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次,1次/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8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腰椎1~4骨质密度(BMD)、全髋关节骨BMD、左侧股骨颈BMD、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显著降低,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丹丹  常虹  谈敏 《安徽医药》2015,(2):288-291
目的: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60例,年龄≥40岁;测定骨密度值,依据骨密度分三组:骨量正常组52例,骨量减组52例,骨质疏松组56例;非糖尿病骨量正常对照组46例;对其年龄、BMI、25-OHD、PTH、PINP、β-CTX、ALP、血Ca、血P进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及PTH、PINP、β-CTX、ALP与各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并分析25-OHD与PTH、PINP、β-CTX、ALP的相关性。结果4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5-OHD、PINP、β-CTX、A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钙、血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羟维生素D3与股骨颈呈正相关(P<0.05),与股骨全部、腰椎L2~4呈正相关(P<0.01);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及腰椎L2~4呈负相关(P均<0.01);PTH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呈负相关(P<0.01)。25羟维生素D3与β-CTX、PTH无明显相关(P>0.05),与ALP呈负相关(P<0.01),与PINP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者,且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ALP、PINP呈负相关。男性2型糖尿病患血清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骨密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脆性骨折的关联性。方法 将11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按Hcy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高Hcy组(Hcy≥10μmol/L)及正常Hcy组(Hcy<10μmol/L)。高Hcy组75例,正常Hcy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腰椎、髋部骨密度及脆性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高Hcy组患者的年龄、BMI、血钙、血磷、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PINP、25-OHD与正常Hcy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的β-CTX与正常Hc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发生存在一定关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INP、β-CTX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1年5月~2022年1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给予地舒单抗60 mg治疗,同时给予维D钙咀嚼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及对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RS评分以及ODI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舒单抗联合钙制剂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痛症状,提升骨密度,调节骨代谢生化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ALN)普通片和肠溶片对绝经期后女性骨质疏松骨代谢的作用。方法:计划入组24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1∶1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ALN普通片和肠溶片联合钙剂治疗6个月,用DEXA测定治疗前后的腰椎总骨密度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的浓度,考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值的变化率和骨代谢标志物OC和血清CTX-Ⅰ的水平变化,评价两制剂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ALN普通片组和肠溶片组骨密度的变化率分别增长(4.03±8.21)%和(4.90±7.41)%,OC分别下降(3.42±7.20)和(4.33±5.54)ng.mL-1,血清CTX-Ⅰ分别下降(0.24±0.33)和(0.26±0.28)ng.mL-1。结论:两种制剂对绝经期后女性骨质疏松均有较好效果,同期比较两种制剂对绝经期后女性骨质疏松骨密度变化率的增长作用及对骨代谢标志物OC和血清CTX-Ⅰ的降低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辅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片及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L2~4)、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含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以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32/34)高于对照组(70.6%,24/34),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血清PINP、β-CTX含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8,t=4.67、3.50、8.74、4.36、22.41,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9%(1/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 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辅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且用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傅捷 《中国药业》2013,22(15):105-106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门诊和住院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予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B组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常规及尿常规等,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和56.25%;两组患者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等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A组的P1NP和β-CT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门诊收治的绝经女性160例,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n=90)、骨量减少组(n=30)和骨量正常组(n=40),比较三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的Cathe K、TRAP、骨钙素、β-crosslaps和PⅠNP水平更高,同时和腰椎(L_(1~4))或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对骨代谢活动进行有效反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90岁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每天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1次/每晚,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L2~4)及左股骨颈BMD,同时测定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I型胶原C端异构肽(β-CTX)。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患者腰椎BMD、左股骨颈BMD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BGP、β-CTX等骨代谢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效果不理想,与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结果可能与样本量少和观察时间短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00-504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和69例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患者进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尿液中吡啶啉(PYD),Ⅰ型胶原C端肽(CTX)的活性测定。结果:骨折组与对照组B-ALP,BGP,PINP,TRACP5b,PYD,CT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B-ALP,BGP,PINP,TRACP5b,PYD,CTX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发生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具有负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减少骨折复发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顺德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6月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7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血清骨代谢指标: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V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骨密度、血清Sema4D水平。