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胆道镜,其中25 例并术后使用胆道镜。结果 23例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胆镜检及取石,残石2例,残石率8.7%(2/23)。65例胆总管结石术中胆镜及取石无残石。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术后经T管窦道施胆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0lympusCHP-P10型纤维胆道镜对21例胆石病病人术后残存结石经T管窦道进行取石治疗。探索纤维胆道镜在胆石病病人术后残余结石术中应用价值。方法胆石症病人T管引流术后3周逆行造影后仍有残石为治疗对象。做好术前常规准备,了解残石大小、部位、数目及T管走形。对T管窦道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直视下胆道镜缓缓插入胆管,按顺序探查胆道,发现结石网篮取石。结果21例镜检中有20例为肝内外胆管残石,其中肝外胆管残石9例,占42.9%,肝内胆管残石5例,占25.8%,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均有残石7例,占33.3%,最多取石4次,因残石嵌顿取石失败1例,取净20例,取净率95.2%。结论国内文献报道肝胆管术后残余结石率30.36%,另有报告应用胆道镜使残余结石率由44.4%降至7.0%,胆道镜术后取石成功率95.5%,本组成功率95.2%,为提高取石成功率,我们除了采用套、推、冲洗等方法取得治疗残石满意疗效外,我们也对肝内胆管小结石,窦道窄小,结石大排出困难的采用特殊冶疗获得取石满意效果,从而提高了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71例,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76例,共行纤维胆道镜取石186次,结石取净82例,结石取净率91.11%,无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能降低胆管结石残石率及再手术率,提高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肾盂切开治疗肾多发性结石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取出易取结石后,如有残留再用纤维胆道镜取肾中残留结石;并与我院同期行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治疗肾多发性结石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2例肾多发性结石经纤维胆道镜取出最少1枚结石,最多12枚结石,1例病例残留0.4 cm×0.4cm大小结石1枚,结石清除率达98.1%。结论:纤维胆道镜用于肾多发性结石治疗效果较好,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病人于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均有胆总管探查指征,其中50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经胆总管切口检查50例,经胆囊管检查8例。结果:经胆总管探查口取石后再检查50例中,有18例发现残石,达36%,术中取净结石16例,经胆囊管检查8例,3例有结石,1例经胆囊管取净,2例切开胆总管取石,均取净结石。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可减少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不必要的阴性探查,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2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患者均行胰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胰管空肠吻合术,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胰管切开减压、胆道镜探查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是治疗胰管结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镜术中、术后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方法对126例胆石症患者的胆道镜术中、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手术常规取石,结石残留率29.4%;术中行胆道镜取石,术后结合胆道造影检查,结石残留率达12.7%;术后再经反复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出率达100%。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取石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9.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Ⅱ~Ⅲ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Ⅱ~Ⅲ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Ⅱ~Ⅲ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胆道探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结石取出率89.6%;残留率10.4%.结论 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Ⅱ~Ⅲ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可提高结石取出率,降低残留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取净结石36例;5例胆总管结石和9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术中均无法取净;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14例,1次取净5例,2~5次取净8例,1例弥漫型肝内胆管结石先后18次胆道镜取石并配合钬激光碎石,最后取净结石.结论 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出率,即使术中无法取净,术后也可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患者费用支出相对少.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325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来该科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 全组325例,其中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 T管引流46例;肝段(叶)切除 胆总管探查取石 T管引流104例;肝段(叶)切除 肝胆管探查取石 胆管空肠Y型吻合75例;肝段(叶)切除 肝胆管探查取石 狭窄胆管切开成形 胆管空肠Y型吻合95例;胆总管探查取石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276例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38例行术中胆道造影。术后残余结石46例,其中左内叶20例,右前叶17例,右后叶9例,经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等处理治愈41例,再次手术5例。胆瘘12例,伤口感染15例,膈下脓肿4例,肺部感染5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未发生手术死亡。结论 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提高疗效、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有胆总管切开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术中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或经胆总管开口推入十二指肠腔内,探查胆总管(取石)后I期缝扎胆囊管。结果 46例中探查阴性22例(47.8%).胆总管结石18例(39.1%).胆管炎6例(13.O%),经胆囊管取石成功16例,因胆囊管口撕裂或者结石过大中转胆总管切开探查、T型管引流7例。39例I期缝扎胆囊管,未做T型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术后住院8.7d。随访1-7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和治疗,安全、方便、有效.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减少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工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67例病人行腹腔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并工期缝合胆管。结果 67例胆囊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63例取出结石,2例阴性探查,胆总管工期缝合65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平均84min,平均出血30mL,术后24h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3~5d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管工期缝合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中行胆道镜取石、T型管引流术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本组3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1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25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8例,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3例,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2例,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2例,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同的探讨经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及其可行性.方法对8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经术中胆道镜探查后选择性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不放置T管引流是安全的,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7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96例术中术后均用胆道镜。结果 9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术后残石率由47.6%(46/98)降为22.8%(22/98),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取尽率为96.3%(30/32)。结论胆道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肝胆管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①LC+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②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③ENBD+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86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或蛔虫、T型管引流64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例,经胆道镜1次或数次取尽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根据手术前患者彩超,腹部CT,胆道造影结果,选择二镜或三镜联合的方式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治疗效果安全可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保证了让大多数患者得到适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单纯的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5mm.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取石.单纯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 5mm或经胆囊管途径取石失败,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无狭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术前ERCP置鼻胆管 引流,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结石取尽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继续留置引流减压,3-5d黄疸消退,拔除鼻胆管.胆总管下端大结石嵌顿,腹腔镜下取石困难,辅以腹壁小切口,将结石取出.结果 本组58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28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21例,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8例,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7例,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3例,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例.需要碎石后取石1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辅助小切口取石6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镜术中、术后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方法对126例胆石症患者的胆道镜术中、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手术常规取石,结石残留率29.4%;术中行胆道镜取石,术后结合胆道造影检查,结石残留率达12.7%;术后再经反复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出率达100%。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取石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切开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进行诊疗的56例胆石症病人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切开取石手术。结果:56例病人中,共有54例成功,其余2例接受了开腹手术。所有病人在一周后顺利出院。手术后20天进行了T管拔除,未出现并发症和结石。结论: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切开取石手术效果明显,且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