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杂交捕获Ⅱ代(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液基细胞学(LCT)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进行宫颈癌筛查和诊治的948名妇女进行了HC-Ⅱ及LCT检查.对1项或2项结果异常者及宫颈外观呈重度炎症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48名妇女中1项或2项结果异常者344例及2项结果均正常但宫颈外观呈重度炎症者23例,共计367例.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宫颈炎症1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55例、CINⅡ级41例、CINⅢ级69例和宫颈浸润癌患者12例.组织病理学≥CINⅡ组与≤CINⅠ组比较.高危型HP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检测可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结论:LCT和HC-Ⅱ检测在临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LCT)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小活检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用于早期诊断及预测病变转归的价值.方法 在深圳市某社区抽取19~69岁妇女38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HC-Ⅱ法和SNIPER高危型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  相似文献   

3.
郭芝亮 《医学综述》2013,(23):4411-4413
目的 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206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呈阴性的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并与宫颈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检查与宫颈活检、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90.3%)、特异度(92.7%)、阳性预测值(84.7%)及阴性预测值(95.6%)均显著优于单用宫颈HPV-DNA检查或阴道镜检查(P<0.05).结论 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用于早期筛查宫颈癌准确率高,对于LCT呈阴性的接触性出血患者,最好采取宫颈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以提高宫颈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深圳妇女改良巴氏涂片联合HC-Ⅱ法HPV筛查宫颈癌的应用前景。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对深圳市3年内从未行宫颈癌筛查的30~59岁的1000名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单数妇女行改良取样巴氏涂片(Pap)(采用液基细胞学刷取样)和HC-Ⅱ法HPV检测;双数妇女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和HC-Ⅱ法HPV检测。对细胞学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HPV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价各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价值,研究改良巴氏涂片联合HPV筛查方案的性价比。结果:本次筛查Pap阳性50例;LCT阳性57例;高危型HPV阳性200例。213例取病理:CINⅠ(含HPV感染)97例,CINⅡ23例,CINⅢ37例,宫颈癌3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40例。改良Pap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是63.2%、94.43%、96.9%及0.58;LCT以上相应指数分别是76.0%、92.0%、98.7%及0.64;HC-Ⅱ法HPV的相应指数分别是96.8%、85.0%、98.5%及0.82;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100.0%、83.3%、100.0%及0.83;LCT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是100.0%、83.2%、100.0%及0.83;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系列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60.5%、95.9%、96.7%及0.56;LCT联合HC-Ⅱ法HPV系列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是72.0%、94.3%、98.5%及0.66。不同筛查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ap 0.788、LCT 0.840、HPV 0.910、Pap-HPV平行0.917、LCT-HPV平行0.916、Pap-HPV系列0.782、LCT-HPV系列0.832。Pap-HPV平行试验筛查宫颈癌ROC曲线面积最大。改良巴氏涂片的筛查宫颈癌的效价比最高。结论: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对深圳妇女宫颈癌筛查具有最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李  吴丹  李柱南 《上海医学》2008,31(3):169-171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LCT的4532例患者,其中66例检测结果正常以及695例检测结果为不典型鳞形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鳞状上皮细胞癌(SCC)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LCT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慢性炎症(包括宫颈湿疣)409例,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IN)I 245例,CIN Ⅱ 60例、CIN Ⅲ 35例,SCC 12例.LSIL的LCT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9.39%(170/245),HSIL为96.84%(92/95),SCC为100%(12/12).LCT的敏感性为98.86%,特异性为15.16%,阳性预测值为50.07%,阴性预测值为93.94%.结论 LCT对宫颈病变筛查较为敏感,对ASCUS、LSIL、HSIL和SCC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013例慢性宫颈炎或疑似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液基细胞学(LCT)检查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比较。LCT检查以LCT≥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US)为阳性,HC2检测以HC2≥1.0ng·L-1为阳性,任一项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并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确诊金标准。结果 LCT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61%、97.08%、27.27%、94.32%,HC2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0%、70.03%、43.79%、98.67%;HC2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LCT检查(P<0.05),但特异度显著低于LCT检查(P<0.05)。LCT联合HC2检测(LCT、HC2任一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9.54%,HC2检测阳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LCT联合HC2检测(P<0.05)。结论在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流程中,将高危型HPV检测作为筛查流程的首筛项目,有助于降低宫颈癌前病变的漏诊率;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的患者再循流程行LCT,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特异性;高危型HPV检测阴性的患者不必行进一步检查,有助于降低检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545例患者,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检查、LCT联合HPV序列检测、LCT联合HPV平行检测4种筛查方案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平行检测针对同一组研究人群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以上病变检出率达到99.17%,正确指数为0.81,显著高于其他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8.
廖婷  陈碧琴  熊慧珍 《海南医学》2016,(24):4116-4117
目的:了解社区65岁以上老年女性宫颈癌筛查情况。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园西社康中心和八卦岭社康中心的580例老年女性行宫颈癌筛查,采用液基细胞学(LCT)和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结果580例行宫颈筛查女性中,阴道镜检下可见63例有异常改变,异常率为10.9%,其中HPV感染45例,CINⅠ12例,CINⅡ6例。宫颈LCT检测异常60例,其中ASCUS45例,LSIL7例,HSIL8例。HPV检测阳性56例,阳性率为9.7%。结论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宫颈癌筛查可有效筛查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lgy test,LCT)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配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梅州市人民医院行宫颈检查的患者,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PCR扩增,基因探针杂交方法检查人乳头廇病毒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 HPV DNA和LCT均阳性的患者中,随着TBS细胞学诊断的级别升高分别为SCC97.4%、CINⅢ92.3%、CINⅡ83.4%、CINⅠ71.8%。结论采用LCT结合HPV DNA检查可以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可疑患者应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重视宫颈癌前病变的规范化筛查。  相似文献   

10.
