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钆喷酸葡胺磁共振肺灌注成像对猪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磁共振肺灌注成像的最佳剂量及其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0.125、0.25、0.375、0.5和0.625mmol/kg的钆喷酸葡胺(Gd—DTPA)溶液以3 ml/s的流速对6头中华猪进行三维动态增强肺实质灌注成像(机型为SiemensVision 1.5T);之后,用明胶海绵颗粒制备猪肺动脉栓塞模型,再以0.5 mmol/kg剂量和3 ml/s的速度进行肺灌注成像,评价其诊断急性肺栓塞的能力,并与DSA对照。结果:0.125、0.25、0.375、0.5和0.625 mmol/kg 5种剂量时肺组织的强化率分别为(29.07±21.67)%、(60.39±12.21)%、(84.87±8.32)%、(87.80±8.49)%和(81.00±9.98)%;后三者与前两者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磁共振肺灌注成像肺栓塞病灶显示率为10/10,DSA为8/10;栓塞区表现为楔形低信号灌注缺损。结论:猪肺灌注的满意剂量为0.375~0.5 mmol/kg。肺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肺灌注图像显示肺栓塞比DSA好。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肺血管成像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拟诊肺栓塞患者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其中5例同时行DSA检查,并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4例患者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4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183(21.48%)支肺动脉分支显示栓塞。在286支肺段动脉中,有72支显示了栓塞,占25.1%;306支亚段肺动脉中有49支显示栓塞,占16.01%。在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有肺纹理稀疏12例,肺梗死灶形成11例,肺动脉高压3例,胸膜肥厚4例,胸腔积液8例。5例同时行DSA检查,对肺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子检出率,64层CT和DSA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肺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Zhang L  Lü L  Wu HW  Zhang H  Zhang J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01-3204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充盈缺损形态和肺实质灌注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3例急性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应用宝石CT(GE Discovery 750 HD CT)动态观察动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形态,通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观察灌注缺损,并和肺动脉期成像对照.原始数据采用能量成像系统和CT增强软件处理.结果 23例VTE患者中,14例经宝石CT证实PE,抗凝治疗前,相应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09±2.95)mg/ml,灌注正常区碘含量值(1.67±0.93)mg/ml,两者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5).抗凝治疗3个月后CT复查原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21±0.34)mg/ml,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t=1.34,P<0.05);PE患者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的碘含量值与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分值呈负相关(r =0.78,P<0.05),肺实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肺栓塞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宝石CT能量成像技术可以分析分离的造影剂碘物质在肺实质的分布,有助于定量评价肺动脉栓塞后肺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30—68岁,每位患者分别行胸部X线、螺旋CT肺血管造影、肺动脉DSA检查,确诊为肺动脉干或分支的栓塞,在行DSA检查之后同时行肺动脉小剂量溶栓药物灌注治疗。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9例,胸平片共有22种阳性征象占全部胸部征象36种61.1%(22/36),SCTA显示有26支肺动脉血管受累;DSA检查均不同程度显示有肺动脉血流减少或消失、肺动脉充盈缺损、分支狭窄或阻塞。结论胸部X线平片可作为肺栓塞首选诊断方法,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较大分支较可靠的方法;肺动脉DSA是肺动脉栓塞最清晰准确的诊断方法。同时藉介入导管灌注溶栓药物也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CT血管成像(CTA)后期三维重建与肺动脉造影(DSA)对老年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为肺栓塞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比较DSA、CTA检查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CTA检查.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0%、10000%、8913%;DSA检.查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0%、10000%、9348%。两者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A后期三维重建诊断肺栓塞的效能与DSA相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且属于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替代DSA的一类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H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与核素通气/灌注检查对实验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DSA下复制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ECT通气/灌注检查。以病理解剖发现作为肺栓塞诊断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解剖发现栓塞肺段动脉和亚段肺动脉36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30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97.9%。并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ECT通气/灌注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所致通气/灌注不匹配区33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0.6%。