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常腕高率与改良腕高率测量的比较研究张庆宏朱建民陈新刚金宗达标准腕高率临床应用中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常规腕关节X线正位片往往不包括第三掌骨全长及其关节病变,从而造成第三掌骨长度测量困难。1994年Nat-tran等〔1〕提出在腕关节X线正位片上测量腕高...  相似文献   

2.
正常桡腕率和尺腕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测量200个(10O人)正常腕关节X线正位片,结果显示:标准桡腕率为0.11±0.024;标准尺腕率为0.31±0.038;改良桡腕率为0.27±0.06;改良尺腕率为0.77±0.1。桡腕率与尺腕率间均呈负相关(r=-0.346~-0.418,P<0.001)。  相似文献   

3.
正常腕高指数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骨折对腕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对腕高指数的影响朱建民,金宗达1978年,Youm等 ̄[1]在腕关节的X线正位片上测量腕高和第三掌骨全长的比率为腕高率;Stahelin等 ̄[2](1989)采用标准X线摄片技术和X线片上明确测量点和线的更可靠方法,测得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腕...  相似文献   

5.
500例成人腕掌指数与腕尺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一种腕头状骨、月骨、三角骨、钩骨的大样本数据测量方法.方法在TX-DR1000型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工作站中(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对腕头状骨、月骨、三角骨、钩骨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与解剖学标本测量数据比较。结果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工作站中测量的头状骨、月骨、三角骨、钩骨各参数(长度、宽度),经统计学分析,与解剖学标本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TX—DR1000型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工作站中对腕头状骨、月骨、三角骨、钩骨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鼍,是一种对活体腕骨进行参数测量的可靠方法,该测量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可进行大样本数据测量,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桡骨远端移位粉碎骨折外固定治疗中,探讨改良腕高率与术后腕关节远期屈伸幅度是否有一定相关性。方法对桡骨远端移位粉碎骨折行外固定加经皮穿针内固定45例,术后7 d内摄腕关节正位DR片测量改良腕高率,术后随访2~9.3年,测量腕关节屈伸幅度。结果随术后X线片上腕高率增加,桡骨远端移位粉碎骨折治疗后腕关节屈伸幅度也增大,二者具有相关性(r=-0.571,P=0.000)。结论在外固定加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移位粉碎骨折过程中,维持较大的腕高率可增加远期腕关节屈伸幅度。  相似文献   

8.
慢性腕背痛     
慢性腕背痛是手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有许多,其中对由于神经卡压造成的腕背痛,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本文将从近年发表的文章,就多方面的因素综述如下。1解剖学基础张成立、王之一等[1,2]分别对尺神经手背支和桡神经浅支进行了研究,尺神经手背支在距桡腕关节5cm~8cm处由尺侧屈腕肌的深面自尺神经发出,然后斜向下方走行,穿过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达尺骨茎突内上方附近,其分支转向手背,大多数与桡神经有交通支。该神经主干较短,走向和位置比较恒定,寻找比较容易,按体表投影极易找到。它的支配范围…  相似文献   

9.
受Torg等〔1、2〕(1986)X线测量颈椎管与椎体比率方法的启示,笔者将腰椎管与椎体的比率称为腰椎管率,并采用腰椎裸骨横断和矢状面摄片以及正常腰椎矢状面MRI技术对此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测量100名正常腰椎X线侧位片腰椎管率,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桡腕关节脱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严重腕部创伤.本文报告10例,其中包括8例背侧脱位和2倒掌侧脱位,并讨论了桡腕关节的韧带连结特点及其与桡腕关节脱位的关系。提出桡、尺骨茎突骨折及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是桡腕关节脱位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桡腕关节脱位在必要时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腕双舟骨在临床较为少见,国外统计发生率不足5/1000,现报道1例先天性双舟骨合并家族性高弓足。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行走不慎滑倒摔伤右腕部,即来我院治疗。检查:右腕略肿胀,腕关节屈30°、伸20°,尺、桡偏均10°,鼻烟窝部无压痛。拍腕关节正、侧、后前斜位X光片示:右腕关节腕骨序列无异常,未见骨折征象,舟状骨于其腰部见一边缘光滑、密度略高、有凹凸咬合面的类“关节”间隙,宽约1mm,将舟状骨一分为二。舟状骨整体外型轮廓连贯、自然、无中断。拍健侧腕关节X光片示:左腕舟骨结构完整,形态未见异常。询问病史,既往右腕关节无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腕背人路AO空心钉(ASIF)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腕背人路A03.0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改良Mayo法评分:优14例,良3例,可l例。结论腕背人路AO空心钉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腕背入路AO空心钉(ASIF)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腕背入路AO3.0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改良Mayo法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 腕背入路AO空心钉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腕掌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间经皮腕掌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17~44岁,平均25岁;左侧8例,右侧9例。术前均行X线及CT检查,骨折按Herbert分型,B1型2例,B2型15例。受伤类型:体育运动中损伤7例(41%),坠落伤6例(35%),交通事故伤4例(24%);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平均6 d。依据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者进行评价。术后4周、6周及12周复查X线片,疼痛消失且X线示骨折断端有明显骨小梁形成视为骨愈合。结果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27 min;术中无肌腱及神经血管损伤。1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3周,平均8.5周。术后Mayo评分75~100分,平均95.31分,其中12例优(90~100分),3例良(80~89分),1例可(65~79分)。所有患者腕掌侧小切口Ⅰ期愈合,随访期内无感染、骨坏死或瘢痕形成病例。结论经皮腕掌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切口微创、断端加压固定、骨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桡侧腕长伸肌腱固定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2002年,我们利用桡侧腕长伸肌腱固定治疗第一腕掌关节脱位3例,术后随访5—8个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腕掌关节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伴骨折的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比较少见,手法整复及石膏外固定后极易再脱位。以往治疗主要采用腕掌关节融合术,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拇指部分功能受限,尤其对掌功能受限更明显。近三年,我们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二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9岁.因右腕部进行性增大肿块6年而来我院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掌侧肿块,当时有米粒样大小,无疼痛不适、无发热盗汗、无消瘦及食欲下降、无手腕活动障碍,未予诊治.随着年龄增大,肿块亦变大.近一周来发现右腕关节明显尺偏畸形.既往史中,患儿为足月顺产,其母怀孕期间无明显不良物质接触史,家族中也无明显遗传性疾病史.入院检查:右第一掌骨基底掌侧近端可触及约1.5cm×1.O cm 固定肿块,质硬,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对腕关节不稳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手外科的热门课题,其中舟月骨分离(又称腕舟骨旋转性半脱位、舟月不稳定)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腕关节不稳定形式,动态性舟月骨分离是引起青壮年腕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1]。目前对该病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其诊断及治疗上,尤其是对不伴关节炎的慢性舟  相似文献   

20.
刘永林 《中国骨伤》1995,8(3):42-42
桡腕关节脱位一例江苏苏州市虎丘医院(215008)刘永林江××,男60岁。1991年9月3日不慎跌仆,右手掌着地致右手腕肿胀疼痛,畸形。急来本院诊治。局部检查:右手腕肿胀,功能活动丧失,腕骨背侧移位,远端桡尺关节掌侧移位,手腕与手背侧偏角固定在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