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自己实验室的靶值和控制范围,确保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方法多瓶定值物抗凝全血混匀后校准血球仪。结果批内瓶间差异(CV%)明显减小,WBC<3%、RBC<2%、HGB<1%、PLT<5%。结论定期仪器校准减少了仪器漂移等因素,有利于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提供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3.
1989—1992年全国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鸡红细胞经戊二醛固定后制成白细胞校准物,该校准物细胞平均体积在75~95fl范围内,瓶间差小于2%,保存期达一年半。我们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实验室定值为标准,合理选定了国内白细胞测定的参考实验室,以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为靶值,同时通过参加WHO国际血液学室间质评活动及定期将校准物送交WHO参考实验室核对结果等方式,达到了国内测定结果与国际水平看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血液质控物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血液质控物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应用。方法分别选择单一控制品、全血质控物及新鲜全血分别在山东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同一实验室内不同仪器上测定并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单一控制品用于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时给定值与未分组统计值差异较小;将全血控制品按仪器分组在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室间质评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全血质控物应在开瓶一周内使用;应用定值的新鲜全血可以减小不同仪器间的差异。结论全血质控物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应根据仪器分组,而单一控质品不需要分组,定值的新鲜血可以用于不同仪器间的比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部分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分析和纠正的实例分析,介绍对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分析方法及对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工作体会。方法对4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实例分析。结果在分析室间质评未通过项目时首先要分析室间质评结果的偏差情况,从而对室内质控、校准、仪器的维护保养、试剂等方面加以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对于室间质评成绩合格的项目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注意其偏倚情况,及时发现消除系统误差;室内质控的失控、漂移对室间质评的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实验室应认真监测室内质控结果;室间质评的评价方法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各项目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对不能归组的仪器或方法评价不够客观公平;室间质评样本的基质效应会对某种试剂或方法产生影响,不同室间质评组织对同一项目的评价存在差异。结论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室间质评结果,通过其他比对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校准物的定值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红细胞经戊二醛固定后制成白细胞校准物,该校准物细胞平均体积在75~95fl范围内,瓶间差小于2%,保存期达一年半。我们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实验室定值为标准,合理选定了国内白细胞测定的参考实验室,以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为靶值,同时通过参加WHO国际血液学室间质评活动及定期将校准物送交WHO参考实验室核对结果等方式,达到了国内测定结果与国际水平看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临床化学定量测定室间质量评价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EQA)的目的是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建立起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EQA是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客观证据,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但是,现行的室间质评由于评价靶值的设定问题、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着质评结果的客观性;同时,由于实验室人员在仪器校准和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质评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的真实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达利  苏开科  杜武杰 《检验医学》2004,19(3):272-272,275
CD3500R血液分析仪参加全国室间质评的白细胞(WBC)结果通常严重偏离靶值,但我们发现可用机内同时测定的WIC作为质控结果。我们研究了质评物用WIC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站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在各自仪器校准的基础上,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优秀的仪器为参考,用新鲜血标本分析其他仪器。结果经过比对后的仪器,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结论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在各自校准后,检测结果仍然存在差异,定期进行不同型号仪器间比对,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的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回归校准后的10个项目的准确度。方法用相同质控品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试后上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将 Vitros350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代入回归校准方程后所得的数据与日立7170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进行偏差分析,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总误差范围为标准,在参考区间内,偏差<1/2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即符合要求,在参考区间外,偏差<CLIA’88允许总误差,作为可行性的判断标准,也符合要求,仪器也无需校准。如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必须以日立7170为标准仪器,重新做 Vitros350的回归校准工作。结果7个项目的偏差均<1/2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偏差(%)范围分别为 LDH 0.16~-9.89,CK 2.92~6.25,ALT -4.64~-8.07,TBIL 0.08~2.67,TP-0.37~4.41,ALB 2.74~4.77,URIC 1.04~3.0,不需要重新校准。而 GLU和CREA只有1份在参考区间外的标本的偏差>1/2 CLIA’88允许总误差,而<CLIA’88允许总误差的要求,其余标本的偏差范围均<1/2 CLIA’88允许总误差,偏差(%)范围分别为 GLU -0.99~5.41,CREA-2.0~9.6,按规定,也无需校准,而BUN所求的偏差(%)范围为-23.7~-29.6,>CLIA’88允许总误差,则必须重新做回归校准工作,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度。结论用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卫生部室间质评回报靶值结果来评价 Vitros350回归校准后的准确度是可行的,是经济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CD35 0 0R血液分析仪参加全国室间质评的白细胞(WBC)结果通常严重偏离靶值,但我们发现可用机内同时测定的WIC作为质控结果。我们研究了质评物用WIC测定的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1)仪器:ABBOTTCD35 0 0R血液分析仪,CoulterJT IR血液分析仪;(2 )试剂:进口原装配套试剂;(3)室内质控物:ABBOTT质控物,批号2 0 0 2 11。2 .方法 (1)每天用ABBOTT质控物做室内质控监测仪器性能;(2 )用正常人新鲜抗凝血作WBC测定的WIC与WOC相符性试验;(3)用WBC质评物在CD35 0 0R血液分析仪上测定WIC和WOC ,并与CoulterJT IR结果作…  相似文献   

13.
