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中hMAM mRNA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7.3%。ER、PR阴性及弱阳性的患者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01,P〈0.05);骨髓hMAM mRNA表达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5,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骨髓hMAM阳性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机会高,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微转移状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骨髓组织中人乳球蛋白(hMAM)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8.2 %。骨髓微转移率随乳腺癌肿块的增大而增高(P=0.000);骨髓微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P=0.001);临床分期越晚,骨髓微转移率越高(P=0.001);组织学分化越差,骨髓微转移率越高(P=0.001);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骨髓微转移率较低度恶性乳腺癌组高(P=0.032)。乳腺癌组织ER蛋白表达阴性组中,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09)。结论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微转移阳性者发生远处肿瘤转移的概率高,预后差;骨髓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美荣  韦成益  单国平  胡卫东 《肿瘤》2007,27(12):977-980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hSTC-1mRNA的表达,判断外周血微转移状况,探讨微转移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外周血中hSTC-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中ER、PR及VEGF的表达。结果:hSTC-1mRNA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3%(28/30),在外周血中的阳性率为37.3%(19/51);17例非肿瘤成年女性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hSTC-1的mRNA。血液中的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相关性(P<0.05),包括: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VEGF等;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到hSTC-1基因的表达,说明乳腺癌已发生血行微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STC-1的mRNA表达与多个临床病理因子有关;这些因子决定乳腺癌的预后,因此hSTC-1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IL-8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因子及生物学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IL-8、ER、PR、VEGF、MVD表达.结果:1)103例乳腺癌组织中IL-8( )表达率为34%、( )为35%、( )为10.7%,与正常及良性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2)IL-8表达水平与VEGF、MVD表达呈正相关(P=0);3)IL-8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4)IL-8与乳腺癌预后有关(P<0.05);5)IL-8与ER、PR、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IL-8的表达水平与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因素相关,IL-8高表达,预后差,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组织中Syk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v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和其它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法检测Svk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Svk、cerbB-2、组织蛋白酶D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体组织中Svk mRNA和Sy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Sky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术后远端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但与c-erbB-2、Cath-D、VEGF等肿瘤转移相关因子以及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Svk蛋白表达减少与乳腺细胞恶向性生长及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hMAM mRNA和CK19 mRNA联合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human mamglobin(hMAM)mRNA和CK19 mRNA表达,探讨乳腺癌患者早期骨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和CK19 mRNA的表达.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 mRNA、CK19 mRNA表达阳性者分别为37.3%和56.9%,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P=0.043,P=0.002).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1、0.020、0.003、0.031和0.001;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年龄和月经状况无关,P值分别为0.101、0.255、0.111、0.110、0.492和0.187.结论:乳腺癌微转移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hMAM mRNA和CK19 mRNA均可作为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标志,且两者间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王冠朝 《癌症进展》2021,19(16):1651-165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的82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分级、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情况等;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不同超声征象与ER、PR及C-erbB-2阳性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8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8%、58.54%和48.78%.不同边缘情况、恶性晕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后方回声衰减情况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边缘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微钙化情况、血流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毛刺征与ER、PR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恶性晕环、后方回声衰减与ER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肿瘤微钙化、血流丰富与C-erbB-2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R、P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C-erbB-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ER、PR及C-erbB-2阳性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预测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CK-19mRNA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初治乳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外周血用RT-PCR方法检测了CK-19mRNA的表达,并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了手术标本的c-erbB-2、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为52.3%;外周血CK-19mRNA状况与临床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c-erbB-2、ER、PR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CK-19mRNA阴性病例与阳性病例相比,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mRNA的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于黎明  胡蓉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3):1345-1348
