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0例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囊液溢出、过敏性休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复发(非原发部位),8例术后胆漏,8例残腔积液,1例术后出血,均获治愈。结论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临床经验与体会(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20例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囊液溢出、过敏性休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复发(非原发部位),8例术后胆漏,8例残腔积液,1例术后出血,均获治愈。结论 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腔镜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囊液溢出及过敏性休克.无手术死亡,均获治愈.结论 肝包虫病采用腹腔镜内囊摘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王琦  陈本栋  王锋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915-916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肝包虫囊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治疗26例肝包虫病患者。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的18例病人未见复发及残腔并发症。结论肝包虫囊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新术式,可解决以往传统的内囊摘除术的高复发率和残腔并发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肝棘蚴球病(hepatic echinOcoccosis)又称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目的 讨论肝包虫病诊疗体会.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手术摘除是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成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方法有: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包虫囊肿穿刺内囊摘除术、包虫囊肿内囊完整摘除术和肝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精河县人民医院应用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36例肝包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均获临床治愈,术后无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6~24个月无复发.结论 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解决了传统的内囊摘除术后胆漏、残腔感染、复发的问题,应作为肝包虫囊肿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间手术治疗的289例囊性肝包虫病的情况,其中42例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36例行肝包虫外囊外膜内完整摘除术,211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加外囊部分或次全切除术。结果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及外囊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后均不易出现胆瘘而长期带管、残腔积液及感染、原位复发等情况。结论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基本相同,均为目前手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的较优方式,关键取决于包虫所在部位、大小、术者经验及对合并胆瘘的术中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新方法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腹腔镜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结果:11例肝包虫患者手术顺利,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只要准备充分,保护得当,手术操作是安全可行的,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9.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66年至1984年收治肝包虫病人368例,其中331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21例曾出现过各种并发症,占6.3%。现对21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结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经验体会,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间本科手术治疗的90例肝囊型包虫病的情况。结果 17例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13例行肝包虫内囊完整摘除术+残腔引流术,2例合并行左半肝切除术。其余58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其中3例合并胆瘘带管2月后拔除痊愈。结论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基本相同,均为目前手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的较优方式,关键取决于包虫所在肝脏的部位、大小、术者经验及对合并胆瘘的术中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措施,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郑晓燕  邹洋 《北京医学》2016,(2):126-128
目的 总结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11例肝包虫病患者的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0~49岁.8例以腹痛就诊,3例因体检时发现肝占位就诊.既往曾患包虫病者2例;8例有牧区居住史,3例虽无牧区居住史,但有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1 1例患者均经腹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有囊性占位,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寄生虫试验诊断为肝包虫病,结合病情制定治疗方案.11例中4例行内囊摘除术,2例行外囊摘除术,3例行内囊摘除术+包括囊腔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1例行内囊摘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行内囊摘除术+腹腔包虫切除术;术前及术后应用阿苯达唑,20 mg/(kg·d),疗程6~12个月.除1例包虫病患者病情较重,术后1个月出现复发外,其余均临床治愈.结论 肝包虫病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同时进行阿苯达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几种不同肝包虫病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探求较佳手术方案。方法5种手术方式治疗190例患者,比较单个囊肿手术耗时及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吸收热、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残腔情况(积液、感染、胆瘘)、胸腔积液、原位复发等随访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囊摘除加外囊内次全切除术组和完全外囊内切除术组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单个囊肿)高于包虫内囊摘除术加外囊残腔引流组和包虫内囊摘除术加大网膜内引流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吸收热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均低于后者(P<0.01)。内囊摘除加外囊内次全切除术组手术与完整外囊内摘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相比,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吸收热、术后带管天数、残腔并发症及原位复发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手术耗时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内囊摘除加外囊内次全切除术式相对传统外囊内完整摘除术式,疗效基本相同,对于邻近肝门部大血管,重要脏器组织的肝包虫,手术风险和难度相对较小,便于肝包虫高发区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肝包虫病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167例囊性肝包虫病例,其中术后出现胆漏者46例,观察内囊摘除术(A组)、内囊摘除联合大网膜填塞术(B组)、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C组)、肝部分切除术(D组),比较术后胆漏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外引流置管时间的情况。结果 C、D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体外置管引流时间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胆漏发生率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术术后胆漏发生率低,带管引流时间段、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肝包虫手术治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辉  安梦滢  邵丽 《新疆医学》2004,34(4):56-57
肝细粒棘球蚴病为新疆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但术中存在着复发、残腔感染以及胆瘘等问题,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8月采用新术式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了11例肝包虫病患者,手术效果显著,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肝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肝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术式。结果:16例肝包虫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术后随访病例11例,时间(7~19)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肝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术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术式,可以防止术中囊液外漏,残腔形成及术后复发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毅  王晓梅  李文琳 《吉林医学》2011,(35):7642-7643
<正>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我院近2年来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40余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2例。经抢救1例存活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1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珐:采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11例肝包虫病患者。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新术式,可解决以往传统的内囊摘除术由于囊液外溢导致的复发问题,远期临床疗效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和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肖大宝  牛生超 《中外医疗》2012,31(29):32-33
目的寻找治疗肝包虫病较好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0例肝包虫病患者进行单纯内囊摘除术、外囊剥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肝包虫囊肿囊外剥除术4种手术方式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除1例因自身肝癌转移死亡,其余无一例复发。4种术式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术式疗效确切,但各有优缺点,应注意在临床治疗肝包虫时,要考虑到残腔大小、有无胆瘘、有无感染、复发病例以及患者自身的情况,在手术前做好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发生在肝脏任何部位的,不同大小的,无感染的包虫病的手术疗效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7例肝包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包虫完整摘除5例;内囊穿刺摘除术25例;外囊残腔闭式引流5例,并发梗阻性黄疸行内囊穿刺、大网膜填充残腔、胆总管引流术2例。全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均获治愈。结论:加强对畜牧地区贫困人口肝包虫病的科普知识宣传,加大济困救助力度,做到早诊断、早期手术,可提高肝包虫病的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和囊腔外引流仍是治疗肝包虫病所采用最多的术式。该术式自1895年阿根廷外科医生Posados创用以来运用至今。我院1986年1月-2005年6月共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481例,其中发生肝包虫残腔胆瘘者62列,发生率为1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