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重庆地区基因型C/血清型adrq HBV流行株PreS/S、EnhII/CP/PreC基因标准参照序列,为HBV变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测定18例无症状携带者HBV的PreS/S、EnhII/CP/PreC序列,应用同源性分析和对齐比较等方法确定HBV亚型,并拟定基因型C/血清型adrq HBV的PreS/S、EnhII/CP/PreCC标准参照序列。结果:9株基因型B/血清型adw2、6株基因型C/血清型adrq ,3株基因型B/血清型aywl;建立的重庆地区HBV基因型C/血清型adrq HBV流行株PreS/S、EnhII/CP/PreC标准参照序列与东北华南地区同亚型的标准序列比较分别用13个、2个核苷酸差异,可引起4个、1个氨基酸差异。结论:初步建立了重庆地区基因型C/血清型adrq HBV流行株PreS/S、EnhII/CP/PreC基因标准照参照序列。  相似文献   

2.
陈伟烈  蔡晓莉  魏绍静  杨湛  唐小平 《广东医学》2006,27(12):1788-1790
目的建立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株全基因参照序列。方法测定16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HBV基因组全序列,应用同源性分析及对齐比较等方法确定基因型和血清型,并选相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HBV全基因建立参照序列。结果10例基因型B/血清型adw2、4例基因型C/血清型adrq+、2例基因型C/血清型adw2;相同基因型和血清型HBV各序列间X基因差异最大,不同亚型间C基因差异最小;建立的广东地区基因型B/血清型adw2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株参照序列与根据GenBank中我国不同地区相同亚型HBV全序列建立的标准参照序列相比仅有两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X基因一个氨基酸不同。结论初步建立了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B/血清型adw2流行株全基因参照序列,为研究本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变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 EnhⅡ/CP/PreC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毒株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EnhⅡ/CP/PreC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15对母子AsC,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每组5对母子,即Ⅰ组(母子均为高病毒血症)、Ⅱ组(子女为高病毒血症、母亲为低病毒血症)和Ⅲ组(子女为低病毒血症、母亲为高病毒血症).同对母子HBV亚型相同,各组中有4/5对母子为B/adw2、1/5对母子为C/adrq+亚型.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EnhⅡ/CP/PreC、双酶切鉴定,每个病人选2个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高病毒血症组间或低病毒血症组间HBV EnhⅡ/CP/PreC基因变异数目及位点均无明显差异,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数目及位点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高病毒血症中16例B/adw2亚型的32个EnhⅡ/CP共有6个变异位点;4例C/adrq+亚型的8个克隆中有4个变异位点,均无热点变异;PreC无变异.低病毒血症中8例B/adw2亚型病人的16个克隆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与年龄无关.结论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无症状携带者中,HBV EnhⅡ/CP/PreC变异与病毒血症高低有关,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HBV的低复制状态是CP、EnhⅡ及X蛋白等结构和功能改变综合影响的结果,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特点。方法: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经巢式聚合酶链法(nested-PCR )扩增HBV S基因区片断,利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检测HBV S区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39株HBV中C基因型23株,其中16株为C基因型adr亚型,7株为C基因型adw亚型;16株为B基因型adw亚型; 未发现ayr及ayw型;有2株存在“a”决定簇变异;与参照序列比较,S基因存在多处点突变,部分 点突变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同以往研究的结果类似,未发现癌特异性的HBV S基因变异。结论:研究对象中HBV存在C基因型和B基因型, C基因型为主要基因型;HBV相关性慢性肝病患者中HBV S基因存在序列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B/adw2型的慢性HBV感染儿童不同血清HBeAg状态下HBV C区启动子基因的变异.方法:选择HBV基因型为B型/血清型adw2的慢性HBV感染儿童64例,按血清HBeAg不同状态分为血清e抗体阳性组(n=34)和e抗原阳性组(n=30)2组,以HBV DNA为模板行PCR反应扩增S区序列(确定HBV基因型)及C区启动子(CP)基因片断,CP基因片断经胶回收纯化后,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CP,经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以凝胶电泳、双酶切及PCR验证后将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Entrez database中血清亚型及基因型相同的HBV序列相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S区基因测序结果证实64例儿童感染的HBV基因型均为B型/血清型adw2.CP基因测序结果证实2组均有CP基因变异,血清e抗体阳性组CP变异率(29.41%)高于e抗原阳性组(6.67%)(P<0.05).e抗体阳性组有4个变异热点,而e抗原阳性组无变异热点.结论:慢性乙肝病毒B亚型感染儿童存在CP基因变异,且可能与e抗原血清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6.
