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勍  阮狄克  王德利  张超  侯黎升  丁宇 《中国骨伤》2007,20(11):779-780
微创技术的应用是外科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随着腰椎后路椎间盘镜(MED)系统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逐步成为一种常规术式。我科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现就手术适应证、术后早期康复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合理掌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比较本院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56例(A组)与2002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33例(B组)的于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B组(P〈0.05),而优良率则小于B组(P〈0.05):A组病例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7例.关节突咬除过多4例,椎间隙感染1例,B组病例术中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病例:[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手术适心址,充分发挥后路椎间盘镜的优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盘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采用腰椎间盘镜切除系统(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的76例作对照组。结果按JOA评分系统MED组术后两周改善率平均为75.6%,对照组术后两周改善率平均为7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手术适应症狭窄。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Foley和Smith首次报道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随着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器械的完善和手术操作的规范,该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显示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电动磨钻经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6月-2005年1月采用电动磨钻经脊柱后路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与相邻椎体上、下缘形成骨桥的患者17例。结果随访5—18个月,平均8.6个月。参照Nakal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4.2%。结论电动磨钻经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后路椎管内椎间盘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目的:介绍经后路椎管内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系统(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1999年6月-8月用M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操作技巧及手术适应证。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平均随访16.1个月,按Nakal疗效评定分级属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娴熟操作技巧是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68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6月,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346例,男653例,女69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59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9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078例。分别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多节段、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长槽式”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794个椎间盘。结果 12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5年)。疗效为优1017例(84%),良170例(14%)、差24例(2%),优良率为98%(其中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和1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全部为优或良)。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50ml。手术时间25min~3.5h。有4例转开放手术,4例行二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7例,脑脊液漏16例,定位错误1例,对侧复发2例。无一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1周后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结论 该术式减压充分,适应征宽、创伤、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王万红 《颈腰痛杂志》2006,27(5):400-40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 68例得到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1.2个月。其中优5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5.6%。结论 应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和技术,方能防止出现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对策及效果。方法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利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54个月,平均27.2个月。本组优5例,良3例,优良率100%。本组病例无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减压充分,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川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NAKAI评定标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常规手术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1.
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为特殊,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6526例,其中20岁以下68例(1.04%)。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到随访的42例,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疗效,探讨其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采用有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7例,对手术摘除的髓核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探讨突出髓核组织与临床发病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微创路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不伴椎管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分患者,我院原来多采取椎间盘切吸方法治疗。2000年11月至2006年4月对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切吸设备中的穿刺针和套管等器械,行微创路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注射脉络宁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运龙  赵医琳 《中国骨伤》2009,22(4):284-285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其病变发展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常常导致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24例中,合并马尾神经损伤49例,占21.8%,根据本组随访疗效提出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显微内窥镜治疗侧隐窝狭窄型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翟晓军  毕大卫  傅宏  祖罡 《中国骨伤》2008,21(2):120-121
2000年至2005年,我院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结合自制长柄窄骨刀凿除增生关节突内聚部分及增厚的椎板、自制带牵引线棉球压迫椎内静脉丛止血,对7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侧隐窝狭窄型椎间盘突出症行侧隐窝、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术,得到随访6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姚共和 《中国骨伤》2009,22(4):247-24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的病理类型和不同的致痛机制,产生了众多的相应治疗方法,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椎间盘超市”,大体可分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三大类。一个疾病具有如此多的治疗方法,一方面显示了人们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颈肩痛、四肢乏力、行走不稳,或头痛及眩晕为一组症状的疾病,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1986年美国的Choy及德国的Ascher首先将该方法应用到临床,现将2000年1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31例用PLDD方法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4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内外侧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明宇  白玉  杨萌 《中国骨伤》2009,22(8):635-636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当远折端与近折端骨茬相对,形成“背靠背”畸形,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一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