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科自1988~1996年间共收治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患者27例,其中22例采用微形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 本组男17例,女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4岁,平均37岁。 骨折情况 本组中颏部正中骨折伴单侧下颌角部骨折8例,颏部正中骨折伴单侧升支区骨折6例,颏孔区骨折伴对侧升支骨折5例,其它3例。所有患者均为非火器伤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例1,男,6岁,右下颌包块伴左下第2乳磨牙牙周反复出血1个月余入院。3岁时曾因左颏下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检查:颌面不对称,右颏下皮肤见一长约2.0cm手术疤痕。左下颌骨体及角部膨出,无压痛,左下第2乳磨牙Ⅲ度松动,牙龈稍红肿,探之易出血。X线表现(图1):左下第2乳磨牙至第1磨牙间有一囊性改变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神经管在下颌后牙区颌骨内的走行,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65例患者的下颌骨CBCT数据,测量后牙区下颌神经管距离四周骨壁的距离,并对比分析男女之间、左右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下颌神经管外缘至颊侧骨板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在颏孔区处最小,在颏孔后18 mm处最大.下颌神经管内缘至舌侧骨板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减小,在颏孔区处最大,在颏孔后18 mm处最小.下颌神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减小,在颏孔区处最大,在颏孔后18 mm处最小.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先缩小,再增大,在颏孔后6 mm处最小,在颏孔后18 mm处最大.结果显示男女之间、左右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颌神经管从前向后,在垂直向上先向下,在约第一磨牙近中部位再折返向上走行,在颊舌向上由颊侧向舌侧走行,对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撞击载荷作用时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应力集中区域,为研究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人尸体下颌骨撞击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受力规律.结果:①撞击颏部,其舌侧区,磨牙后区内侧面、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下颌角外表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②撞击下颌体部,颏部舌侧区,对倒磨牙后区内侧面、对侧下颌角外表面、撞击侧下颌角外侧面、撞击侧体部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③撞击下颌角,其内侧面、撞击侧髁状突颈内侧面、颏部舌侧面、对侧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撞击侧磨牙后区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结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下颌体部、磨牙后区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好发部位,骨折部位与撞击部位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男,70岁,于6年前拔下颌牙时发现下颌前部有一圆形X线透光区。医生劝其切除活检,但病人不愿接受治疗,且中断随访。3年前在下颌正中联合区出现一肿物、生长缓慢,逐渐扩展至右下颌,迫使中止戴下颌托牙。1个月前左下颌牙槽嵴粘膜出现溃疡,发展迅速。检查:左下牙糟突自正中联合至靡牙后区有2×5cm粘膜溃疡区,中心坏死。右下颌自正中联合至下颌骨体中部有3×5cm包块、质韧、光滑。左下唇轻度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6.
王洁  王兆元  钟鸣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11-811
患者男,57岁,5个月前下颌后牙区麻木,3个月前已达正中,牙齿松动。专科检查:口内颏孔区膨隆,边界不清,质地中等,左半侧唇红及皮肤麻木感,开口度正常。肿瘤质硬,触痛明显,表面无破溃,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双侧颌下淋巴结不大。CT所示:下颌骨体部偏左侧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边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最大层约4.7cm×2.4cm,邻近下颌骨骨质结构明显破坏。细胞学检查(穿刺):见大量成团成片排列的梭形细胞、柱状细胞、多形性上皮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集。术式:左下颌骨肿物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疾病,由嗜酸性肉芽肿引起的三又神经痛,目前国内外报道尚不多见,现报告2例如下: 例1 王某,男,59岁,干部。3年前出现左面颊部及左下颌磨牙区阵发性刀割样疼痛,逐渐加重,近一年来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曾在外院拔除左下颌磨牙及采取口服卡马西平,局部封闭等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检查:双侧颜面对称,双侧表浅感觉无异常,左侧面下1/3及颏区皮肤可见小片状潮红脱屑区,口内粘膜正常。6.7.8缺失,8.7.6残根,触及左侧颊沟粘膜可诱发疼痛,下颌骨无明显畸形。左下颌骨侧位片可见左下颌骨体部有2.5cm×2.5cm大小的密度减低区。诊断:三叉神经痛Ⅲ(左)。治疗:在局麻下切开左下颌区皮肤并  相似文献   

8.
