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循环酶法测定4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C肽、胰岛素水平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362,-0.532;P<0.05),与空腹血糖、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无明显相关(r=-0.298,-0.131,0.056;P>0.05)。结论胰岛素缺乏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了解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及意义,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体重指数、瘦素的变化。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健康对照组,测量空腹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血脂、瘦素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2)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峰值较正常对照组延后。(3)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5)糖尿病组体重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6)糖尿病组瘦素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高血糖素的绝对或相对过多,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Apelin含量。结果肥胖糖尿病患者32例,正常体重糖尿病31例,单纯肥胖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Apelin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糖尿病组血清Apelin水平为(426.3±35.0)p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糖尿病组的(376.4±40.8)pg/ml和单纯肥胖组(392.2±3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伴时引起血清Apelin升高,高血糖和肥胖并存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糖尿病组Apelin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空腹血糖(FPG)≥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0%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持续皮下组,36例)或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多次皮下组,32例)治疗,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后,比较两组胰岛素日用量,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稳态模型计算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结果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胰岛素日用量持续皮下组(0.53±0.06)U·kg^-1·d^-1,多次皮下组(0.71±0.04)U·kg^-1·d^-1(t=11.100,P〈0.01);两组治疗前后HOMA—β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中等程度低血糖发生率持续皮下组为0.34%(13/3806人次),皮下多次组为1.09%(44/4045人次)。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多次与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可以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不增加胰岛素抵抗。持续注射给药所用胰岛素量小、中等程度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血浆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中青年人(对照组)和49例老年人(老年组),分别为冠心病亚组和健康老人亚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量受试对象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结果 老年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老年组中冠心病亚组血浆抵抗素与健康老人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抵抗素身/年龄呈正相关(r=0.31,P<0.01;r=0.28,P<0.05),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25,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r=-0.3l,P<0.05),但在各实验组中,抵抗素与体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年龄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泌乐5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使用优泌乐50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应用优泌乐50治疗能显著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BG、PPG、HbA1c均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增加不明显,腰臀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腰围、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还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罗格列酮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体重和体重指数增加,似有脂肪重分布的趋势,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腰臀比、体重、体重指数及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倪利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53-15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9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血清学指标。结果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情况及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特征的异同。方法对新疆维、汉族不同地区人群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出的 PCOS 患者按照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不同民族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的异同。结果(1)新疆 PCOS 发生率为5.11%;(2)调查出的722例 PCOS 患者中肥胖者188例,占26.04%,其中汉族肥胖者占67.02%,维吾尔族肥胖者占32.98%,维吾尔族 PCOS 患者发生肥胖者少于汉族。(3)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体质指数 PCOS 患者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患者及肥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高于汉族及非肥胖患者。(4)维吾尔族、汉族肥胖组患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 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维吾尔族肥胖组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 min 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汉族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服糖后180 min 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和汉族肥胖胰岛素抵抗(IR)较非肥胖患者多见,IR 分别为(3.4±1.1)、(3.1±1.3)和(1.5±0.7)、(1.4±0.6)(P <0.05),且维吾尔族肥胖患者 IR 较汉族严重(P <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肥胖 PCOS 患者较汉族多见,而肥胖 PCOS 患者糖代谢异常及 IR 更为明显,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更应重视早期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赖丽萍  邵豪  陆泽元  李燕妮  邹刚  庄荀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05-2006,2028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新发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DFL)组66例,新发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NDFL)组49例,检测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采用空腹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DFL组与对照组比较,DFL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TG)、血尿酸和空腹C肽均具非常显著升高(P〈O.01);舒张压(SBP)、餐后2hC肽和HOMA—IR(CP)均明显升高(P〈O.05);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100例,硝苯地平组100例,福辛普利组口服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5~1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片10~20mg,每日3次.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餐后2h血糖、提高血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安一胶囊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安一胶囊防治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胰岛素抵抗的病例共55例,以临床疗效、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家腹静脉血糖浓度(FBG)、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FINS)、血压(B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肥胖,体重指数(BMI)等为指标,对照观察了安一胶囊和二甲双胍片对胰岛素抵抗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症状积分值、BMI、TG、LDL、收缩压、舒张压、PINS、ISI等指标治疗前后之差值相比,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或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指标之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患者均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及38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采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空腹胰岛素。并对两组的血尿酸、血糖、血脂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TC、TG、ApoB、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应适时监测,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4.
杨燕  刘静  田利民  郭茜  许衍甲  周淑红 《医学争鸣》2009,30(10):936-939
目的:探讨ABCA1基因13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甘肃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及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nested-PCR-RFLP)技术检测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14例健康对照组ABCA1基因13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CC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TT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型糖尿病组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型糖尿病组三酰甘油、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在CC型、CT型、TT型之间依次递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CC型、CT型、TT型之间依次递减,TT型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发生紊乱且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密切相关;ABCA1基因13148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并与其血脂代谢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辉  赵丽华 《吉林医学》1997,18(5):264-265
本文对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并计算胰岛素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显示:两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餐后各时相血糖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病组胰岛素、C肽、胰岛素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减弱及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可能起主导作用,故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补肾法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2组均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补肾方剂,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和BMI体重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BM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BM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热补肾法治疗能明显改善IFG的临床症状,降糖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设定正常体质量无糖尿病组(11例)、肥胖组(10例)、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16例)、2型糖尿病肥胖组(9例),应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visfatin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分析血浆visfatin水平与人体测量指标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在正常体质量、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浆visfatin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336,P=0.0226),与胰岛素抵抗无相关性,腰围、腰臀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是血浆visfatin浓度的独立相关因素(P=0.03,0.041,0.006)。结论正常体质量、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相似;visfatin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无关;测定血浆visfatin浓度不能做为肥胖症或糖尿病临床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N)、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T2DM患者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采用胰岛素治疗,A组同时合用二甲双胍,观察治疗8周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降低、HDL-C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变化非常显著(P〈0.01);A组BMI、TC、FN、HOMA-IR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Fins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Fins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其余相应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好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凝状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观察64例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DG)与75例糖尿病不伴胆囊结石(NDG)患者,检测两组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尿酸、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出体重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两组比较,年龄、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组比NDG组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增加胆囊结石发病危险的趋势.结论低高密度脂蛋白、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并发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zDM)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持续皮下输注(CSⅡ)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结果持续皮下输注(CSⅡ)治疗后.FPG、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和C肽分泌、胰岛素分泌指数、FINS与FPG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B功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