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是肺切除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处理是否妥当,与术后残端支气管胸膜瘘能否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我科自1977年元月以来,先后用结扎法为174例患者处理肺切除时的支气管残端,无1例发生瘘,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是一个难治的并发症。本院从1973年1月—1982年4月共作肺切除71例,包括全肺切9例,单叶或双叶肺切62例;按病种分:肺癌27例,肺结核13例,支扩症7例,炎性假瘤9例,肺不张6例,肺囊肿9例。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均无1例发生支气管残端瘘。我们所采取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是:一、严格遵循肺切除术,保证支气管残端达到正常愈合的基本技术要求,即:1、支气管解剖剥离不可过多,以免影响残端血液循环,残端长度勿超过2厘米,勿将  相似文献   

3.
1981至1990年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作右全肺和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采用奇静脉处理支气管残端,其中包括6例右主支气管残端和24例右上肺支气管残端。1981至1985年183例肺切除术,采用双重结扎支气管残端,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1.1%;同期114例肺切除,采用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2.8%,而本组3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利用奇静脉包埋支气管残端的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较差的肺癌患者;②行右上肺叶或右全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短而脆弱者。  相似文献   

4.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应用结扎间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或附加胸膜瓣覆盖术,连续施行肺切除术1128例,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强调支气管残端血运及闭合技术等诸因素对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器械缝合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支气管缝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从缝合器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1-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器械缝合的深面做水平交叉U字缝合。通过该法3年来共施行肺切除术10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义胜 《当代医学》2013,(5):114-115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困难,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002~2009年通山县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100余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例,其中2例是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后,另1例是肺脓肿行肺叶切除术后。有2例发生于支气管残端,现将另1例非支气管残端瘘患者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器械缝合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支气管缝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从缝合器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1-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器械缝合的深面做水平交叉U字缝合。通过该法3年来共施行肺切除术10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 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切除时对支气管残端的闭合处理是手术的关键操作之一,对防止支气管胸膜瘘和胸腔感染至关重要。我院胸外科2000年1月-2007年5月共施行肺切除131例,其中102例采用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支气管残端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残端丝线间断缝合组及无损伤线连续缝合组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无损伤线连续缝合处理支气管残端组127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术后刺激性干咳持续存在大于1周2例,咳血痰2例;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组127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6例,术后刺激性干咳持续存在大于1周9例,咳血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处理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可明显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226例次,其中肺叶切除206例,全肺切除20例。结果本组22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闭合支气管,1例支气管残端有少许漏气,1例支气管断端少许渗血,支气管胸膜瘘1例,无死亡病例,余均康复顺利。结论支气管残端闭合器操作简单,节约时间,闭合牢固,手术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可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天,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肺切除术后残端封闭方法的改进孔建国,马德明(安阳地区医院胸外科安阳455000)关键词肺切除,残端,软骨,端角支气管胸膜瘘(简称支瘘)是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残端的处理方法对预防支瘘的发生至关重要。自1970年以来进行肺切除手术423例,在处理...  相似文献   

13.
肺叶肺段切除支气管残端结扎3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肺切除时采用单纯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302例肺切除手术中采用单纯用粗丝线在支气管根部用力结扎支气管残端,使残端成喇叭口样扩张,残端不予包埋。结果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术后随访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结扎法处理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安全可靠,方便省时,易于掌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闭合支气管残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984~2002年间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d,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切除术后常见而处理棘手、对病人危害极大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残端病变及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不当,既往一直强调的间断缝合、机械缝合、结扎残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留置残端在0.5cm左右[1],容易造成病变残留和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是肺切除术中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若支气管残端处理不当,术后可能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此为肺切除术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72年以来,所作肺切除术1048例,支气管残端采用间断全层缝合法或单纯结扎法,术后无论近期或远期无一例发生支气管...  相似文献   

17.
肺切除术34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残端愈合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改进,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一旦发生BPF,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因而其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病变侵及支气管残端者,更易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现总结我院1999~2007年34例肺切除术后病变残留支气管残端的处理经验并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平均57.6岁。原发性肺癌25例(右17例,左8例),肺结核9例(右7例,左2例)。肺切除34例中,右下叶切除3例,右中下叶切除14例(其中1例结扎缝合法处理残端术后3d发生瘘,二次开胸切除全肺并用水平褥式缝合加间断缝合法处理残端附加胸膜覆盖,效果良好),右上叶切除9例,左全肺切除8例。除9例肺储备功能大致正常外,其余25例肺储备功能为轻~中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手术及效果手术均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标准剖胸切口,常规游离结扎加缝扎肺动静脉,注意保留周围正常胸膜组织,以备覆盖支气管残端用。游离支气管时不要将支气管周围组织剥离太彻底,以保证支气管血供。25例术中支气管残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有效性。方法 :用带蒂胸大肌瓣移入胸腔内封闭支气管残端 ,同时行胸开窗造口术 ,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 3例。结果 :支气管残端瘘封闭良好 ,改善了呼吸功能 ,无手术死亡。结论 :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有效性。方法:用带蒂胸大肌瓣移入胸腔内封闭支气管残端。同时行胸开窗造口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3例。结果:支气管残端瘘封闭良好,改善了呼吸功能,无手术死亡。结论: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特点。方法:总结122例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用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的经验。结果:全组单纯结扎者121例,结扎加缝合者1例,残端瘘2例,发生率0.8%。结论:结扎法处理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