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10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71例),分析两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细化分层,分别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70例)、男性骨质疏松症(4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3例)患者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的差异。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74.058±10.179)岁]、β-CTX[(0.459±0.420)μg/L]、骨钙素[(9.756±0.904)μg/L]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58.296±12.052)岁、(0.339±0.026)μg/L、(9.290±1.425)μg/L],而1,25(OH)2VD、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4.348±13.310)nmol/L比(71.014±23.960)nmol/L、(-3.748±1.208)比(-1.596±0.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年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男性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β-CTX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1,25(OH)2VD、PINP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老年骨质疏松组患者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所有类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的血清Sema4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顺德地区40岁以上人群血清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相关性,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也未发现血清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今后可考虑扩大样本量,同时在纳入病例时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以期更为客观地反映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霞绯  吴娟 《中国药房》2013,(48):4534-453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对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骨密度及骨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ACEⅠ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组(ARB组)和钙通道阻滞药组(CCB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给予依那普利、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3组患者血压、骨密度(BMD)、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及血清钙离子和磷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且血清钙离子和磷离子浓度及骨钙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EⅠ组患者β-CT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BMD显著升高(P〈0.05),而骨钙素无显著变化(P〉0.05);ARB组和CCB组患者的BMD显著下降(P〈0.05),而骨钙素及β-CTX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ACEI组患者β-CTX显著低于ARB组和CCB组患者,BMD显著高于ARB组和CC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钙离子、磷离子的浓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依那普利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改善绝经后高血压女性患者骨量的丢失,而替米沙坦不具备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及铁蛋白(FER)水平与女性绝经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113例绝对后健康女性,根据年龄不同分为1组(年龄≤60岁,35例)、2组(年龄61~70岁,40例)、3组(年龄≥71岁,38例)。测量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E2、FER、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及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腰椎(L1~4)骨密度。结果三组BMI和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年龄(55.43±4.35)岁,绝经时间(6.85±5.32)年;2组年龄(65.23±7.24)岁,绝经时间(13.35±6.32)年;3组年龄(75.18±6.37)岁,绝经时间(27.73±5.96)年;三组年龄和绝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E2、FER、TRF、TIBC、PⅠNP、β-CTX及N-MI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2、TRF、TIBC、PⅠNP、β-CTX及N-MID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FER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三组腰椎(L1~4)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密度和E2水平呈正相关(r=0.265,P<0.05),与FER含量呈负相关(r=-0.205,P<0.05)。结论骨密度与E2水平呈正相关,与FER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汤、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n=31)予以补肾壮骨汤、阿仑膦酸钠联合治疗,对照组(n=31)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BMD)与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应用双能X线测定仪(DXA)检测8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BMD和髋关节强度指数(FSI),同时测定血清骨钙素(BG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和B-胶原降解产物(B-Crosslaps)。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发生率20.9%,并发骨量减少占40.7%,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忠者BMD和F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BGP、PINP和B-Crosslaps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BGP和PINP和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8-CrossLaps均明显升高,且以破骨指标升高明显,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8月龄SD雌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NS组)、假手术给药组(Sham+OMZ组)、去势组(OV+NS组)、去势给药组(OV+OMZ组)。去势组大鼠行去卵巢手术建模,假手术组同等部位切除部分脂肪。给药组大鼠按体质量30 mg·kg-1·d-1灌胃奥美拉唑,非给药组按2 mL·d-1生理盐水灌胃。以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TRAP、CTX-1、PINP、BALP、OC浓度;qRT-PCR法检测股骨骨髓细胞OPG、RANKL、c-FOS、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R/O值。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密度降低、TRAP、CTX-1、PINP、OC浓度升高、R/O值升高,去势给药组较去势组骨密度降低、TRAP、CTX-1、PINP、OC浓度升高、R/O值升高。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能诱导去势雌性大鼠体内的RANKL表达量相对增加,R/O值升高,进而通过OPG/RANK/RANKL信号通路使得破骨细胞活动相对增强,骨吸收代谢加快,加速骨质疏松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BM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GO患者为GO组,其中分为轻度GO组18例,重度GO组42例.另设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40例).测定3组骨代谢指标[钙离子(Ca2+)、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及第2~4腰椎(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结果 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度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组血清Ca2+、BGP、BAP、PINP、β-Crosslaps与BMD具有负相关性(P<0.05).GO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度GO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O能够导致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积极筛查骨代谢指标和BMD对于防治GO、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洪  朱大龙  田成功 《江苏医药》2006,32(5):459-461
目的探讨雄激素对男性骨质疏松骨代谢及骨骼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1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去睾)组和雄激素治疗组(十-酸睾酮)。28周后行血尿生化、骨密度、骨骼生物力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睾酮水平、全身及股骨中点骨密度均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降低,24h尿羟脯氨酸、尿钙、与尿磷肌酐比值显著增高,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受力负荷(Pb)及股骨最大挠度(δb)也显著下降。应用雄激素替代治疗后,上述指标好转。结论雄性大鼠去睾28周后形成了骨质疏松。雄激素在骨代谢过程中对骨形成与骨吸收均有影响,并最终影响骨骼生物力学性能,早期应用雄激素替代治疗可预防这种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