桂林地区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S基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HBV基因型分布、S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基因型与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DNA载量和S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扩增乙肝患者HBV的S基因,经测序后与标准序列比对,构建系统树进行基因分型,分析S基因的突变位点并通过对相关氨基酸的分析判断血清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分析相关性。结果 84例乙肝患者HBV基因型有B型(59.5%)、C型(40.5%)。B基因型中的血清型有adw1型(84%)、ayw1型(4%)、adrq+型(10%)。C基因型中有adrq+型(88.2%),adw1型(8.8%)。S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T126I和T143M/S,突变率分别达34.1%和40.0%。基因型与患者年龄及DNA载量具相关性(P<0.05),与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及S基因突变位点无相关性(P>0.05)。结论桂林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其次为C型。血清型主要为adw1型和adrq+型。S基因变异点集中,有形成优势变异株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 EnhII/CP/PreC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毒株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EnhII/CP/PreC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15对母子AsC,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每组5对母子,即Ⅰ组(母子均为高病毒血症)、Ⅱ组(子女为高病毒血症、母亲为低病毒血症)和Ⅲ组(子女为低病毒血症、母亲为高病毒血症)。同对母子HBV亚型相同,各组中有4/5对母子为B/adw2、1/5对母子为C/adrq+亚型。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EnhII/CP/PreC、双酶切鉴定,每个病人选2个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高病毒血症组间或低病毒血症组间HBV EnhII/CP/PreC基因变异数目及位点均无明显差异,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数目及位点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高病毒血症中16例B/adw2亚型的32个EnhII/CP共有6个变异位点;4例C/adrq+亚型的8个克隆中有4个变异位点,均无热点变异;PreC无变异。低病毒血症中8例B/adw2亚型病人的16个克隆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与年龄无关。结论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无症状携带者中,HBVEnhII/CP/PreC变异与病毒血症高低有关,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HBV的低复制状态是CP、EnhII及X蛋白等结构和功能改变综合影响的结果,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8.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一般人群隐匿性及实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及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调查表信息并采血。采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调查表信息,双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有样品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 ELISA检测及病毒载量real time PCR测定,并对HBsAg检测阳性或病毒载量测定阳性的标本进行后续HBV S基因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5.0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共调查对象1 7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者共162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者共4例,实际HBV感染率为9.65% (166/1 720),OBI感染率为2.57‰ (4/1 558)。显性和隐匿性病毒株病毒载量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范围分别为866 (425,12 500)IU/mL和314 (216,677.5)IU/mL,前者显著高于后者。HBsAg阳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71株显性病毒株S基因序列,HBsAg阴性血清样本扩增得到4株OBI病毒株S基因序列。OBI病毒株均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显性HBV病毒株54株为B基因型,其中有2例标本为adw3血清型,其余52例均为adw2血清型;余17株为C基因型,adrq+血清型。OBI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显性HBV病毒株中C基因型的比例。B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04F、L109V、I110L、S113T、T126I、P127T、Q129R、M133L、F134L、P135A、T140A、K141I、T143M/S、V159A、Y161F、A166G和R169P突变,C基因型显性病毒株发生I126S、I126T及F158S突变。OBI病毒株发生Q129R、I126T、 M133T及F161Y突变。结论 浙江省德清县一般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OBI感染,OBI感染病毒载量较低,OBI病毒株存在氨基酸突变,C基因型为其可能的优势基因型,需重视OBI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HBsAg与抗-HBs(Anti-HBs)双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及PreS/S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4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的43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将202例HBsAg(+)/抗-HBs(+)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36例HBsAg(+)/抗-HB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PreS/S基因全长序列,确定基因型并分析PreS/S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0岁及高于80岁人群中的流行率较高,而对照组在20~49岁人群中的流行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年龄、HBsAg<250 IU/mL比例、C型HBV感染及乙肝携带者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成功扩增PreS/S并测序成功的观察组样本共132例,其中B型基因81例,C型基因51例;对照组样本中B型基因110例,C型基因65例。