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显像图像、标准摄取值(SUV)及储留指数(RI%)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疑患恶性肿瘤者及59例体检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扫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的患者经饮水、进食后3h进行延迟显像.用勾划感兴趣区方法计算两次显像的SUV,并计算^18F—FDG的RI%。随访其手术病理结果、治疗转归及再次CT/MR检查结果,综合比较^18F-FDG及RI%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效果。结果56例患者40min显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病灶;经3h延迟显像后发现病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或病灶消失,综合分析为生理性代谢增高。其余107例共发现128个可疑病灶,以在40min时SUV≥3为标准,判断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3%、90.7%、84.2%;以^18F-FDG在病灶中的RI%≥10%作为标准,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8%、78.9%、80.3%。结合以上两项标准,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8.4%、98.4%。结论3h延迟显像对肿瘤诊断有辅助作用,结合应用最大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延迟显像技术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肺癌患者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进行^18F-FDGPET早期头部至盆腔显像和注射后3h胸部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并计算^18F-FDG的储留指数(RI)。结果肺癌组延迟显像SUV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组的砌也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对于早期显像SUV〉2.5的肺部结节,以RI〉20%为阈值,延迟显像对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80.0%和86.7%。结论^18F-FDGPET延迟显像有助于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应用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CT、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糖类抗原19-9(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5例B超、CT、MRI发现胰腺占位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及血清CA19-9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在55例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癌35例,良性病变20例.胰腺癌与胰腺良性病变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3,P=0.001);胰腺癌与胰腺良性病变血清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P=0.034).18F-FDG PET/CT对胰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7.1%、80.0%、89.5%、94.1%、90.9%.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均低于18F-FDG PET/CT,但二者联合可以提高18F-FDG PET/CT诊断的特异性(90.0%),而准确性仅有轻微下降(87.3%).结论 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相对特异性;18F-FDG PET/CT联合CA19-9检查能够提高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PET/CT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胰腺恶性病变和41例胰腺良性病变行18F-FDG PET/CT常规显像,其中46例胰腺恶性病变和22例胰腺良性病变行PET/CT延迟显像。寻求早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早期)和滞留指数(RI)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胰腺恶性病变组SUV早期(5.46±3.51)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SUV早期(1.89±1.28)(P<0.05),胰腺恶性病变组SUV延迟(5.87±3.79)高于良性病变组SUV延迟(2.64±1.94)(P<0.05)。其中68例行PET/CT双时相显像的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良性病变组SUV早期(2.33±1.25)和SUV延迟(2.64±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恶性病变组SUV早期(4.52±2.98)和SUV延迟(5.8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以SUV早期=2.75为本研究的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72%、80.49%和81.97%;以RI%=12.04%为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61%、72.72%和79.41%;以SUV早期=2.75和RI%=12.04%为联合诊断标准,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48%、59.10%和82.35%。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18F-脱氧葡萄糖PET/CT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影像表现及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胰腺恶性病变和6例胰腺炎患者均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并均行^18F-FDG全身PET/CT显像,观察胰腺癌的PET/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和临床结果,分析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胰腺恶性病变26例,其中20例为胰腺癌,3例为胰腺癌手术后复发,2例为胰腺转移癌,1例为交界性肿瘤(潜在恶性);胰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8例,腹膜腔及肠系膜转移4例,肝脏转移7例,脊椎等其他骨转移2例,其他部位转移2例。胰腺恶性病变的PET/CT表现为Ⅰ型2l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0例。PET/CT对胰腺疾患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66.7%,准确性为87.5%。结论:胰腺癌^18F-FDG PET/CT的影像表现可多种形式,其中Ⅰ型占80.8%,为典型表现;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高,但仍存在少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胸部CT的影像特点,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BA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穿刺细胞学、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29倒肺炎型BAC患者及12例肺炎等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18F-FDG PET/CT及胸部CT的影像特征,计算前述两种检查方法及单纯^18F-FDG代谢判断肺炎型BAC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等指标,行X2检验进行比较,必要时行确切概率法Fisher’s分析.