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9~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等特点,表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与近几年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应急、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1993年以来开展的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野毒株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和全面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莆田市1993-2000年7次14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方法 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4岁以下儿童7年累计接种2126359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6.6%,有效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积,保持了人群高水平免疫,阻断了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年无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天无脊灰野毒株病例的效果。结论 继续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的关键是加强常规免疫,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免疫薄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如期实现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目标,我市在落实好常规基础免疫的同时,按照全国统一部署,1993~1997年相继开展了4次8轮强化免疫活动,现作如下评价。1资料与方法1.1强化免疫活动资料来源于全市各县(市、区)上报的强化免疫报表及质控抽样调查表.1.2按照卫生部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细则》及湖南省卫生厅下发的《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实施。2结果2.1全市4次强化免疫零剂次登记率平均为4.86%,各年度间有极显著性差异(X2=77156.37,P<0.01),以1993年度为最…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1993年以来,连续开展了五次十五轮全县性强化免疫活动,使我县1994年以后,未发现由脊灰野毒株引起的AFP病例。现对我县五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第五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福建是全国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高发省之一,自1955年建立脊灰疫情报告制度以来,年年都有脊灰不同程度的流行,1987年发病2017例,发病率高达8.29/10万,曾采用各种不同的免疫策略,但始终未能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借鉴美洲区消灭脊灰的经验。从1993年至1996年按全国统一部署,有计划地统一方法、步骤、对象、时间、要求、技术标准和行动规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省性十轮强化免疫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5年以来未再出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灰病例。现把我省在控制和消灭脊灰的过程中采用不同免疫策略的实践结果回顾如下:1…  相似文献   

6.
十堰市于1993~1998年已连续开展了5次12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为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现将实施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人口及出生率资料来源于十堰市统计局,强化免疫日活动资料来源于全市各县(市)、区上报的全国强化免疫统一报表。2.免疫时间和对象:各年度的12月5~6日及次年元月5~6日共4天为强化免疫时间,免疫对象为全市所有0~47月龄的儿童。无论过去有否免疫史,均在规定的时间内D服2剂脊髓灰质炎疫苗。3.实施方法:按《湖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进行。二、结果1.报告接种…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毙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g-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倒等特点,表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与近几年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应急、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l993年以来开展的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野毒株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夸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和全面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韦有全 《职业与健康》2001,17(9):101-102
为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于1993年12月~1999年1月与全国同步连续开展了6次12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NIDs),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为了解强化免疫质量,现时对6次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评价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细则》,于1993~1999年按规定时间统一在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北京市海淀区1955~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和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1955~1983年共报告脊髓灰质炎1047例,1984年后无脊髓灰质炎报告。1955~1962年发病率在3.1~35.0/10万,1963~1975年发病率0.1~10.9/10万,1976~1993年仅1983年报告1例。自60年代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以来,该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直至零。并对脊髓灰质炎抗体监测、接种率、AFP监测进行探讨。提示常规免疫的高接种率,不能阻断野毒株的侵袭,必须采取全市或全国统一的强化服苗,在儿童肠道中形成疫苗株的优势苗群,才能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冬,我区少数县市局部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至1990年春共发生99例,发病率为3.2/10万。1990年开始实施湖北省消灭脊灰规划,在开展常规免疫的同时,对部分县市进行了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1993~1996年又按全国统一方案,在全区对0~4岁儿童进行3次6轮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控制了脊灰的病毒传播,连续3年未发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来堪与方法1,强化免疫接种资料,由各县市防疫站收集汇总上报。人口资料由地区统计局提供。病人粪样由省卫生防疫站计免科检测。2.核对各县市…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n 1995, Egypt continued to experience endemic wild poliovirus transmission despite achieving high routine immunization coverage with at least three doses of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OPV3) and implementing National Immunization Days (NIDs) annually for several years. METHODS: Parents of 4188 children in 3216 households throughout Egypt were surveyed after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1995 NIDs. RESULTS: Nationwide, 74% of children are estimated to have received both NID doses, 17% one NID dose, and 9% neither NID dose. Previously unimmunized (47%) or partially immunized (64%) children were less likely to receive two NID doses of OPV than were fully immunized children (76%) (P < 0.001). Other risk factors nationwide for failure to receive NID OPV included distance from residence to nearest NID site >10 minute walk (P < 0.001), not being informed about the NID at least one day in advance (P < 0.001), and residing in a household which does not watch television (P < 0.001).