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临床蛋白质组学(Clinical Proteomies)是蛋白质组学新近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着眼于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围绕疾病的预防、发病机制的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文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运用概况。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包括蛋白质分离技术、蛋白质鉴定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用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认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将在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分型与蛋白质的相关性研究、骨质疏松早期预防和诊断与及时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蛋白质水平作用途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即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与基因组学相比,它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短短10余年,蛋白质组学迅猛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科研热点: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iganization,HUPO)成立,同时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moe project,HPP),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4.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后蛋白质的修饰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磷酸化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使大规模和系统性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研究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检测和鉴定磷酸化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前,科学工作者就已发现单纯用基因组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机的生命体。不再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是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它虽是基因的产物,但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结构变化、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均无法在基因组的水平上获得满意的解释。因此有必要从蛋白质的整体水平来解释生命现象,从而推动了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产生及发展。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及应用的推广。对它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年来蛋白质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核心在于大规模的对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对蛋白质所执行的生理性、病理性生命活动做出最精细、最本质的阐述.目前蛋白质组学已在卵巢癌的多方面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对卵巢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卵巢癌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卵巢癌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及协助诊断、协助卵巢癌分类、寻找治疗靶点等等……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组学认识的深入,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将会日渐明了,卵巢癌诊疗中的种种难题也将在这一进程中逐步解决,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蛋白质的研究是人类生物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迅速,目益成为研究热点。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是攻克癌症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蛋白质组学进行差异研究,比较正常个体与病理个体之间蛋白表达差异从而寻找新的诊断靶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策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比如: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物信息学资料手段的目益丰富,这类研究开始蓬勃开展,并且内容不断延伸;血浆蛋白质组学以及对尿液和脑脊液等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曼多地展开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虽然这项工作起步时间不久而且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但无疑蛋白质组学及其分支为我们寻找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方法:对血清蛋白质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的2-DE技术。结论:已建立的血清蛋白质2-DE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晶状体为透明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青年人晶状体干物质重量是湿重的35%,其干物质几乎完全是蛋白质。对晶状体蛋白质的研究,能够阐明晶状体正常生理及某些晶状体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于1995年提出,是指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概念是在后基因时代提出的,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就是定量检测细胞或组织的整体蛋白以反映基因表达,从而描述生物学过程(如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作用),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蛋白质组学也应用于对晶状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和完成后,研究重点已转移到基因的功能上,从而进入基因组时代。而生物功能主要执行者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us和will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学(Proteome)的概念,Proteome一词是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e)两个词的组合,指的是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的研究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称为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1.
秦志 《广西医学》2010,32(5):599-601
蛋白质组(proteome)是由M.RWilkins和K,L Williams在1994年召开的二维电泳会议上提出的。它指的是一个基因组编码的全部蛋白质,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某个时期所包含的全部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研究随之也应运而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0年完成后,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从基因组学转向了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群体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术,在药物毒理研究中临床前、临床中发现毒性标志物以预测或早期发现药物毒性及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并简单阐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研究胰腺癌蛋白质组学常用策略主要是表达蛋白质组学、比较蛋白质组学和细胞图谱蛋白质组学.分离技术、鉴定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是蛋白质组学常用的技术.从血清、胰液、病变组织和激素来研究胰腺癌的标志物,均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蛋白质峰.通过对胰腺癌相关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四川医学》2010,31(12):1877-1879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技术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利用这项技术可同时对多种蛋白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常规方法需上千次才能完成的分析在蛋白质芯片上仅需一次就可以完成,并且检测到的平行数据误差更小,更准确,这对于高通量基因表达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丽霞  崔英 《广西医学》2009,31(9):1369-1370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缺乏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靶点。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已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研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初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β3GnT8(GalT7)基因中度表达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研究,构建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方法使用双向电泳、图像扫描系统及图像分析软件,选择合理pH范围及长度的固相pH梯度(IPG)胶条,对样品裂解方法、电泳上样量、电泳条件、染色方法进行优化。结果使用24cm、pH4~7的IPG胶条,得到重复性及分辨率均较好的蛋白质点,对此等电点范围的蛋白质点分布有了初步了解。结论建立了以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为下一步进行SGC-7901β3GnT8(GalT7)基因敲减亚细胞群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11501298例。尽管各种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治疗效果仍难令人满意。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Marc Wilkins和Keith Williams首先提出了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预测治疗反应以及寻找生物标志物等研究方面,本文就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DNA序列工作的完成,宣告“后基因组时代”的开始。人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蛋白质科学与技术进步成为本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争夺最激烈的前沿。蛋白质组学被视为分子生物学的大规模筛选技术,目前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依然是大多数蛋白质组研究中分离复杂蛋白混合物的首选技术之一。所谓双向电泳,第一向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分离蛋白质;第二向将等电点相同的蛋白质,根据分子量不同再次得到分离。与通常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相比,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炎根  陈舒华 《海南医学》2010,21(6):111-114
随着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成为近年来肿瘤学的研究热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逐步应用到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当中,使得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可应用于NPC的临床诊断、病程监测、疗效监控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鼻咽癌研究作一回顾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和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细胞或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数据库的构建与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表达差异的研究上[1].随着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定量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有人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quantitative proteomics)"的概念.定量蛋白质组学就是把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或一个复杂体系中所有的蛋白质进行精确的定量和鉴定的一门学科[1].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有关蛋白质的许多研究已从对蛋白质简单的定性向精确的定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