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 保证血细胞计数测定结果的溯源性和准确性。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标准,使用二级标准血液分析仪,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 保证了该标准仪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为全国血液室间质评的定值提供标准,在仪器校准及试剂检定方面均发挥了作用。结论 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是标准血液分析仪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质量控质水平,自1991~1994年进行了血小板室间质评工作,筛选出国内血小板质评的参考实验室,以参考实验室加权均值为靶值,并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核对质评物的测定值。同时,改进了评分方法,提高了质评物的质量。通过采取发放校准物、要求做呈内质控等一系列措施和不断改进,参加实验室的及格率从80.5%提高到95.4%,总体的变异系数(CV)由30.8%降至15.0%左右,较国际室间质评的状况好。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工作开展已有20多年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临床化学实验室检测手段也由最初的手工操作为主,发展到今天的以自动化仪器操作为主。室间质评物的分析也由最初的单独检测,逐渐发展到现在随病人标本一起检测为主。对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认识也由单一的只看回报成绩,发展为今天的横向纵向全面分析为主。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用不同方法校准血液分析仪后新鲜血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结果的差别,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及医院间检验互认,我们用配套校准物排配套核准物和质控物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后测得新鲜血在不同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校准血液分析仪结果比较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方法 分别用配套校准物、非配套校准物物质控物在4台不同的血液分析仪上进行仪器校准后,再比较新鲜血用各仪器测定全血细胞计灵敏 可比性和偏差。结果 用配套校准物校的3台仪器测定新鲜 人一血细胞计数结果非常接近,无配套校准物的一台仪器测定新鲜血血小板时结果明显偏低,用非配套校准物或质控物校准仪器后,新鲜血的白细胞、血步板和血细胞比容的偏差明显增大。结论血液分析仪的校准  相似文献   

18.
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的正确方法。方法:用配套校准物,非配套校准物,配套南控物对3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再比较同一组新鲜血手工方法[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标定值与各仪器测定结果间的差异。结果:用配套校准物校准3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器,测定的新鲜血结果与手工方法标定值之间偏差较小(P>0.05);用非配套校准物校准后的仪器测定的结果偏差明显增大(P<0.01);用配套的不同值段的质控物校准仪器后,同值段测定结果偏差较小(P>0.05);不同值段的测定结果偏差较大(P<0.05)。结果:血细胞分析仪用配套的相同值段的校准物校后,仪器测定同值新鲜血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LT测定利用室间质评(EQA)作校准的有效性。方法:应用1999年以来卫生部临检中心EQA的连续反馈值作为校正参考,分析评价不同K值对ALT测定的影响。结果:以EQA靶值为标准,理论K值常偏低,用EQA连续反馈均值计算K值的结果相对偏差较小。结论:在现实国情下,除尽量采用经认可的测定系统外,用高质量EQA的反馈值作为校准参考,也许是提高可比性的较好的暂时代用方法,但应在排除基质偏差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Beckman ACT 5DIFF和ABX PENTRA 60的检测结果准确一致并具溯源性。方法用具有溯源性的配套校准品对本室Beckman Coulter GENS仪器进行校准,并验证校准成功,抽取新鲜血混匀后分为3份,第1份在GENS仪器上确定靶值,第2份用来对ACT 5DIFF和ABX PENTRA 60进行校准,第3份作为校准后的验证。校准完成后3台仪器用EDTA—K2抗凝新鲜血液20份,在3台仪器上进行检测。结果经校准后,各台仪器之间RBC、HGB、WBC、PLT、HCT、MCV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新鲜血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是切实可行的,为了仪器结果的准确性、溯源性,应定期校准,至少半年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