B型基因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末端区域突变率明显增加(P<0.05)。C型基因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HR、...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S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分别对9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癌患者及其家族中11例HBsAg阳性者血清乙肝病毒前S/S基因PCR扩增克隆.测序并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基因变异活跃位点,再对两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除对照组中1例未能扩增出前S/S基因,仅能扩增出S基因,其它样本均扩增出前S/S基因片段.所有HBV株均为B或C基因型和adrq 或adw2血清型.肝癌患者来源的HBV在包膜蛋白抗体结合区点突变发生率较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4例发生HBV前S区删除变异,具有特异性.与对照组(0/10)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V前S/S区点突变可能与肝癌发生没有相关性,而前S区删除变异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密切联系,应当对HBV感染者进行前S区基因变异监测.  相似文献   

12.
父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进化树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ang SS  Li WL  Peng GF  Li MM  Xiao H  Jin HL  Zeng NH  Wang ZB  Su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51-454
目的 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中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的基因进化树,从而证明HBV父婴传播途径的存在。方法选择16对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将父亲与子代所携HBVs基因451~660段序列作进化树分析。结果16对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同属adw亚型,同源性98%~100%,检出HBVs区基因第488、491、494、530、531、546、581、621位核苷酸变异,导致该区第112、113、114、126、131、143、156位氨基酸替代,其中第126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丙氨酸是基因库中所未见到的,该变异使该毒株在进化树位置上成为一新分支。结论 父婴传播中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同源性极高。我国人群HBV基因特点有不同与国外基因库中的位点。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investigatewhetherPreS1antigenand/orantiPreS1antibodyinserummighthavesomesignificancediferentfromroutinehepatit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10 2 3DNAzyme对HBV前C/C区mRNA的体外切割活性。方法 :用克隆及亚克隆技术将HepG2 2 15细胞中HBV前C/C区基因克隆入 pCDNA3 1(+)载体 ,转录表达该区mRNA。合成针对HBV前C/C区 2 0 31位点的 10 2 3DNAzyme,观察其对靶mRNA的切割活性。结果 :10 2 3DNAzyme对HBV前C/C区mRNA的切割效率与Mg2 + 离子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10 2 3DNAzyme能有效切割HBV前C/C区mR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前S(前S1和前S2)及S区的基因突变模式和基因分型,为从病毒因素探讨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失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DNA≥105 IU/ mL的孕妇41 例,提取血清HBV-DNA,靶向设计HBV各基因型的前S及S区通用引物, 经PCR 扩增测序进行序列分析, 检测和分析前S及S区基因的突变情况,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①在 41 例样本中, 共有29例( 70.73%)样本存在前S1、前S2及S区基因突变,突变方式以碱基置换为主;前S1、前S2及S区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8.96%9.88%和3.24%,前S1和前S2区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S区(P < 0.05)。②对41例样本根据S区点突变的特点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树簇集分析,结果B基因型22例,C基因型19例,两基因型在全S区的基因突变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C两基因型分别形成独立的簇集,簇集间同源性<90%,但簇集内B、C两个基因型的同源性分别达96%和95%。【结论】 ①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 前S及S区的基因突变普遍存在,突变形式以碱基置换为主,突变频率以前S1和前S2区常见,S区则相对稳定;②不同HBV基因型间同源性差异较大,按HBV不同基因型分别进行前S和S区基因突变模式的分析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获取HBV前S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为今后研究其机理及应用创造条件。方法:用PCR方法从含HBV基因组的模板中扩增PreS基因,重组入Blue-script载体,用自动测序仪,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引物,测定基因的序列,结果:成功地扩增到PreSAQ WG TA 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