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胰岛素受体底物-1 (insulin r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用药组.高脂饲料+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丝胶用药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灌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Real Time 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RS-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明显升高,胰腺IRS-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用药组大鼠的血糖明显降低,胰腺IRS-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上调胰腺IRS-1的表达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琦  王胜男  李玉秀  王姮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441-3443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对2型糖尿病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成2型糖尿病鼠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吉非替尼低剂量组(12.5 mg/kg)和高剂量(25 mg/kg)组、各干预8 d测量给药前、后以及停药7 d后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和基础胰岛素水平;第二轮给药后留取肝脏组织,提取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比较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鼠模型,高剂量干预组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96±1.38比0.92±0.20,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5±1.51比2.96±1.38,P>0.05);停药7 d后ISI无明显变化(2.03±0.72比2.99±0.63,P>0.05);3组大鼠体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内IRS-1基因的表达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6.3±2.4)%比(3.3±1.5)%,(3.2±1.8)%,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3K基因的表达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73)%,(1.43±0.71)%比(0.41±0.24)%,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停药2个半衰期之后该改善作用仍然存在.可能与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的PI3K/Akt途径相关,与体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d-1,连续2 d)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STZ注射结束后72 h的空腹血糖≥ 11.1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给予2.4·kg-1·d-1丝胶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35d。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取各组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和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小部分呈弥散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其中IR、IRS-1和Akt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和胞质,PI3K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质。各组大鼠肝切片均可见肝糖原阳性染色的红色或紫红色颗粒,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染色浅,面积较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的表达以增强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3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丝胶(2.4g/kg/d)灌胃35d。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检测大鼠肝脏IR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肝脏IR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IR的表达在降血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147/HAb18G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对体外培养U251细胞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 arboxylatetransporter-1,MCT1)表达分布和糖酵解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CD147/HAb18G单抗封闭细胞表面CD147分子。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膜上MCT1表达分布改变,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细胞内乳酸含量,分别绘制生长曲线并记录生长数据。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T表达分布改变,相比对照组其胞膜有效表达减少[随机计数500个细胞中胞膜完整表达细胞数:对照组(367.34±6.92),低剂量组(161.92±7.33),高剂量组(54.58±4.80),P<0.01],胞质无效表达增多[胞质表达细胞数:对照组(12.08±3.03),低剂量组(70.83±4.71),高剂量组(264.58±6.14),P<0.01];细胞内乳酸浓度在低、高剂量组明显增高[对照组(0.222±0.020)mmol/L,低剂量组(0.418±0.015)mmol/L,高剂量组(0.713±0.018)mmol/L,P<0.01],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龄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PKB, p-Akt)在肝脏和骨骼肌中表达的影响,为老年糖尿病早期干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种不同月龄SD大鼠(6、12、20~24月龄),腹腔麻醉后抽心血查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分离肝脏、骨骼肌,免疫组化观察IRS-1与p-Akt在不同月龄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表达. 结果 20~24月龄鼠血浆中FFA水平高于6月龄大鼠[(419.94±93.93) vs (256.22±73.93 ) mmol/L, P<0.05];但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与其它月龄大鼠相当;在肝脏或骨骼肌均未发现IRS-1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P>0.05);p-Akt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减少,与6月龄和12月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骼肌细胞中,3组动物p-Akt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FFA水平增高是自然衰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障碍早于血糖异常出现;Akt 的磷酸化障碍可能是早期干预的靶点.Akt 的磷酸化障碍主要在肝细胞中发现,肝脏可能是衰老相关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低剂量IL-1ra(6 mg/kg)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IL-1ra(30 mg/ks)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腹腔及皮下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激发前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IL-1ra.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构成、肺组织病理切片、血清总IgE含量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mRNA以及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情况.