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病情活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Th17、Th1与Treg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Th1及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各细胞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且RA活动组Th17细胞的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RA患者Treg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组和健康对照组Th1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h17细胞数与RA疾病活动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Th1、Th17和Treg细胞在RA患者外周血中有不同的表达,提示Th17、Th1及Treg细胞在RA发病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RA患者为RA组,74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OA组,另选择同期1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MM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相关性。根据RA患者DAS28、骨密度、是否器官/组织受累以及病程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的MMP-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3在诊断RA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相较于OA组及对照组,RA组ESR及血清CRP、RF、MMP-3水平更高(P<0.05)。相较于OA组,RA组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数、28个关节压痛关节数、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组MMP-3水平与ESR、CRP、RF、DAS28、28个关节肿胀关节、28个关节压痛关节、滑膜炎评分、骨髓水肿评分以及骨侵蚀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关节疾病活动度高、骨质疏松、存在器官/组织受累、病程<1年及疾病活动期患者MMP-3水平更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MP-3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最佳临界值为41.77 ng/mL。结论RA患者血清MMP-3水平显著上升,其水平升高在诊断RA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秦息痛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17、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R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秦息痛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血清促炎因子与RA疾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ESR、CRP、血清IL-17、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IL-17、IL-6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秦息痛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的内在机制为降低血清IL-17、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其病情活动度及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RA患者35例(RA组),健康对照者31例(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测定,并对RA组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及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对RA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RP、ESR及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患者血清CA199、CA153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A153水平与ESR、CRP、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CA199水平则与ESR、CRP及DAS28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53水平及阳性率均可升高,且CA153水平升高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可作为评估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20例RA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非RA患者纳入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0例RA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FSTL1水平;魏氏法测定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CCP抗体,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评分。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被试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中FSTL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FSTL1水平与ESR、CRP、RF、抗CCP抗体及DAS28呈较好的相关性(P<0.05);观察组关节组织FSTL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TL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FSTL1可作为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新炎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活动组(DAS28评分2.6分)94例,非活动组(DAS28评分≤2.6分)6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P、GDF-15水平,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分析SP、GDF-15水平与DAS28评分、CIMT,以及AIP、RF、CRP、ESR、anti-CCP的关系。结果活动组、非活动组血清SP、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血清SP、GDF-15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RF、ESR、CRP、CIMT、anti-CCP、AIP值明显大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SP水平与ESR、CRP、RF、anti-CCP无相关性(P0.05),GDF-15水平与ESR呈正相关(P0.05),与CRP、RF、anti-CCP无相关性(P0.05)。非活动组SP、GDF-15水平与ESR、CRP、RF、anti-CCP均无相关性(P0.05)。RA患者SP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CIMT、AIP无相关性(P0.05),GDF-15水平与DAS28评分、CIMT及AI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SP、GDF-15水平均与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关系,且GDF-15对RA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铁蛋白与RA疾病活动性、C反应蛋白(CRP)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 入选RA患者68例,健康对照60例,分别检测血清铁蛋白、抗CCP抗体、CRP,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RA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活动性以DAS28评分表示.分析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CRP、抗CCP抗体和RF的关系.结果 11.8%的RA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RA患者血清铁蛋白平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11.79,P<0.01);重度活动组(DAS28>5.1)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缓解组(DAS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和CRP成正相关(r=0.485,P<0.05和r=0.633,P<0.01),与抗CCP抗体和RF无相关性(r=0.211,P>0.05和r=0.157,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RA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是除CRP外的又一个评价RA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青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44-1446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该院RA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R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为高血压组,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在未经过控制血压治疗前采血;门诊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健康对照组。抽取RA组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组患者及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ELISA测定血清中IL-17水平。抽取RA组患者全血30m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将外周血单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用抗CD3、抗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刺激后,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mol/mL甲基强的松龙,氯沙坦治疗组加入100μmol/mL氯沙坦,48h后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低活动组(DAS28≤3.2)和中高活动组(DAS28>3.2),评估氯沙坦对不同DAS28评分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结果 RA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用氯沙坦治疗1周后,RA组患者IL-17平均值低于治疗前(P<0.05)。氯沙坦治疗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7水平为(38.214±8.725)pg/mL,刺激组为(126.768±16.5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P<0.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抑制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的表达,是治疗RA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AA患者作为AA组,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AA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h2、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AAA组外周血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Th1/Th2、Th17/Treg比例高于CAA组,Th2、Treg细胞水平低于CAA组(P0.05)。