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NSP-804的合成及其体外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SP-804化学名为4,5-二氢-6-[4-[(2-甲基-3-氧代-1-环戊烯基)-氨基]-苯基]-3(2H)-哒嗪酮,是近年来国外发现的一个较好的强心化合物,体内外实验表明其强心作用很强,作用迅速,安全可靠,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1,2]。据报道N...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3H-TDR标记DNA技术来显示HMBA诱导处理前后MGc80-3细胞内DNA合成量的变化。结果 HMBA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活动,最高抑制率可达56.7%,细胞分裂指数降低1.25倍,细胞核内可标DNA量急剧下降,其细胞DNA可对照组DNA的放射性CPM比值约为1:5.22。结论HMBA通过抑制  相似文献   

3.
以1,4-双(氯甲基)-2,5一二甲基苯(BCMDMB)和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壬氧基苯(BCMMONOB)为单体,采用脱氯化氢法,合成了聚(2,5-二甲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DMPV)和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MONOPV);并对BCMDMB和BCMMONOB的共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碱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0∶1,在室温下聚合时间为30h,碱的pH=14时产率最高。用IR、1H-NMR、UV—Vis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报道通过延伸方法解决季戊四醇(1)及三羟甲基氨甲烷(2)末端羟基立体位阻的方法。(1)和(2)末端羟基经氰乙基化、醇解和还原等步骤制得标题化合物四(ω-羟丙氧甲基)甲烷(3)及三(ω-羟丙氧甲基)氨甲烷(4),并合成9个衍生物,以摸索(3)和(4)的酰化、醚化及氯化等反应条件,所合成的化合物(3-13)及(15)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标题化合物可作为小分子多功  相似文献   

5.
以6-溴-1H,3H-萘并[1,8-cd]吡喃-1,3-二酮为原料,经亚胺化、Ulmamn缩合后与丙烯酰氯酯化得到具有荧光的可聚合单体6-(N-丙烯酰氧乙基)氨基-2-(2 ’,4 ’-N,N-二甲基)苯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它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经自由基共聚得到具有强烈荧光的聚合色素。  相似文献   

6.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分化实验研究陈宇萍,司徒镇强,吴军正,李波本实验用一定浓度的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体外作用于MEC-1细胞,探讨HMBA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有无诱导分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IL—1和IL—6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效应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探讨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成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γIL-1(recombinantIL-1)和γIL-6(recombinantIL-6)均不能刺激系膜细胞的繁殖;而在有少量胎牛血清存在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对胃癌细胞MGc80-3核骨架-核周层状体-中间纤维(NM-LA-IF)体系的影响,方法 使用整装电镜及双向电泳技术观察诱导分化前后MGc80-3细胞NM-LA-IF体系结构及蛋白组成的变化。结果(1)HBMA诱导处理后细胞NM-LA-IF系统结构清晰有序,形成相互作用的骨架网络系统。(2)多肽组成变化显著,除了LaminaA,B,C以及两种波形纤维蛋白没有  相似文献   

9.
nm_(2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已发现的两种人类nm_(23)(H_1和H_2)的氨基酸肽具有88%的同源性。我们采用PCR技术从人肝基因组DNA中扩增nm_(23)序列,经克隆筛选得到5’端375bp克隆,命名为nm_(23)-H3b。序列分析发现,nm23-H_3b在40bp~70bp之间与原序列完全不同,其他序列与nm_(23)-H1有86%的同源性,与nm_(23)-H2有90%的同源性。BglII消化人肝基因组DNA,用nm_(23)-H_3bDNA为探针,经SouthernBlot后发现10.5、7.9和4.0kb的3条杂交带,未见与nm_(23)-H_1和H_2相同的杂交带。因此认为nm_(23)-H_3b是一种与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_(23)-H_1和H_2高度同源的新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0.
以2,3,4 三氟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一条新的路线,经七步反应合成了与噻唑并噻嗪骈合的新型四环氟喹诺酮类抗菌剂9,1 (环硫亚甲基) 7 氟 8 (4 甲基 1 哌嗪基) 5 氧 5H 噻唑并[3,2 a]喹啉 4 羧酸,总收率为30%。该路线具有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报道通过延伸方法解决季戊四醇(1)及三羟甲基氨甲烷(2)末端羟基立体位阻的方法。(1)和(2)末端羟基经氰乙基化、醇解和还原等步骤制得标题化合物四(ω-羟丙氧甲基)甲烷(3)及三(ω-羟丙氧甲基)氨甲烷(4),并合成9个衍生物,以摸索(3)和(4)的酰化、醚化及氯化等反应条件。所合成的化合物(3~13)及(15)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标题化合物可作为小分子多功能桥试剂,以增大载体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危险因素观察及多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例脑卒中患者及40名同期健康对照者的血脂,载脂蛋白A1和B100进行比较,并对脑卒中多种相关因素进行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组的年龄、血压及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亚类HDL3-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与年龄、血压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DL3-C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免疫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H-TdR掺入法、^3H-TdR释放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NK细胞的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20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3H-TdR掺入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为对照的73.4%(t检验,P〈0.01)。NK细胞的活性出明显低于正常人(为对照组的80.1%,P〈0.01)。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H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Ts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5~500pg·ml-1范围内,IL-1α可诱导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当用50pg·ml-1IL-1α与该平滑肌细胞共孵育24h时,刺激作用最强,增殖率达29.1%。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在浓度为10-6~10-4mol·L-1时,可剂量依赖性地拮抗IL-1α诱导的该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浓度最高(10-4mol·L-1)时,抑制率值最大;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在低浓度时(10-6和10-5mol·L-1)可抑制IL-1α诱导的该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浓度升高,抑制率也加大,而在高浓度时(10-4mol·L-1)抑制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应用稀土配位催化剂Nd(naph)3-Al(i-Bu)3,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制得白色和黄色的聚苯乙烯粉末,作者对两种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IR、13C-NMR、1H-NMR分析。证明了白色和黄色聚苯乙烯是无规聚合物,黄色聚苯乙烯存在-C(CH3C6H5)-C(CH3C6H5)-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银胶染色技术,对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bisacetamide,HMBA)诱导后的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细胞进行核仁区嗜银蛋白染色,结果发现诱导组细胞内嗜银颗粒粗大,数目变少为4.96±3.11,对照组为9.14±5.6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合成了二个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LBr3·CHCHOH(1)和Co2L(SCN)3·CH3CH2OH(2)〔这里HL是由1,3-二氨基-2-丙醇与N-氧化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通过IR、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和UV的表征,可知这两个配合物具有一个内源桥和一个外源桥。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K-300K)并将实测值与Heisenberg模型导出的磁化率方程拟合,得到两个配合物的磁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锌为路易斯酸催化剂,探讨了2─亚甲基─1─苯基─1.3─丁二酮与1.3─环戊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在-78℃时,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得到高的非对映异构选择性(exo:endo=94:6)。  相似文献   

19.
以氯化锌为路易斯酸催化剂,探讨了2─亚甲基─1─苯基─1.3─丁二酮与1.3─环戊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在-78℃时,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得到高的非对映异构选择性(exo:endo=94:6)。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二个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LBr3·CH3CH2OH(1)和Co2L(SCN)3·CH3CH2OH(2)〔这里HL是由1,3-二氨基-2-丙醇与N-氧化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通过IR、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和UV的表征,可知这两个配合物具有一个内源桥和一个外源桥。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K—300K)并将实测值与Heisenberg模型导出的磁化率方程拟合,得到两个配合物的磁参数,表明这两个双核Co(Ⅱ)配合物具有较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