结果 哮喘模型组大鼠呼吸速率[(206±11)次/min]、呼气流量[(77±8)μl/s]、BALF嗜酸粒细胞比例(24.8%±1.3%)、血清总IgE含量[(72.5±8.1)ng/ml]、STAT6表达(0.294±0.048)和NF-κB表达(0.686±0.052)均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为(183±9)移c/min,(64±5)μl/,s,18.5%±3.1%,(63.4±4.8)ng/ml,0.229±0.038,0.613±0.062,均P<0.05]和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为(181±11)次/min,(57±4)μl/s,14.7%±2.1%,(41.4±7.8)ng/ml,0.194±0.076,0.352±0.267,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治疗效应优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肺组织病理检查与以上结果相近.结论 IL-1ra对大鼠过敏性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同时调控STAT6 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运动后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变化,探讨IRS-2在运动改善大鼠糖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26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膳食组(9只)和高脂膳食 60 min运动组(运动组,8只)。测定各组大鼠肝脏IRS-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高脂膳食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值均<0.05),运动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高脂膳食组(P<0.05)。②高脂膳食组大鼠肝脏IRS-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高脂饮食在导致大鼠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同时,能降低大鼠肝脏IRS-2的表达,而运动能够增加大鼠肝脏IRS-2的表达,运动对血糖和血脂的改善作用可能与IRS-2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丝氨酸/酪氨酸磷酸化异常与脂联素(APN)的关系.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10周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估.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PN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丝氨酸(IRS-1Ser636)及磷酸化酪氨酸(IRS-1Tyr465)表达.结果 高脂组大鼠葡萄糖榆注率(GIR60~120)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1.56±0.43vs5.15±0.66 mg·kgM-1·min-1,P<0.0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0.70±0.07vs 0.85±0.12 pg/ml,P<0.01),IRS-1Tyr465蛳表达显著降低(111.68±13.41vs127.77±13.17,P<0.05),IRS-1Ser636水平显著升高(109.47±13.75vs94.23±15.05,P<0.05).血清APN水平与IRS-1Tyr465正相关(r=0.68,P<0.01),与IRS-1Ser636负相关(r=-0.70,P<0.0).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APN水平与IRS-1Tyr465正相关,与IRS-1Ser626负相关,提示APN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可能与纠正IRS-1磷酸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1)正常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按40mg·kg~(-1)、80mg·kg~(-1)和120mg·kg~(-1)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2)高血糖大鼠试验;也按以上方法分为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实验结果用t检验。结果:(1)正常血糖大鼠实验: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2)高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低剂量(4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1.64±3.26mmol/L和14.18±3.06mmol/L;齐墩果酸中剂量(8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4.67±2.17mmol/L和18.64±1.82mmol/L;齐墩果酸高剂量(12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7.58±4.12mmol/L和11.74±4.30mmol/L。结果显示,齐墩果酸能明显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P<0.05),且与剂量相关。结论: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疗效及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髓样相关蛋白8(S100A8)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mg/kg)、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持续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肾脏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N[(27.69±3.15)mmol/L比(9.54±2.69)mmol/L]、Scr[(27.29±4.65)μmol/l比(6.65±2.69)μmol/l]、24h尿蛋白[(96.54±2.50)mg/24h比(14.47±3.54)mg/24h]、血糖[(26.32±3.18)mmol/L比(5.65±3.36)mmol/L]、肾脏组织RAGE、S100A8mRNA[(6.54±0.21)比(0.93±0.23)、(5.95±0.27)比(1.19±0.25)]和蛋白[(6.56±0.23)比(0.95±0.26)、(5.83±0.23)比(1.23±0.20)]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12.96±2.87)mmol/L、(23.84±2.56)mmol/L、(16.59±2.36)mmol/L比(27.69±3.15)mmol/L]、Scr[(7.41±3.45)μmol/L、(20.36±4.28)μmol/L、(15.41±3.45)μmol/L比(27.29±4.65)μmol/L]、24h尿蛋白[(16.36±3.48)mg/24h、(56.41±2.51)mg/24h、(28.96±3.56)mg/24h比(96.54±2.50)mg/24h]、血糖[(12.48±4.02)mmol/L、(22.69±3.41)mmol/L、(18.42±3.43)mmol/L比(26.32±3.18)mmol/L]、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1.41±0.26)、(4.36±0.20)、(2.22±0.19)比(6.54±0.21),(1.65±0.28)、(3.82±0.32)、(2.13±0.23)比(5.95±0.27)]和蛋白[(1.63±0.22)、(4.75±0.29)、(2.89±0.23)比(6.56±0.23),(1.41±0.19)、(3.69±0.20)、(2.19±0.32)比(5.83±0.23)]水平降低(P0.05),且随着汉黄芩素剂量的增加,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氟中毒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按照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氟中毒组、低剂量色素干预组和高剂量色素干预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F-浓度为0.4536 mg/L),饲以普通饲料;氟中毒组、低剂量色素干预组和高剂量色素干预组均饮用含氟化钠的自来水(F-浓度为100 mg/L),分别饲以色素含量为0、5和10 g/kg的普通饲料。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TC、TG、HDL-c和LDL-c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HMG-Co AR、CYP7α1和LDLr m RNA的表达。结果氟中毒组血清TC为(1.39±0.2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0.15)mmol/L(P<0.05);与氟中毒组相比,低、高剂量色素干预组血清TC含量分别降低了10%和4%,LDL-c分别降低了16%和4%。高剂量色素干预组肝脏CYP7α1和LDL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5±1.97)和(1.59±0.62),分别高于氟中毒组的(1.25±0.77)和(1.13±0.37)(均P<0.05)。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可上调氟中毒大鼠肝脏CYP7α1和LDLrm 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丝胶(2.4g/kg/d)灌胃35天。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P<0.01);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肾脏c-fos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肾脏c-fos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时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七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糖、蛋白激酶C-η(PKC-η)及蛋白激酶C-ζ(PKC-ζ)的特点。