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己烷亚急性染毒对小鼠肝细胞形态及肝功能相关酶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清洁级小鼠根据不同染毒剂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正己烷染毒,低、中、高剂量染毒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浓度为500、1000和2000 mg/kg正己烷0.2 ml/d灌胃;对照组给予食用油0.2 ml/d灌胃,1次/d,连续28 d。染毒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以及肝组织ATP酶、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分界模糊等改变。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明显升高,高和中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清CHE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T-SOD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和中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明显降低,丙二醛(MD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己烷亚急性染毒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增强,可导致肝细胞形态学的异常及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科医护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度,为制定儿童结核病防治策略和结核病知识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匿名在线网络版《儿童结核诊治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各医疗机构儿童结核病诊治现状、对结核病新理论了解情况,以及学生结核病防治情况等3个部分。于2020年3月31日至4月8日选取浙江省设有儿科的各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中的儿科医生和护士为调查对象,共计1609名,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609份,有效问卷1199份,有效率为74.52%。结果 1199名调查对象中,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培训者有524名(43.70%);有1148名医护人员(95.75%)认为需要接受结核病知识培训,有51名(4.25%)认为不需要或无所谓。调查对象对“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的知晓度最高,为73.31%(879/1199),对《WS 196—2017 结核病分类》”知晓度最低,为48.79%(585/1199);对结核病分类、肺结核分类、结核病的确诊手段、结核感染判断标准和潜伏性结核感染及其预防治疗等5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17.76%(213/1199)、9.92%(119/1199)、36.78%(441/1199)、43.62%(523/1199)和57.46%(689/1199)。调查对象中,知道“学生结核病管理要点”的仅有134名(11.18%),对于“新生入学是否需进行结核病筛查、对密切接触的同学是否需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等筛查、儿科医师是否参与学生结核病防控工作方面”等3个问题支持率,临床医师分别为90.43%(737/815)、95.83%(781/815)和94.11%(767/815),护理人员分别为92.71%(356/384)、95.83%(368/384)和94.27%(362/384)。结论 儿科医护人员对学生结核病防治认知度高,而对结核病防治政策知晓度和结核病诊疗知识掌握程度不理想。儿科医护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掌握结核病防治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诊治水平,积极参与儿童结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人β-防御素2(hBD2)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SP感染A549细胞模型,hBD2以10、20和30ng/mL的浓度梯度干预该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细胞Bax、Bcl-2及caspase-3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P感染引起A549细胞皱缩、空泡化,hBD2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活力,抑制Bax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 hBD2对SP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Bi(NO3)3.5H2O、KBr和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直接水解法制备了BiOBr/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以四环素为目标降解污染物, 探讨了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用量,pH值和光源种类对四环素光催化去除效率的影响,同时结合反应动力学对四环素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四环素初始浓度为3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10g,pH值为6和50W LED紫光灯照射的最优条件下,反应50min后四环素降解率达到91.3%,光催化反应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大黄神阙穴区铺灸对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予大黄神阙穴区铺灸.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随访时观察便秘症状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BSFS)评分,于干预前后对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测定.结果:最终观察组完成研究36例,对照组37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32/36),对照组为67.5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便秘症状积分、BSF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组内比较及干预后、干预后2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SP、VIP含量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神阙穴区铺灸可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排便症状,并可提高SP含量、降低VIP含量,从而改善便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6例PFP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依据PFP治疗标准,给予单纯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电针刺激疗法与隔姜灸法进行治疗,共治疗20d。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与患侧肌电图情况的比较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在总有效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痊愈情况方面,观察组更是远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PFP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实时荧光RT-PCR法应用于流感病毒盲样考核中,以便及时找出问题。方法设计高度特异性的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1年和2012年国家下发的共20份流感考核盲样进行检测。结果经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2011年10份盲样中B型2份,新甲型H1N1 2份,季节性H1亚型1份,季节性H3亚型2份,禽流感H5亚型1份,阴性2份。2012年10份考核盲样10份盲样中B型流感1份,新甲型H1N1 1份,季节性H1亚型1份,季节性H3亚型2份,禽流感H5亚型2份,阴性3份。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的反馈,各年度正确率100%。结论将实时荧光RT-PCR法应用于流感盲样考核中,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本地流感发病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ILI咽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结果2009年-2016年门(急)诊共接诊ILI 53093例,ILI就诊百分比为5.18%;核酸检测ILI 3386例,阳性481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占44.49%,其次为季H3和新H1N1。流感的流行高峰为每年11月-次年3月。阳性率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岁~4岁ILI病例数、采集标本数,阳性数均最高;5岁~14岁阳性率最高,为23.11%;≥60岁ILI病例数、采集标本数、阳性数和阳性率均最低。ILI百分比与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的时间流行趋势以及ILI和ILI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人群年龄分布均基本一致。结论新H1N1、乙型和季H3为主要流行型别;冬春季是流感流行高峰期;男、女均普遍易感;婴幼儿和中小学生是流感流行防控重点人群。将ILI病例监测和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紧密结合,使得流感预警和防控更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