结果 肺炎型BAC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均可表现为FDG高摄取的大片状实变影,在延迟显像中,前者多数(13/18)表现为FDG摄取进一步升高,后者仅少数(1/8)表现为FDG摄取升高,近半数(4/8)表现为FDG摄取减低.18F-FDG 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8%(21/26),80.0% (8/10),78.4% (29/37),87.5% (21/24)和61.5% (8/13),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高于胸部CT[ 52.2% (12/23),54.5%( 18/33)](X2=4.54,4 49,P均<0.05)、特异性明显高于^18F-FDG代谢[25.0%(3/12)](X2=5.23,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BAC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医师应对CT征象和18F-FDG代谢特点(包括延迟显像)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显像图像、标准摄取值(SUV)及储留指数(RI%)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疑患恶性肿瘤者及59例体检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扫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的患者经饮水、进食后3 h进行延迟显像,用勾划感兴趣区方法计算两次显像的SUV,并计算18F-FDG的RI%.随访其手术病理结果、治疗转归及再次CT/MR检查结果,综合比较18F-FDG及RI%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效果.结果56例患者40 min显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病灶;经3 h延迟显像后发现病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或病灶消失,综合分析为生理性代谢增高.其余107例共发现128个可疑病灶,以在40 min时SUV≥3为标准,判断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3%、90.7%、84.2%;以18F-FDG在病灶中的RI%≥10%作为标准,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8%、78.9%、80.3%.结合以上两项标准,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8.4%、98.4%.结论3 h延迟显像对肿瘤诊断有辅助作用,结合应用最大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吴涛  崔坤炜  张娟  姜春利  万飞 《安徽医学》2016,37(11):1393-1396
目的 评价双时相 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部占位性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延迟扫描对该类病变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诊断不明确的肺部占位性病变分别进行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测量两次显像中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每个病灶的SUVmax滞留指数(RI)及不同RI区间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来分析各组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良性36个,恶性52个。良、恶性病灶的延迟相与早期相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SUVmax > 2.5且RI > 0%时,延迟相显像对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早期相。当20%结论 双时相PET/CT显像可以作为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必要辅助手段,以SUVmax>2.5且20%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在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探讨可能影响SUV的因素。方法 将CT或MRI发现肺部占位的48例患及20例正常人行^18F-FDG PET显像,用感兴趣区法测定每个病灶SUV,对照病理结果评价SUV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对可能影响SUV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中,共有病灶68处。结合临床病史应用SUV进行诊断,灵敏度为93.6%,特异性为77.1%;腺、鳞癌间SUV差异无显性,SUV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18F-FDG PET显像SUV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SUV与病灶大小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正电子断层显像(PET)通常以标准摄取值(SUV)≥2.5为肺癌诊断标准,但仍有部分SUV<2.5的孤立性肺结节(SPN<2.5)为肺癌。本研究旨在分析SPN<2.5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51例18F-FDG PET/CT早期显像SUV平均值(SUVavg)<2.5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人纳入研究。对SPN放射性摄取测量采用两种方法: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测量SPN的早期及延迟显像的SUVavg、SUVmax及其早期-延迟变化率(△SUVavg、△SUVmax)。37例以病理诊断及14例以2年以上临床随诊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51例SPN<2.5患者中,良性11例,恶性40例。虽然良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恶性SPN<2.5患者各项SUV值均有高于良性的趋势,特别是△SUVavg、△SUVmax。以△SUVmax>0为诊断阈值,18 F-FDG PET/CT诊断恶性SPN的敏感性68.4%、特异性60.0%、准确性66.7%、阳性预测值86.7%及阴性预测值33.3%。视觉分析:无FDG摄取的SPN<2.59例中,5例为良性,4例为恶性;有FDG摄取的SPN<2.542例中,6例良性,36例恶性,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2。良恶性SPN<2.5的CT密度及大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PET和CT信息分析SPN<2.5,18 F-FDG PET/CT诊断恶性SPN<2.5的敏感性97.5%、特异性54.5%、准确性88.2%、阳性预测值88.6%、阴性预测值85.7%。结论单纯以SUV≥2.5为标准鉴别诊断SPN会导致肺癌的漏诊。对于此类结节,△SUV有较高的肺癌阳性预测值;FDG摄取视觉分析能提高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准确率;综合FDG PET和CT分析的PET/CT能显著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Wang ZX  Zhang B  Wu YW  Ni B  Pan L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56-2458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发现胸部病变的患者188例,随访至2010年1月,随访9~26个月,评价PET/CT显像诊断肺部占位、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其他良性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2.5者占24.3%(18/74例),其中包括肺门淋巴结增大6例,纵隔淋巴结7例,肺内结节(>10 mm)1例,肺部炎症2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胸膜增生性病变1例。恶性病变中肺内结节(>10 mm)病灶SUVmax为8.2±5.4,RI为52.4%±39.6%。PET/CT显像诊断肺内结节(>10 mm)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0.0%、96.6%、98.2%和80.0%。PET/CT显像诊断肺门 J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25.0%、80.8%、85.7%和40.0%。PE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1.7%、84.8%、86.5%和71.4%,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高于CT的70.2%和55.9%。PET显像诊断恶性肺内小结节(<10 mm)的阳性率为63.2%,低于薄层CT显像。恶性病变治疗后复杳患者6例,病灶摄取18 F-FDG消失4例,平均生存期为(22±5)个月。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姚艳果  杜江波 《四川医学》2013,(9):1436-1438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18F-FDG PET/CT SUV摄取值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接受18F-FDG PET/CT 检查的37例胰腺癌患者资料,测量其SUVmax摄取值.