方法 10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三七多糖28.5、57.0、114.0 m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 L·kg-1·d-1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4周和8周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各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脏组织中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管清晰无任何损伤,而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有炎症反应,但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逐步缩小,细胞趋于致密。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血尿酸、血糖水平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及PKC-ζ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结论三七多糖可调节大鼠血脂,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这可能与肾脏中PKC-η和PKC-ζ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每组8只。葛根素高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8 g/kg,葛根素低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4 g/kg,连续给药30 d,空白组及模型组给用同等计量的蒸馏水。解剖前,模型组及葛根素高、低剂量组按14 m L/kg体积(56°白酒)经口灌胃,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造模后禁食16 h,处死,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观察肝脏病理学组织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ALT、AST均高于空白组(P<0.05),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ALT、AST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的肝质量/体质量分别为0.033 2±0.001 1、0.039 0±0.005 1、0.034 8±0.002 4、0.033 8±0.001 9,其中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P<0.05),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预防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格列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IRS-2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IRS-2表达的调节,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未予上述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UD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RI组).药物干预4周后,称重,检测血清葡萄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IRS-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1)RI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UD组(P<0.05),高于NC组(P<0.05);RJ组血清胆固醇高于NC组(P<0.05),与UD组差异无显著性(P=0.318);(2)免疫印记法示:UD组与NC组相比,肝脏IRS-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RI组肝脏IRS-2蛋白表达增加,介于前两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RT-PCR示,UD组较NC组肝脏IRS-2mRNA表达下调,而RI组IRS-2mRNA表达水平介于二者之间.结论IRS-2的继发性减少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罗格列酮能够上调IRS-2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的另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小青龙汤证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共4组。建立外寒里饮(小青龙汤证)大鼠模型,予小青龙汤灌胃治疗15 d后,记录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并加以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在造模后增加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P0.01);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仍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高、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高剂量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小青龙汤低剂量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青龙汤证的发生发展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量的上调相关,小青龙汤高剂量治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其能够下调PI3K、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黄素通过介导IRS-2/PI3 K/Akt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5只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12周后取5只大鼠进行检测,确定NASH模型制备成功,剩余20只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大黄素组(10只),另取同龄10只雄性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大黄素组大鼠给予20 mg/kg的大黄素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8周。对大鼠肝脏进行称重,计算肝指数;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生化指标。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肝组织中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ALT、AST、TG、TC和L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大黄素组大鼠肝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ALT、AST、TG、TC和LDL-C水平较模型组降低,HDL-C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病理检测发现,模型组出现大量脂肪变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气球样变性,大黄素组病灶明显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大鼠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大黄素组大鼠IRS-2、p-IRS-2、PI3K、p-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提高IRS-2/PI3K/Akt通路的活性,改善高脂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35mg/kg,2次)连续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空腹血糖≥11.1mmol/L作为成模标准.待模型成功建立后,丝胶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g/kg/d)和二甲双胍(55.33mg/kg/d)灌胃35天.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丝胶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这可能是丝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模型,探讨NAFLD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至8周末分别检测大鼠的体重、体长及生长状况;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肝脏IRS-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的ALT、TC、TG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高脂组大鼠肝脏符合NAFLD的病理特征。高脂组大鼠肝组织IRS-1较正常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IRS-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一致。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周可使SD大鼠出现NAFLD,肝脏IRS-1的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