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行胸腺切除术的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行开腹手术,试验组27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切除前纵隔和胸腺脂肪组织的重量及相关症状De Filippi分级;统计比较两组MGF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切除前纵隔和胸腺脂肪组织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试验组MGFA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切除脂肪组织及有效率比较,EORTC-QLQ评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实验组MGFA评分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经胸骨正中开胸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两组病人分别通过VATS和开胸方式行胸腺完整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廓清术来治疗MG,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和疗效等方面的异同。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93±20.5)min、术中出血量(150±15.4)mL、术后胸管放置(2.5±1.4)d、术后住院(7.5±1.4)d等优于开胸组(122±26.3)min、(210±45.3)mL、(4.0±1.8)d、(9.5±1.7)d,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TS组有1例术中诊断为恶性胸腺瘤改为正中开胸手术,开胸组有1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两组围术期均无临床死亡。随访6~24月,VATS组和开胸组术后缓解好转率分别为83.3%、8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但对于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建议开胸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回顾比较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胸腔镜(24例)和经胸正中切口(19例)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液引流时间及引流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1/24),少于开胸组(4/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中合并重症肌无力者总有效缓解比例为7/9,与开胸组(6/8)相当(P>0.05);腔镜组随访23例,无复发或转移,生存率100%(23/23),开胸组随访17例,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1例,生存比例16/17 (P >0.05).提示胸腔镜行胸腺瘤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和开胸手术相似的近期疗效,是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小切口和开胸手术治疗肺癌临床效果均显著,前者手术创口小,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双侧胸腔镜下微创方法治疗胸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46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双侧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清扫术,并与同期经正中开胸33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比较.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无围术期死亡患者;随访3年,所有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4/46)、91.3%(42/46);同正中开胸组的93.9%(31/33)和90.9%(30/33)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肌无力的总有效缓解率91.7%(11/12),同正中开胸组的92.9%(13/1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05).结论 双侧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疾病可以达到同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一样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为患者手术后的后续治疗和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采取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48例,其中Osserman分型Ⅱa型及以上共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例。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9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先兆危象"、危象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胸腔镜下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手术及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5例(13.9%),胸腺增生18例(50.0%),胸腺囊肿2例(5.6%),胸腺萎缩11例(30.5%)。术后发生"先兆危象"7例(19.4%),经积极治疗后,5例缓解,2例发生肌无力危象(5.6%)。肺部并发症4例(11.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氨溴索,对于防治术后危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2013年在我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患者15例设为胸腔镜组,其余15例为行传统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胸腔镜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有效,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疼痛轻且术后能获得较好的美观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可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手段之一而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胸腔镜下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6例胸腺瘤或单纯胸腺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7~65(36.7±3.4)岁.全部病例均在胸腔镜下行胸腺瘤或胸腺组织切除、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全组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11.
苏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4,(7):138-139,142
目的对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其中15例行胸腔镜手术,设立为观察组,其余15例患者行开胸手术,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完全稳定缓解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稳定缓解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虽然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5例(33.3%),观察组2例(13.3%),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7,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比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优势,如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出血量少及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对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腺瘤的恶性程度将其分为较低恶性胸腺瘤组(44例)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环磷酰胺静滴治疗。比较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前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6%和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对较低恶性胸腺瘤和较高恶性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与胸腔镜下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早期胸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2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胸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从而为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开胸手术治疗的2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缓解率(完全+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病理未见明显差异性。两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出血、膈神经损伤及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及发生肌无力危象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ATS应用于重症肌无力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开胸手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预防术后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胸腺瘤切除术患者,观察并记录术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重症肌无力将患者分为重症肌无力组(A组,11例)与未发生重症肌无力者(B组,8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2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 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11例,发生率为12.0%;2组患者的术前病程、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放化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病程(>12个月)、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是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放化疗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常见如术前病程长、合并免疫疾病、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等,因此行胸腺瘤切除术时应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电视胸腔镜及经胸骨胸腺切除术在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15)给予实施经胸骨胸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5)给予实施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行胸腺切除手术的82例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组38例,开胸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免疫指标、应激反应、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总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分别为(90.2±22.7) min、(50.4±28.1) mL、(3.0±0.5) cm、(2.1±1.1) d、(7.0±2.6) d,低于开胸组的(100.6±22.3) min、(150.6±50.1) mL、(13.0±5.1) cm、(7.2±2.8) d、(9.3±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胸腔镜组的CD4、CD8值分别为(39.74±6.48)、(31.76±3.42),高于开胸组的(35.62±5.61)、(30.94±5.42);术后24 h胸腔镜组的CD3值为(50.08±3.33),高于开胸组的(45.55±3.84);术后48 h胸腔镜组的CD8、HLA-DR分别为(30.6±8.49)、(69.10±8.44),高于开胸组的(28.11±4.65)、(61.03±6.50);术后24 h、48 h胸腔镜组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分别为(360.71±25.08)、(284.66±25.08),低于开胸组的(406.88±32.75)、(360.67±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0/38),低于开胸组的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疗效优于开胸组,其具有免疫功能抑制轻、应激反应小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用双侧胸腔镜进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均为我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行双侧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手术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肺部感染率、重症肌无力危象、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与经胸骨切除胸腺手术对比,探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行胸腺切除术的6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38例(61.3%)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4例(38.7%)行经胸骨胸腺切除术.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总有效率在两组MG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别(83.3% vs.88.9%,P=0.962).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对于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不差于传统经胸骨手术,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陆双政  韦恺  黄元鲁  梁盛辉 《广西医学》2012,34(8):1019-1021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疗效.方法 MG合并胸腺瘤患者48例,分别采用传统胸骨正中劈开手术(传统手术组)23例和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组)2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传统手术组缓解7例、改善10例、无变化4例、死亡2例,微创手术组分别为8例、15例、2例、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为(98.6±3.8)min,住院时间为(5.7±2.1)d,均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的(104.2±4.3)min、(9.8±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95.0±16.0)ml,少于传统手术组的(180.0±38.0)ml(P<0.01);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微创手术组为8.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疗效较好,创伤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