A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组血清中IL-2、干扰素-γ(IFN-γ)、IL-17水平高于CAA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C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水平、PTL与Th1、Th17细胞水平及IL-2、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及IL-4、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A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异常,而且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cR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选择39例RA患者为实验组,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R3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 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DcR3、IL-4和IFN-γ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RA患者PBMC中DcR3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DcR3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IFN-γ/IL-4比值显示,活动期RA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RA患者(P均<0.01);RA患者外周血DcR3mRNA水平和血清IFN-γ/IL-4比值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趋势.结论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DcR3蛋白与PBMC中DcR3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通过促Th2等作用参与RA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分析。方法选取120例A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7蛋白及mRNA表达,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取2组PBMCs,并应用浓度为100、200 ng/mL的重组人IL-37蛋白(rIL-37)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IL-27、IFN-γ、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7与IL-1β、IL-6、IL-17存在负相关性,与IL-4、IL-10、IL-27、IFN-γ、TGF-β1存在正相关性(P<0.05)。rIL-37干预后,研究组IL-1β、IL-4、IL-6、IL-10、IL-17、IL-27、IFN-γ、TGF-β1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组干预PBMCs细胞各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相较于100 ng/mL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导致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在AR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CL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4例住院的SCLC患者(SCLC组)及24名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1、Th2、Th17及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17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SCLC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h1细胞、Th1/Th2、IFN-γ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C组患者的外周血中Th2、Treg、Th17、Treg/Th17、IL-17、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LC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的降低、Treg/Th17的升高可能与SCLC的致病机理及预后密切相关,该结论将为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im-3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h17/Treg失衡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6例初诊MM患者及30例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的表达、Th17和Treg细胞各占比例、Th17/Treg比值、Tim-3在Th17及Treg细胞上的表达、Tim-3^+Th17/Tim-3^+Treg比值。运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水平。分析Tim-3^+Th17/Tim-3^+Treg平衡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Tim-3表达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组细胞因子IL-17、IL-10及IL-17/IL-10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组Tim-3^+Th17细胞水平及Tim-3^+Th17/Tim-3^+Treg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M患者Tim-3^+Treg细胞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呈正相关(r=0.635、r=0.501、r=0.449、r=0.587)。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IL-17/IL-10及Tim-3^+Th17/Tim-3^+Treg比值增高,其中Tim-3^+Th17/Tim-3^+Treg比值与患者ISS分期、DS分期、染色体异常及sFLCR有关,提示Tim-3参与了MM患者Th17/Treg失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血清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值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评价醋酸泼尼松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血清中Treg/Th17比值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及炎症因子(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对抗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h17/Treg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冷冻治疗)和对照组(40例,冷冻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吸烟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对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0例COPD患者、30例肺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肺功能情况分为吸烟COPD组(15例)、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不吸烟COPD组(15例)、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比较4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外周血、BAL中Treg/Th17、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清与BAL上清中白介素-10(IL-10)、IL-35、IL-17、IL-6、IL-8水平,评价吸烟、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免疫失衡之间相关性。结果 4组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及血清、BAL上清IL-35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P<0.05),Simpson指数、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BAL上清IL-17、IL-6、IL-8、IL-10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外周血、BAL中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正相关,与Th17细胞呈负相关,Simps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结论吸烟介导的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与Treg/Th17免疫失衡密切相关,吸烟-肺微生态失调-肺免疫紊乱-炎症浸润可能是CO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im-3、Th17细胞及Treg细胞在ITP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ITP患者与39名健康对照者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17、IFN-γ和IL-4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 检测Tim-3、IFN-γ、IL-4、T-bet等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为(2.41±1.4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8±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5);ITP患者Treg细胞比例为(1.64±0.7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1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P<0.05).IL-17在ITP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为(14.42±6.37)ng/L,健康对照组为(13.91±4.47)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而ITP患者血浆IFN-γ含量为(55.74±15.25)ng/L,较健康对照组的(31.33±12.99)ng/L明显升高,IL-4含量为(7.42±1.50)ng/L,较健康对照组的(18.17±5.19)ng/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2、2.87,P均<0.05).ITP患者的T-bet mRNA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健康对照组的(3.34±1.32)倍和(8.57±3.4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13.21,P<0.05);而Tim-3 mRNA和IL-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健康对照的(0.29±0.15)倍和(0.25±0.15)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1、10.02,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Tim-3的表达下降可能是ITP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状态对疾病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确诊为AS患者90例作为AS组,同期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骶髂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Th17/Treg免疫平衡状态。进一步根据AS组的Th17/Treg比值中位数将其分为高比值组、低比值组各45例,对比两组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33水平的差异。结果AS组患者外周血Th17分布比例及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Treg分布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h17/Treg比值的AS患者MRI骶髂关节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比值组患者的中重度比例高于低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比值组血清HLA-B27水平高于低比值组;血清TNF-α、IL-1β、IL-2、IL-33的水平高于低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存在明显Th17/Treg失衡,Th17/Treg比值是判断AS病情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