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丽  叶文琴  田东惠 《护理研究》2013,27(10):876-877
主要介绍国内外护理岗位设置、护士岗位管理现状,提出我国护士岗位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士岗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是护理管理发展的方向.我院从2012年起积极探索护理岗位管理的科学实践,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实行了岗位准入、以岗定薪、人岗相适、同岗同酬、绩效管理,为我国护理岗位的科学管理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肖光秀  张卫萍 《全科护理》2013,(35):3331-3332
[目的]加强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方法]科学设置岗位,实施岗位分析,落实岗位培训,开展岗位评价,护士的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逐步实现将护士按身份管理转变为按岗位管理.[结果]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归属感,稳定了护理队伍,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结论]按需设岗、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护理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病人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助理岗位护士的设置和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了解病区基础护理耗时数并根据工作量配置助理岗位护士,确定助理岗位护士职责和管理方法,从2010年起在内外科各病区使用助理岗位护士60名,由助理岗位护士取代护工和陪护者完成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比较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前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的变化,并通过工作量跟踪记时,比较设置助理岗位护士前后病区直接护理时间的变化。结果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后基础护理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均有提高,病区直接护理时间增加。结论 使用助理岗位护士并规范助理岗位护士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稳定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国公立医院专科护士岗位聘任条件与岗位待遇现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专科护士岗位任职条件与岗位待遇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国9个省份126家二级医院、181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我国医院开设的护理门诊岗位多达14个专科领域,其中开设最多的门诊分别为伤口造口护理门诊(40.3%)、导管护理门诊(33.9%)和糖尿病护理门诊(30.9%)。我国医院多从学历、职称和专科工作时间方面设定专科护士岗位聘任条件。岗位待遇调查发现,37.8%的医院提高了专科护士岗位薪酬,45.9%的医院提高了专科护士聘任后的岗位薪酬。专科护士待遇较好的医院其专科护士待遇标准制定率高于未提高待遇的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统一我国医院专科护士岗位准入标准,细化专科护士岗位聘任条件,建立与专科护士能力相对应的岗位待遇标准,完善我国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适用于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建立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结果:护理岗位设置含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各类岗位下有子分类;护士层级分为助理护士、N1、N2、N3及N4,各层级有相应的准入条件;护士绩效管理包含对护士长及护士的各类绩效考核、奖罚办法等。结合岗位和分层管理制定排班原则;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相辅相成,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异,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结论:参与本研究2轮函询的41名专家权威程度高,协调性较好,咨询结果可靠;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和医院实际情况,能缓解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门诊导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为下一步在其他科室实行护理岗位动态管理,逐步建立以科学的临床护理岗位结构为基础的护理管理体系积累经验。方法:在全院推行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以门诊导诊岗位为切入点,利用护士的业余时间,在部分门诊诊室实行动态导诊员管理试点,完善培训、考核,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奖金分配制度,强调责、权、利一致。结果:实行门诊导诊岗位动态管理,缓解了临床一线护士短缺问题,既为医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为护士增加了经济收入。结论:实行门诊导诊岗位动态管理,是医院对护理岗位定编定岗的补充尝试,是对护理人力资源的挖掘利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设置兼职护理岗位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护理部根据医院科室专业特点确定兼职岗位,采取岗位设置、岗位管理、使用管理等措施。结果建立了医院兼职护士库,兼职护士高质量地完成了科室护理工作,兼职护士工作得到服务对象认可,服务满意度为96.67%,补充了护理人力。结论在护理人员总体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设置兼职护理岗位既确保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了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及科室床位数,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梳理出临床护理工作量,设定不同岗位、层级护士配置比例,采用竞聘上岗,根据个人能力确定适合岗位。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实施岗位管理,为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加强护士岗位培训、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各护理单元护理工作负荷与护理人力配置相均衡,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国内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岗位分析,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等理念,重新界定我国的手术室护理岗位,为岗位管理打下基础。方法以资料分析、工作日志及调查问卷法等工作分析法,多维度地对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理岗位有关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时间消耗的分布状况以及工作关系等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导入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等理念,重新界定手术室的护理岗位。结果手术室护理岗位共分为两大类7种岗位,外科患者在围术期共经历3个时期、5个阶段中,135项护理服务项目,并且在手术室内经历6次不同护理人员的病情交接。重新界定的手术室护理岗位,由原先两大系列7种岗位减少至5个手术室护理岗位和4个专科护理角色,包括手术巡回护士、手术室责任护师、手术专科护师(手术器械护士)、麻醉专科护师(麻醉诱导护理岗位、复苏室护理岗位)。结论手术室护理岗位的重新界定符合当代护理服务理念,其工作内容的调整不仅有利于手术室多元化专科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职业的国际化和护士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科学管理 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护士队伍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国护士队伍发展到162万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3%;第二,护士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根据2007年卫生部调查,护士中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比例为575%;第三,合同制护士待遇正在逐步改善。很多医院实现了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第四,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第五,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今后要求医院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护理管理:①加强医院内部护理管理;②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③建立工效挂钩、科学公正的岗位管理和分配机制;④改进临床护理服务模式;⑤完善护士在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欣娟  曹晶  徐园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59-160,163
目的对护士进行岗位管理,以期加强护理队伍科学管理。方法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密切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实行病房分级分类管理,在岗位设置、人力配置、护士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探索与实践。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未发生一例护理重大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00%以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达到98.20%;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达到94.80%;护士每年离职率仅在1.00%左右。结论护士岗位管理是目前护理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将岗位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调查并比较实施岗位管理前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都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能够为患者及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有利于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60,自引:8,他引:60  
目的:了解我国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及医务人员对我国发展专科护理领域的意见,为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理发展领域提供依据,为我国专科护士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规范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已经取得资格的81名专科护士及近10所三甲医院的63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99.7%的人认为我国需要设立专科护士,我国今后5年内应优先开展的专科护理领域依次是:急诊急救、糖尿病、感染管理、手术室、肿瘤化疗、社区专科。结论:我国应加紧开展专科护士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和健全专科护士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韩蔚  雷冬英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94-895
为了探索信息网络平台下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应。医院护理部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整合护理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系统、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资源,创建护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使管理者、科室和个人随时获取即时信息,护士考核更真实,护理质量控制更有效,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促进了护士学习和科研,从而提高了护理管理效应,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制度的效果,以更好地保障晚夜间护理安全和质量,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及应急能力。方法制定住院总护士岗位管理制度,选拔临床护理骨干,履行岗位职责。结果实施临床住院总护士岗位制度10个月以来,为各临床科室解决各种护理事件76起;住院总护士在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结论临床住院总护士岗位制度的实施,为现有晚夜班护理技术力量的某些薄弱环节提供了有效的补充,进一步保障了晚夜间护理安全,提升了医院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解决口腔医院门诊护士短缺,年龄老化,护理工作被动的情况,促进口腔专科四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开展。方法回顾某院近10年来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按岗定薪,合理分层次使用护士,并借鉴国际上通过使用低学历牙医助理来执行“四手操作,”完成椅旁护理工作,降低人工成本。结果通过改革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适合口腔医院特点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解决护士短缺、提高成本效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开展和护理安全。结论建立适合口腔医院特点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发展现代口腔专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有关护理安全的规定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闵丽华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761-763
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有关护理安全的规定,阐述其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启示,提出护理工作中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护患沟通,保持病案资料完整、合格,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