王泉  李玉强  范友谊  高立勇 《重庆医学》2013,42(20):2398-239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该院导流杂交技术检测452例宫颈疾病患者宫颈细胞内感染21种HPV基因型,TCT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学筛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在452例患者中总检出率为49.3%,其中在212例宫颈组织学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4.4%,两者均显著高于TCT技术阳性率(P<0.05)。高危型HPV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76.9%(70/91)、85.9%(61/71)、92.3%(24/26)和100%(24/24),随宫颈病变程度地加重感染率升高。以组织诊断学为标准,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测(平行试验)对CIN、宫颈癌等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4.6%、77.6%和99.4%,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高危HPV及TCT检测显著提高(P<0.01)。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TCT技术能显著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更加有效地筛查宫颈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测试(LCT)对1200例患者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HPV-DNA,并以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接受病理检查156例。诊断宫颈癌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9例、CIN-Ⅱ级19例、CIN-I级49例,其它(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63例。HPV-DNA阳性率为16.8%;LCT阳性率为11.8%;HPV-DNA和LCT平行试验(任意一项阳性)的阳性率为21.2%,系列试验(两项均阳性)的阳性率为7.4%。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HPV-DNA和LCT阳性率增加(P〈0.01)。HPV-DNA,LCT,二者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921,0.904,0.926,各筛查试验筛查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和LCT检测常用于宫颈癌筛查,联合应用不能显著提高筛查效率,但会增加筛查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CT+HPV联合筛查体检人群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4月-2006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同时进行LCT+HPV联合筛查宫颈癌的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对其中任一项阳性的225例体检人群进行光电一体阴道镜检查并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HPV感染情况与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我院体检人群HPV感染率15.81%,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不同和(或)不全相同,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LCT异常诊断率13.74%,LCT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宫颈高度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LCT(LCT≥LSIL)、HPV、LCT+HPV(LCT≥LSIL)筛查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4%、97.67%、82.56%;67.21%、14.84%、41.21%;89.78%、96.43%、90.91%;32.95%、21.32%、24.91%。结论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集中在生育及性活跃期,也趋于年轻化,处于此年龄段的妇女应重视体检筛查。HPV感染与低度病变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跟踪随访,防止宫颈癌的发生;LCT+HPV联合筛查进行宫颈癌普查工作,可大大提高从正常人群体查中宫颈高度病变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二者结合将更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3102例有性生活史并自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分别进行HPV、TCT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对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的476例患者,比较HPV和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符合率。结果HPV检测检出符合率为92.2%(439/476),TCT检出符合率为89.3%(425/476),两种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检出符合率为100.0%。结论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游晓蓉 《四川医学》2009,30(2):251-252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技术(LCT)及Bethesda系统(TBS)对宫颈病变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我院第2门诊妇产科就诊的158例患者行L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L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果158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26例(16.4%),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3例(1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例(1.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0.7%),鳞状细胞癌(SCC)0例,子宫内膜腺癌0例。L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50%、83%。结论L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活检和HPV-DNA检测,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7 098例在妇科进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检查的患者,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分型测定,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并分析。结果行LCT检查的7 098例妇女中,868例表现为LCT结果异常,873例表现为HR-HPV阳性,随着LCT结果宫颈异常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868例异常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浸润癌者HPV感染76例(100%),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者HPV感染57例(98.3%),CINⅡ者感染89例(81.7%),CINⅠ者感染186例(73.2%);浸润癌中LCT和HPV均阳性者占97.4%,CINⅢ中占91.4%,CINⅡ中占81.7%,CINⅠ中占72.8%。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LCT结合HPV检查指导阴道镜下活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II)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2 385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测标本中,对其中2 265例TCT诊断异常患者进行HC-II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TC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分析发现,TCT提示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的病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及阳性率,分别为62.91%(134/213)、53.42%(39/73)、46.01%(127/276)及54.14%(903/1 668),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II与TCT诊断结果比较,HPV阳性检出率在ASCUS、ASC-H、LSIL、HISL组分别为68.41%(1 141/1 668)、76.71%(56/73)、73.91%(204/276)及86.38%(184/213),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II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HPV阳性检出率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浸润性癌、CIN II—III级病变及湿疣/CINI级病变组分别为93.80%(15/16)、94.70%(411/434)及88.0%(792/900),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提高了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承莉 《当代医学》2011,17(26):33-34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40例TcT异常忠者行HC-Ⅱ(Hybird Capture-Ⅱ)高危型HPV—DNA检测,其中120例细胞学结果为ASC的患者因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阴性未进行阴道镜检查,余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与HPV—DNA检测结果比较.ASOUS、LSIL、HISL阳性率分别为36%、53.3%、613%,P〈0.05;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炎症、CINI、CINⅡ-Ⅲ阳性率分别为672%、682%、919%,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OT是宫颈病变筛查中是首选方法,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则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