以SUVmax值3.5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判断SUVmax值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SUVmax ≥3.5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SUVmax<3.5患者(P〈0.001).结论胰腺癌组织的18F-FDG PET/CT SUV摄取值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2-[^18F]-氟-2-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被证实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18F-FDGPET/CT扫描情况,研究骨转移病灶形态学特征与代谢特征的关系及骨转移病灶代谢特征与原发肿瘤的关系,并比较了部分患者^18F-FDGPET/CT显像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结果。结果溶骨性和混合性改变以显示高代谢病灶为主,它们分别与成骨性改变病灶及密度无改变病灶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8F-FDGPET/CT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0.4%,94.2%,特异性分别为98.8%,46.9%,准确性分别为92.9%,86.7%。^18F-FDGPET/CT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无明显差别,但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18F-FDGPET/CT显像兼可反映骨转移灶不同的形态与代谢特征,较^99mTc-MDP全身骨显像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早期诊断多种肿瘤骨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软组织移植瘤^18F-FDG PET/CT最佳显像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VX2软组织移植瘤的^18F-FDG PET/CT显像及其应用前景。方法36只日本大白兔腿部肌肉种植VX2肿瘤,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进行PET/CT显像,获得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结果VX2移植瘤总成活率为75%;注射18F-FDG后40-100min的SUVmax与20和120min的SUVmax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VX2肿瘤细胞后2周、4周、6周和8周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均有显著差异(P=0.005,0.002,0.001,0.007)。结论VX2种植后肿瘤容易成活,PET/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和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利于及时发现转移,准确的进行肿瘤分期,尽早从分子水平获得对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更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PET和CT对原发和复发鼻咽癌诊断价值的差别。方法对48例均经病理确诊鼻咽腔内有癌组织存在的鼻咽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并按治疗经过分为原发组(A组)和复发组(B组),分别统计、比较PET和CT对A、B两组病例的检出率。结果A组的PET和CT的检出率分别是94.74%(36/38)和84.21%(32/38)(P〉0.05,χ^2=1.30);B组的PET和CT的检出率分别是10%(1/10)和30%(3/10)(P〉0.05,χ^2=0.83)。PET检查A、B组的检出率分别是94.74%(36/38)和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27.56),CT检查A、B两组的检出率分别是84.21%(32/38)和3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9.20)。结论18F-FDG PET和CT对鼻咽癌病灶的检出率有高度的一致性,^18F-FDG PET/CT诊断原发鼻咽癌比复发鼻咽癌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18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扫描(^18 fluorine-fluoro-2-deoxy-D-glucose,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18F-FDG PET/CT) 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12 年1-12 月间行^18F-FDG PET/CT 检查的FUO 患者临床资料,将^18F-FDG PET/CT 影像学诊断和最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FUO 患者78 例,其中感染性疾病21 例(26.9%)、结缔组织病9例(11.5%)、恶性肿瘤24 例(30.8%)、杂病类9 例(11.5%),最终仍有15 例(19.3%) 未能明确诊断。^18F-FDG PET/CT 在所有FUO 病例诊断准确率75.6%,敏感度100%,特异度44.1%,阳性预测值69.8%,阴性预测值100%,在恶性肿瘤准确率、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 在FUO 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帮助很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早期SUVmax≤2.5的低代谢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SPN且PET/CT早期显像SUVmax值≤2.5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9.71±11.42)岁。所有患者注射显像剂后60 min行PET/CT早期显像,120 min后行延迟显像。以半定量方法测定结节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值,并计算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SUVmax的差值(△SUVmax)。以△SUVmax≥0为阳性判断标准对结节进行定性诊断,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其诊断低代谢SPN的效能。结果:良恶性结节间的早期、延迟期SUVmax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3, P=0.848;t=1.452,P=0.154);恶性结节的平均△SUVmax值较良性结节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8, P=0.009)。以△SUVmax≥0为阳性判断标准诊断低代谢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66.67%、82.22%、87.88%及66.67%。△SUVmax诊断低代谢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结论:双时相PET/CT显像延迟期与早期显像的SUVmax差值(△SUVmax)诊断低代谢SPN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对于早期SUVmax≤2.5且无典型形态学特征的SPN,建议常规行双时相PET/CT检查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PET/CT能否用于早期检测化疗的敏感性,探讨化疗后行PET/CT进行疗效评价的理想时间。方法28只右后腿接种VX2实体瘤的兔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兔子,治疗组分3组在静脉给予顺铂前进行第1次PET/CT显像,36h后行第2次PET/CT显像,治疗组分别在第2次显像前4h、前24h与前36h静脉给予6mg/kg顺铂;对照组不给予化疗药物,显像时间与实验组相同。取葡萄糖摄取最大值(SUVmax)进行分析,利用cT测量肿瘤的体积。结果化疗4h后显像组SUVmax减低率为(-11.11±13.13)%,化疗24h后显像组SUVmax减低率为(-37.33±12.58)%,化疗48h后显像组SUVmax减低率为(-34.21±12.93)%。3个实验组与对照组间SUVmax变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体积变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兔VX2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给予顺铂化疗后不同时间点进行PET/CT显像,发现化疗后很早期(4h)瘤体suvmax即有明显变化,而此时利用CT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不明显。表明PET/CT优于传统影像方法,能够在体、早期、灵敏检出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