例1:男,53岁。8年前患者因鼻咽癌行根治性放疗后治愈。7月前拔牙后左磨牙区出现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并出现下唇麻木。体检:左磨牙后有一3×2.5cm肿块,质中,表面粘膜高低不平,边界尚清,肿块固定,略育压痛。X线片示左下颌骨骨质疏松,并有大片斑点状不规则骨质破坏,角部可见骨质增生之密度增高阴影。活检报告:左下颌骨中度恶性的纤维肉瘤。入院后行左侧下颌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45岁 ,左侧下颌骨体第三臼齿横向内生 ,形成寒性囊腔 ,需手术根治。普通X线平片显示 ,左下颌骨侧位有一 15mm×3 0mm大小的透光内腔 ,长轴与下颌骨体平行。需作下颌骨体横向断层 ,查清此囊腔壁的厚度 ,为手术准备。2 实际应用与结果使用岛津HD15 0G— 40型 12 5 0mAX线机的HL -3 1型多轨迹断层机 ,圆轨迹 ,12 0mm半径 ,6cm层高 ,每间隔 0 5cm一层 ,胶片四分割 ,条件选择为 63mA ,5S ,60Kv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 ,双手放于同侧肩旁 ,下颌颏部贴床 ,下颌骨体部垂直床面 ,摄影时嘱患者屏气 ;照…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肿瘤或囊肿切除部分下颌骨后,通常采用自体肋骨、骼骨或其它生物代用品来修复其缺损,半年后进行义齿修复恢夏一定的咀嚼功能。为了使下颌骨部分切除后,牙齿的修复更符合生理要求,我们开展了带人工牙根种植体的自体骼骨移植的初步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30岁。右侧下颌骨升技及下颌角囊性肿物1年伴下唇麻木4月余。专科检查:右侧嚼肌区明显肿胀,边界不甚清楚,触压嚼肌区呈囊性感,穿刺抽出草绿色清亮囊液。口内检查:76牙缺失,颊侧前庭沟消失,触诊有乒乓感。下唇右侧感觉迟钝,有“以走感”。…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2 7岁。双侧下颌骨无痛性包块近 2年 ,生长缓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肝肾无异常。双侧下颌角膨隆 ,左下颌角、右下颌颏孔附近分别可扪及约 2 .0cm× 0 .5cm×0 .5cm与 3 .0cm× 2 .0cm× 2 .5cm大小包块 ,质硬 ,固定 ,无压痛 ,无乒乓球感 ,右侧病变区部分骨壁有凹陷感。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双侧下唇皮肤感觉正常。口内无粘膜缺损 ,无松动牙。1|1唇侧倾斜移位 ,2 |2 先天性缺失 ,前牙Ⅲ度深覆盖 ,1|1咬于腭乳头 ,3 |3 中度磨耗 ,牙本质暴露 ,|7颊侧移位 ,右侧后牙深覆牙合。头颈部淋巴结无肿大。下颌骨CT示右、左…  相似文献   

12.
王文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4):1191-1192
1病例简介患者1,男,63岁。于2004-07-08入院。入院前半个月间断出现左侧头部跳痛,舌部麻木伴语言欠清。曾就诊于某院神经内科,颅脑CT检查示:“腔隙性脑梗死”。经治疗舌部麻木伴语言欠清好转,但头痛无明显改善,尤以夜间疼痛加重,遂入我院。入院后头痛逐渐加重,为持续性、搏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通过对 15具正常成人离体下颌骨截面有关数据的测量 ,总结其规律性 ,为牙种植等临床操作提供参考。②方法  15具正常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 ,于每个牙位做垂直于牙弓曲线的截面 ,测量每个截面上牙槽嵴顶宽度及其下方 10mm处下颌骨厚度 ,下颌 5 ,6 ,7牙位加测下颌管横纵径及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内缘至舌侧骨板、外缘至颊侧骨板的距离。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进行比较。③结果 下颌骨左右两侧各组数据无明显差别 (t=0 .5 5 2~ 1.30 6 ,P >0 .0 5 ) ;前牙局部区域相邻牙位牙槽嵴顶宽度差别不明显 (t=1.916 ,P >0 .0 5 ) ;其余相邻牙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86~ 8.2 2 5 ,P <0 .0 1) ,牙槽嵴顶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 ,但在尖牙及第一前磨牙区域 ,第一前磨牙牙槽嵴宽度反而要小于尖牙牙槽嵴宽度 ;牙槽嵴顶下方 10mm处宽度 ,切牙、侧切牙区差别不明显 (t=1.6 79,P >0 .0 5 ) ;尖牙与第一前磨牙差别也无显著性 (t=1.16 2 ,P >0 .0 5 ) ,而其余相邻牙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t=3.5 35~ 11.893,P <0 .0 1) ,牙槽嵴顶下方 10mm处宽度由前向后亦逐渐增宽 ;下颌管在下颌骨体内走行具有一定规律性 ,下颌管内缘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短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 (t=3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5 2岁。