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肺栓塞不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PI)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观察DEPI的检查结果,并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①82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检查36例正常,46例肺栓塞;DEPI检查37例正常,45例肺栓塞,诊断准确率为97.83%;②正常患者左侧肺组织灌注(27.65±2.36)与右侧(28.11±2.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栓塞患者肺组织灌注量(22.04±2.11)显著低于正常患者(27.8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有效诊断肺动脉栓塞,还能够提供功能以及解剖信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DEPI)与CT肺动脉造影(CTPA)这两种方法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3例,应用双源CT先行CT肺动脉造影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行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影像扫描,将CT肺动脉造影上所示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及类型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形态与类型相对比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计28个肺叶,62个段肺内栓子存在.在左右肺动脉栓塞中,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在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中检出率100.00%;在叶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100.00%;在段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24%和95.24%;亚段肺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69.23%和81.82%.可见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相反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而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结论 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上部位、肺动脉栓塞程度有关,两者相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双能CT扫描肺灌注缺损类型与CT肺动脉造影(CTPA)中肺动脉充盈缺损类型的关系.方法 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双源CT先行CTPA,然后用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相对照.结果 当段、亚段肺动脉肺栓塞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3%、62%.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或中央型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部分型灌注缺损或无灌注缺损为主,3个肺段区肺灌注图像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 CT肺灌注缺损与CTPA上肺动脉充盈缺损不能一一对应,两者联合起来将会为急性肺栓塞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祝丽敏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17-118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L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5例患者中,检查结果正常18例,存在肺栓塞17例。正常患者的双肺比较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比较,肺组织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患者的双肺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的肺组织灌注量明显低于正常患者(P〈0.05)。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共发现肺动脉栓塞39个,与动脉造影图像相比,漏诊2个亚段血栓。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早期发现肺栓塞,并精确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剂应用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最佳应用方案。方法:无胸部疾病的自愿者61人,按0.08、0.17、0.25和0.33mmol/kg4种不同剂量分成4组,各组再分别以2、3、4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应用Siemens Vision Plus 1.5T成像系统进行CEMRA检查,评价不同成像条件对人胸部CEMRA信噪比、信号强度、血管对比度等的影响。结果:从图像的主观评价看,对比剂在0.17mmol/Kg以下无论以何种速度都难以取得理想图像(相同剂量下低流速略好于高流速),对比剂在0.25mmol/kg以上却无论何种速度都能获得较满意图像。血管的对比度也基本与剂量成正比,但肺动脉在对比剂剂量较大时,由于肺实质的强化,反而会引起血管肺组织对比度的下降。结论:胸部血管的动态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效果主要与对比剂的注射剂量有关,与流速关系不大。推荐胸部增强MRA对比剂剂量为0.25mmol/kg,注射流速为2~3m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 CEMRA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TOF MRA成像、PC MRA成像和DSA检查。将颈部动脉分段后分别统计上述方法所发现的病变数目并进行χ2检验。将所有行3D CEMRA的患者按照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分为三组,将各组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3D CEMRA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受检者中,18例未发现异常,占13.8%,112例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占86.2%。病变血管288段,其中粥样斑块形成者98段(占34.0%);动脉狭窄者75段(占26.0%);动脉闭塞者20段(占6.9%);动脉发育纤细者44段(占15.3%);动脉迂曲者46段(占16.0%);动脉发育变异者4段(占1.4%);动脉瘤1例(占0.3%)。93例3D CEMRA与TOF MRA比较,除颈外动脉以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3D CEMRA与PC比较,各段动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3D CEMRA与DSA比较对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对比剂注射速度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1ml/s组与2ml/s组之间及1ml/s组与3ml/s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ml/s组和3ml/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 CE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较TOF MRA及PC MRA准确,基本能代替DSA。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CEMRA的成像效果有影像,要获得良好的CEMRA图像,必须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  相似文献   

13.