目的:探讨PD-ECGF、C-erbB-2和Cath-D三种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组织及23例对照组中PD-ECGF、C-erbB-2和Cath-D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PD-ECGF在宫颈鳞癌中表达率高且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2)C-erbB-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3)Cath-D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4)C-erbB-2与Cath-D之间阳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D-ECGF、C-erbB-2及Cath-D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69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CK19 mRNA的表达,并将骨髓微转移与肿瘤细胞DNA含量、细胞周期分布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HER-2和ER等指标和传统预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为34.8%.骨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状态及激素受体状况等指标无相关性,P0.05.骨髓微转移与腋窝淋巴结状态、HER-2过表达、VEGF水平、S期细胞比值(SPF)以及PCNA有相关性,P<0.05.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病例中,有17.6%的病例骨髓微转移检查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与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与反映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特性的大部分生物学指标具有相关性.在淋巴结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病例中,部分病例骨髓微转移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及骨髓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6例乳腺纤维腺瘤及6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二者差异显著(P=0.012);在HER2阳性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16).CK19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阳性表达24例(37.5%),而骨髓中CK19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CK19阴性的患者(110.46±90.65 vs 70.88±77.13,P=0.038),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播散,可作为早期乳腺癌微转移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及骨髓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6例乳腺纤维腺瘤及6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CK-19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EGF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二者差异显著(P=0.012);在HER2阳性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16)。CK19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阳性表达24例(37.5%),而骨髓中CK19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CK19阴性的患者(110.46±90.65 vs 70.88±77.13,P=0.038),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播散,可作为早期乳腺癌微转移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骨髓中MUC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75例乳腺癌患者、1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8位健康人骨髓中的MUC1mRNA表达,并分析MUC1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相关分子指标(Ki67、p53和VEGF)的关系。结果:75例乳腺癌患者中,32例检测出MUC1mRNA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2·7%(32/75)。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骨髓中未检测到MUC1mRNA表达。MUC1mRNA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ER状况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PR表达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癌组织中Ki67、p53和VEGF表达均无相关。结论:MUC1mRNA可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分子指标之一。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可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ER、PR、CerbB-2、PCNA及Cath-D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ER、PR、CerbB-2、PCNA及Cath-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ER、PR、CerbB-2、PCNA及Cath-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67.5%、65.0%、65.0%、77.5%、52.5%.端粒酶活性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与病理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端粒酶活性与ER有相关性,与PR、CerbB-2、PCNA 、Cath-D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与ER水平、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与C-erbB-2、Ki-67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对356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及Ki-67的表达、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R、PR、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分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及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及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C-erbB-2、p53、Ki-67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48.6%、56.9%、65.3%。C-erbB-2、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相关(P<0.05);Ki-67、VEGF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和PR呈正相关(P<0.05);C-erbB2与ER、PR呈负相关(P<0.05);p53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p53、Ki-67、VEGF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bB-2、p53、Ki-67及VEGF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CK1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BJ  Huang XP  Wei WD  Wang JY  Su XD  Zhang X  Hong WS  Tang J  Zhang LJ  Long H  Yang MT  Rong TH 《癌症》2005,24(6):735-739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早期即可发生播散和转移,远处转移尤其骨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骨髓微转移用常规方法又难以检测出来。本研究旨在探讨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CK19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鄄PCR技术,同时对照检测65例乳腺癌患者、1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8例健康人骨髓中的CK19mRNA表达,并分析CK19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5例乳腺癌患者中,22例CK19mRNA阳性,阳性率为33.8%;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骨髓中未检测到CK19mRNA表达。CK19mRNA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外周血中CEA异常增高呈正相关(r=0.372,P=0.002)。结论:CK19mRNA可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分子指标之一,可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GalNAcT)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检测指标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GalNAcT mRNA表达,同时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骨髓标本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的表达。结果:40例患者骨髓中GalNAcT mRNA阳性表达17例(42.5%),外周血阳性表达7例(17.5%);10例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骨髓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GaINAcT mRNA均为阴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0例乳腺癌骨髓中有11例(27.5%)CK阳性,其GalNAcT mRNA都阳性;有6例(15.0%)CK阴性而GalNAcT mRNA阳性。结论:RT—PCR和免疫组化都是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可靠的方法,但前者的敏感性高于后者。GalNAcT mRNA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