再到药房拿药的复杂流程,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药品可以相互发放,从而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同时新的药品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药房药品实库存管理、财务对账等问题。最后,通过对预付费流程下的药房管理优化前后的库存周转率数据的分析发现,实施门诊预付费流程后,药房药品周转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可见门诊预付费流程下的药房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品资金利用率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驰  何丽媛 《中国药师》2013,16(1):149-151
目的:探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意义。方法:通过调查我院门诊改造前后每日平均处方量、药师工作时间、平均每方处理时间;分析工作效率是否提高。结果:利用本理论优化门诊取药流程后取药效率提高了142.5%,药师工作效率提高145.7%。结论: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优化后的门诊药房取药流程可消除工作上的缺陷,提高药师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可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在住院药房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平  陈华庭 《医药导报》2004,23(6):0444-0445
医院药房网络化管理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日常工作流程,加快了信息处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管理效能,促进了药房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为药学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将计算机网络药品管理系统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野  刘煜 《中国药房》2008,19(25):1959-1961
目的:为在医院住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使用的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原理、流程及主要结构、功能,评价其应用价值,指出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果: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进行单剂量摆药准确性高、效率高,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但药品包装成本、耗材成本、药品质量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论: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适合于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有助于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住院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的体会,以对住院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及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结果药品调剂工作易出差错,应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善工作质量。结论应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避免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精益6σ原理在住院药房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住院药房工作质量,提高医务工作者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方法 应用精益6σ管理原理,确定了服务流程、服务环境、差错管理、服务态度4个改善项目,对住院药房的工作质量进行管理。结果 应用精益6σ管理原理对药房做质量管理后,流程顺畅、发药速度加快,服务环境整洁,差错减少,病区感受到的药房服务态度明显好转,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 精益6σ管理提升了住院药房的工作质量,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我院现代化药房建设工作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晋  吴荣荣 《中国药房》2007,18(34):2669-2670
目的:为探索医院药房的现代化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药房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分别从自动化门诊药房、一体化洁净住院药房、信息化中药房的建设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医院制剂的生产等方面加以阐述。结果与结论:我院现代化药房工作模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基础的理念,基本实现了药房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美玲  宁艳  栾军 《中国药房》2007,18(29):2317-2318
目的:探索住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与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我院住院药房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和药师的服务意识,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郑晓娴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29):2739-2741
目的:推进病区药房自动化建设,促进病区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和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分析我院病区药房加强自动化建设后,工作模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引入药品智能定位存储器和分包机并结合信息电子传输技术,推进了病区药房自动化建设,从而优化与改进了病区药房药品调剂流程,完善了病区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片剂、注射剂调配工作效率和调配准确率,降低了调配差错和库存金额,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数量,全面提升了病区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院住院药房计算机管理账物不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提高住院药房计算机管理账物相符率提供参考。方法:从药品盘点、入库、出库3个环节分析账物不符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实行专人负责制、合理安排盘点时间、完善出入库制度、提高相关人员责任心,可显著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计算机管理的账物相符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部药房现行管理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晔  黄婧 《中国药房》2008,19(31):2430-2432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我院门诊部各药房现行管理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现行的门诊部药房管理模式和药品管理"责任到人,每周小盘点,每月大盘点,不定期抽查"的措施有效可行,若能进一步加以优化,将提升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方法:在自动摆药机使用前后各15个工作日内,观察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的变化,统计和分析摆药、复核等环节的时间,估算运行消耗的成本和获得的效益。结果:摆药机使用以后,药疗质量有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但运行成本也有所提高。结论:进一步发挥自动摆药机的优势,需要改进管理模式和改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20.
The workload measurement of an inpatient hospital dispensary is critical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face of limited budgets. This single-centre pilot study used work sampling to observe and identify areas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dispensing prescribed medications at one tertiary level acute care teaching hospital. Workload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a 1096-bed hospital i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he dispensary services the entire hospital, 24 h per day, seven days per week. Pharmacists are solely involved in clinical screening. The hospital uses a tech-check-tech practice. The observer was a registered pharmacist who collected data in the dispensary over two-hour blocks during November 14–24, 2017. A pre-made data collection sheet was used to record observations. Pharmacists duplicated tasks performed by dispensary technicians, such as ensuring STAT orders were delivered or identifying floor stock medications. Assistants inconsistently organised orders for filling. The assistant delivering STAT medications was difficult to find. Not all STAT medications were delivered first on a scheduled delivery route. Overall, area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dispensary process may include reinforcing the pharmacist clinical duties, establishing clinical competency baseline, supporting the full scope of practice of registered technicians, and consistent training of assistants, and clarify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