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subsequent NIDs in Egypt were modified to improve coverage,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in Egypt. CONCLUSIONS: In selected situations, survey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is useful for planning future NI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3年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防制策略。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为保证消灭脊灰提供依据。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4年无确诊病例发生;防治对策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过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加强OPV常规免疫和开展补充免疫活动,以及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消灭脊灰已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WildPoliovirus,WPV)病例,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实现无脊灰目标。随后中国实施了维持无脊灰策略和措施,但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输入脊灰疫情。在现阶段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面临的挑战包括:WPV输入风险很大,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Poliovirus,VDPV)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时有发生,常规免疫存在薄弱环节,脊灰疫苗免疫策略需要调整。为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直至全球消灭脊灰,中国要大力加强OPV常规免疫,适时引入脊灰病毒灭活疫苗和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保持高水平AFP病例监测质量,及时和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WPV输入和VDPV循环事件,开展WPV、VDPV及其感染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封存和安全处理。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及发病特点。结果 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安市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脊灰发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制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 淮安市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以来,广东省连续开展消灭脊灰全省强化免疫活动,每轮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超过95%;经过四次强化免疫活动,零剂次免疫儿童数减少了34.7万,其分布逐渐集中于0岁组:按出生队列比较.第一、二、三次强化免疫0岁组儿童漏种率分别为28.9%、11.2%、6.0%,呈逐渐下降趋势:第四次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抽查836名适龄儿童,第一、二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和98.0%。1994年以来广东尚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炎。今后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0岁组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后,云南省逐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监测,19990~1997年共分离到“株脊灰病毒.对毒株进行了型内鉴定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及时根据野毒监测结果开展了针对性的免疫活动。7年的监测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1990~1993年,云南省有脊灰Ⅰ型野病毒的广泛传播和循环;(2)1993年后所采取的常规免疫辅以强化免疫的干预措施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3)在我国首次监测到输人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确定了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周边地区已成为脊灰高危地区,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必须加强边境地区的免疫和监测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地区间、国家间和大区间的合作与协调,才能确保全球消灭脊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韶关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强化免疫效果。方法 对韶关市 1 989~ 1 999年消灭脊灰活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 1 989年起十一次十九轮脊灰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352 91 2 9人次 ,平均接种率为 96 86 % ,其中 1 991年起均达 96 0 0 %以上 ;同一出生队列的人群比较 ,各年份出生儿童后几轮实种人数均比第一轮增加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AFP)中零剂次免疫人数逐年减少 ;4岁以下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由强化免疫前 ( 1 988年 )的 87 0 1 %、94 1 2 %、90 91 %升至强化免疫后期 ( 1 996年 )的 1 0 0 0 0 % ,GMRT由 6 0 71、72 57、4 3 50分别升至 1 94 0 1、1 37 1 9、1 0 3 97;脊灰发病率从 1 989年的 0 1 8/十万降至 1 991年的 0 0 7/十万 ,1 992年起无脊灰病例报告。 1 994~ 1 998年AFP监测中未发现脊灰野毒株感染病例。结论 韶关市多次脊灰强化免疫措施落实 ,有效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对消灭脊灰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from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 and from Czechoslovakia who had different immunization histories against poliomyelitis indicated that the immunity induced by oral poliovaccine (OPV) is effective against both the wild poliovirus Saukett strain and a new wild variant of poliovirus type 3 that was isolated during an outbreak of poliomyelitis in Finland in 1984. There is therefore no obvious risk that individuals in the GDR or Czechoslovakia, most of whom have been immunized with OPV, are threatened by new wild poliovirus variants. These findings are of importance, especially in connection with WHO's initiative for the global eradication of poliomyelitis by the year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