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机械通气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理想镇静所需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等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低于对照组的2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眯达唑仑在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镇静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80例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时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镇静,同时观察镇静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观察两种镇静药物的不同。结果右美托咪啶治疗后,神志逐渐稳定,呼吸频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亦明显改善;右美托咪定不良反应较咪达唑仑少。结论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均可作为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理想的镇静剂,尤其是右美托咪啶,只要合理实施治疗方案,更能使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患者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咪达唑仑(48例)和右美托咪定(52例)镇静治疗,2组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观察记录2组药物用量,停止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输注后至拔管所需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谵妄、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出现躁动(Riker躁动评分≥5分)者用药后SAS评分分值。结果 2组镇静及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停药至拔管时间明显缩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组中躁动患者SAS评分均较用药前下降。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易唤醒,谵妄发生率低,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芬太尼用量约5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剂,但要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测,防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肺挫伤机械通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9例需要行机械通气的肺挫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45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5 d后TNF-α、IL-6均较治疗前、治疗后1 d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后6 h、24 h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48 h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挫伤患者行机械通气时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咪达唑仑镇静对患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皮肤病患者镇静的护理要点。方法:将60例需行镇静处理的住院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右关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镇静12h的Ramsay评分值、镇静满意度、镇静期间相关并发症(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谵妄)的发生率,并对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右美托咪定组Ramsay评分值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但右关托咪定组镇静满意度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的呼吸抑制与谵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较,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更好的镇静选择,对于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急性肺损伤患者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临床作用。方法将84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与右美托咪定组42例,2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镇静。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2组患者外周肘静脉血,检测血清T细胞分化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指标(Ig G、Ig A、Ig M)以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观察治疗14 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天,2组血清T细胞分化亚群、免疫球蛋白与炎性反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2组间血清T细胞分化亚群、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美托咪定组CRP、IL-6、PCT、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均<0.05)。咪达唑仑组镇静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但低血压、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05),停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2组患者7 d脱机率、14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7天,咪达唑仑组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值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05),14 d脱机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14 d临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住院费用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肺损伤ICU有创机械通气镇静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各脏器炎性损伤,有助于患者临床结局的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镇静方案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3例和电针+右美托咪定组35例,2组分别相应给予右美托咪定和电针+右美托咪定两种镇静治疗方案,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镇静达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电针+右美托咪定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0. 05),而严重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有低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达标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 05),镇静达标率有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均较右美托咪定组显著缩短,ICU总治疗费用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实施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不良反应少,且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患者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镇静,应用咪达唑仑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镇静,评价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1组患者的OAA/S镇静评分为(1.3±0.3)分,低于观察2组患者的(2.5±0.4)分(P0.05),停药苏醒时间早于观察2组患者(P0.05),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临床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P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P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患者深度镇静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P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泵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中药自拟方。采用Ramsay评分标准对2组的镇静效果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镇静效果。同时对用药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咪达唑仑用量、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咪达唑仑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理想镇静所需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各呼吸动力学指标值及血压下降、恶心、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自拟方可起到联合镇静的作用,同时可减轻咪达唑仑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咪达唑仑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第3 min及8 min时,HR和RR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后苏醒时间为(52.6±3.4)min,对照组停药后苏醒时间为(96.8±5.2)min,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的治疗方案,镇静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40例,观察2组患者对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的反应,以及心率、血压、自主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镇静治疗15min、30min、60min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丙泊酚组患者镇静达标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比咪达唑仑短(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无创辅助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镇静作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两年内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4例需无创辅助通气的AECOPD肺肾两虚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所有病例均按AECOPD最新指南在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支持,同时予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结果]右美托咪定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更好,舒适度更高,缩短带呼吸机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镇静效果满意,可作为AE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无创辅助通气镇静时优先选择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急诊手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手外科手术5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脉动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追加芬太尼的量,清醒时间;记录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术中MAP、HR、OAA/S、VAS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组追加芬太尼的量小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诊手外科手术,可以镇静、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加术中心血管稳定性,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很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30 min(T2)、麻醉结束后3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Ramsay镇静量表(RS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给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给药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2、T3的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对降...  相似文献   

16.
咪达唑仑在2类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对 2类不同病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治疗。方法 将接受机械通气、躁动不安的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患者为Ⅰ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Ⅱ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镇静 ,记录其维持剂量、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Ⅰ组咪达唑仑维持剂量 (0 .0 5± 0 .0 6 )mg/ (kg·h) ,维持时间 (8.2 0± 6 .5 6 )h ,不良反应主要为呼吸抑制及反应下降。Ⅱ组咪达唑仑维持剂量 (0 .12± 0 .32 )mg/ (kg·h) ,维持时间 (72 .15± 6 4 .78)h ,几乎无不良反应。结论 对ICU内不同病因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咪达唑仑均可作为理想的镇静剂。但剂量及维持时间在不同病因中存在明显差异 ,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术中起到的镇静效果和有效剂量。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每组40例。甲组、乙组、丙组分别用右美托咪定0.25、0.5、0.75μg/(kg·h),丁组给予50μg(kg·h)咪达唑仑镇静。利用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四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乙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Ramsay评分均在2~4分,无过度镇静和烦躁不安病例,T3-T5时明显优于甲组和丙组,T5时明显高于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并且定量0.5μg/(kg·h)时镇静效果最佳,可以作为适宜剂量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2012年1月—2014年10月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镇痛组(A组)和针药复合镇痛组(B组),每组25例。A组患者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镇痛镇静,B组患者予以电针(神庭穴及印堂穴)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效果欠佳时均加用盐酸吗啡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静态及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 O2)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镇痛满意率,镇静满意率,治疗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静态及动态VAS评分、SAS评分、MAP、HR、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右美托咪定及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减少(P0.05),镇痛满意率提高(P0.05),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镇静满意率,低血压、谵妄、腹胀、呕吐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的镇痛方式能减少传统镇痛药物的用量,减少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林立  刘建龙  李军 《新中医》2021,53(5):95-9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防治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2组患者麻醉方式、术中护理相同,手术结束前对照组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及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寒战发生情况、镇静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寒战Wrench分级0级人数较多(P0.05),1级人数较少(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2组患者术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右美托咪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襄城县人 民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60 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30)、观察组(n = 30)。 对照组患者选用咪达唑仑进行常规镇静,观察组则选用右美托咪定行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有效性、安全性。 结果:镇静后,观察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接受镇静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相较常规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