李俊君  杨新官 《华夏医学》2012,25(2):220-22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中低剂量造影剂对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肺动脉造影中造影剂的使用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且心功能未见异常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即(Smart prep监控技术)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A组选用非离子对比剂造影剂碘海醇370mgI/ml,剂量80ml,注射流率4ml/s。B组选用相同造影剂30ml,注射流率4ml/s。对比剂注射结束后,随即以相同速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两组病例CT扫描参数相同。对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成像后的断面图像进行分析,影像评价标准按5级行盲法评价:1级2级为不合格,3级为合格,4级5级为优秀。结果:两组不同剂量造影剂CTPA影像质量评价显示,图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内浓度的测量CT值差异评价显示均良好,40ml低剂量组血管内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统计学上与80ml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都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降低造影剂的注射量,对图像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低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接受双源CT扫描的肺栓塞疑似患者290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ECT检查组80例;常规检查组210例。分别以主观和客观法评价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法由两名影像科诊断医生以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法采用测量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别记录、计算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对两名影像科诊断医师的主观评级采用χ2检验。对辐射剂量、SNR和CNR的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ECT肺灌注成像与常规CTPA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级均在1级以上,两者的诊断效能、图像质量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SNR、CNR、辐射剂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ECT低对比剂用量肺灌注成像所得的图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了受检者对比剂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且无心肾功能异常的患者50例行64层容积CT肺动脉成像检查,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注射对比剂剂量80 ml;低剂量组注射对比剂40 ml后随即注射生理盐水40 ml,注射速率都相同。两组患者CT扫描参数相同,均使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70 mgl/ml,注射速率为4 ml/s。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分别对两组不同剂量对比剂成像的肺动脉图像,采用双盲法进行独立分析、评价。影像质量按5级评价,并测量肺动脉与相邻肺静脉内对比剂浓度的CT值差。结果两组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均显示均良好,两组间肺动脉与相邻肺静脉内对比剂浓度的CT值差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CTPA图像质量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5级图像8例,4级图像11例,3级图像6例,低剂量组5级图像7例,4级图像13例,3级图像5例,两组均未见1级、2级图像。两组间图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都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64层容积CT肺动脉成像采用40 ml的低剂量对比剂可使怀疑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各级分支显影,对图像质量没有影响,能够达到诊断要求,并降低对比剂毒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扫描肺灌注成像技术(MRPP)与DSA对照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肺栓塞患者,均行MRPP及DSA.通过在上、中、下肺野和异常区域内设置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获取灌注峰值信号强度及灌注图像.结果 18例诊断肺栓塞的患者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DSA显示66处肺栓塞.MRPP中,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峰值信号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RPP能够显示肺栓寒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对肺栓塞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圣源  于晓坤 《广西医学》2005,27(7):986-988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扫描),发现能提示PE的异常征象。结果在13例患者中,9例在螺旋CT血管造影(SCTPA)中发现有PE,余4例由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检出。7例螺旋CT平扫有阳性发现,其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动脉局限性密度增高、肺梗死灶。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性方法,但对于不能使用对比剂或因非典型心肺症状而仅作平扫的病例,螺旋CT平扫异常征象能提示P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has already been the first line investigation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PE). Reducing the amount of contrast medium used during CT scanning could decrease the incidental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ur study amied to evaluate the image quality of pulmonary arteries using 64 slice multi-detector CT with small volumes of contrast media injection. Methods Forty non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out PE or other lung disea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Group A underwent CT scanning with 16×1 .25 mm collimation and a 70 ml contrast injection, while group B had CT with 64×0.625 mm collimation and 20 ml of contrast injection. Two readers independently depicted the segmental and subsegmental pulmonary arteries. Reasons we could not analyze the pulmonary artery or that led to mis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evaluated, including the degree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and factors that caused misdiagnosis of PE (flow-related artifacts, partial volume artifact, beam-hardening artifacts and enhancement of pulmonary vein). The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Mann-Whitney U test and Pearson chi-square test were appli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mage quality of segmental and subsegmental arter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factors that made pulmonary arteries non-analyzable or in the misdiagnosis of PE, except the degree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Conclusion 64×0.625 mm collimation with 20 ml contrast injection could depict the pulmonary arteries well.  相似文献   

19.
肺灌注和肺通气显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马庆杰  高识  孙大军 《吉林医学》2006,27(2):115-116
目的:评价肺灌注/通气显像(V/Q)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有肺栓塞(PE)的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43.5±11.3)岁。均行肺V/Q显像及肺动脉造影(CPA)。结果:60例患者中44例肺V/Q显像示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不相匹配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PE;经肺动脉造影诊断42例为PE,2例排除PE。16例患者的肺V/Q显像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相匹配稀疏或缺损,提示排除PE;肺动脉造影诊断1例为PE,15例排除PE。肺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97.7%(42/43例),特异性为83.3%(15/17例)。结论:肺V/Q显像诊断PE是目前临床诊断肺栓塞的最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与MRI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飞鹤  杨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9-100,142
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I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及肺栓塞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并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40例的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动脉造影检查,均经DSA诊断确诊,分析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39例(97.5%),主要的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检出各级动脉及分支血管栓子69处;MRI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35例(87.5%),主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远端信号消失,检出各级动脉血管及分支栓子共58处;DSA检查确诊40例患者均为肺栓塞,各级血管栓子72处。以DSA为标准,CT与MRI肺动脉栓塞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肺栓塞的准确性及栓子的检出率均优于核磁检查,可作为DSA检查之前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