因咽痛 1周、吞咽及张口困难 3d来诊。 T37.80 C,急性病容 ,张口受限 ,口涎外溢 ,咽粘膜急性充血 ,左侧腭弓肿胀 ,扁桃体窥视不清 ,心肺腹部无异常 ,门诊以咽旁隙感染收住院。入院后给予先锋霉素 3.0 g每日 2次 ,甲硝唑 2 5 0 ml每日 1次 ,氟美松 5 m g每日 1次 ,咽痛不减轻 ,3d后张口受限加重 ,不能进食。查体见左侧下颌下三角区明显肿胀 ,触之硬 ,口底肿胀隆起 ,触诊颏下三角区口内剧痛 ,舌体推向后上几乎顶着腭部 ,左颈部肿胀区抽吸无脓。B超示颈深部液性暗区 ,局麻下于左颈部平行于下颌骨下缘做第 1切口 ,又在舌骨上…  相似文献   

16.
史可梅 《青海医药杂志》2013,(12):F0004-F0004
患者,男,46岁。因“钢管击伤下颌部致疼痛伴肿胀5小时余”于2013年5月22日入院。患者自诉当天下午16时在工地干活时不慎被钢管击伤下颌致下颌颏部皮肤裂伤,疼痛伴肿胀明显。当时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在西海镇医院给予伤口缝合包扎后赶往省人民医院就诊。行头颅及下颌CT,示: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国人下颌管前端的延续关系及体表定位的解剖学资料,我们对60侧湿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测量.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制作取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女全牙湿下颌骨标本30例60侧.用牙科磨具打磨颏孔区前的下颌管至正中部,解剖并显露出下颌管前端、颏管及切牙神经管.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例1,男,12岁,因左唇颏部380V电烧伤3d入院。左唇颏部皮肤炭化,深达下颌骨,缺损创面5.5cm×8.5cm,伤后5d在全麻下创面清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后设计含左颏下动脉的全口底轴型皮瓣。取仰卧位,头颈充分伸展。皮瓣自同侧下颌角跨中线达对侧下颌角;上界为下颌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下颌骨颏部骨折大数据的形态学分析,绘制三维骨折线分布图,描述颏部骨折线的位置及频率等特点。方法 共纳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下颌骨体颏部骨折69例病人的螺旋CT资料。首先把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导入Mimics 24.0软件,分离颏部骨折块并重建,然后利用3-matic 16.0软件临摹下颌骨颏部骨折模型的骨折线,同时与标准下颌骨进行空间配对并把全部的骨折线投影至标准下颌骨表面,最终获得下颌骨的3D骨折线分布图,进一步描述颏部骨折线的位置及频率。结果 下颌骨颏部骨折线在唇侧聚集有序主要集中在33-43牙区域内,其中31牙区域内占比最高约42%,在舌侧的骨折线杂乱分散呈放射状主要聚集在31-41牙区域内,其中41牙区域内占比最高约49.2%。结论 本研究将Mapping技术首次应用到下颌骨颏部骨折的研究中,下颌骨颏部骨折线在唇侧主要集中31牙区域内,在舌侧主要聚集在41牙区域内,提示临床骨折治疗时应注意下颌骨颏部唇侧应力的连续性恢复及力学轨迹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20岁以上不同性别分组人群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下颌管位置的4个距离:下颌管上缘到牙槽嵴顶(MA)、下颌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MD)、下颌管外缘到与颊侧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MB)、下颌管内缘到与舌侧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ML)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不同性别分组人群颏孔位置。结果:不同性别分组人群后牙区下颌管至周围MA、MD、MB、ML4个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位于第一前磨牙根尖区2例(1.0%),第一、二前磨牙之间80例(40.0%),第二前磨牙根尖区107例(53.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11例(5.5%)。结论:运用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对临床操作中如进行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SSRO)、下颌骨囊肿刮治术、下颌骨种植术以及自体取骨术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