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α-2b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辅助用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Xiong X  Du S  Lü Y  Wei H 《中华眼科杂志》1999,(1):52-54,I005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 α-2b)对结膜下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机理和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应用方式。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牛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影响,并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观察IFNα-2b对36只兔眼结膜下置线引起的瘢痕中胶原含量的影响及18只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房水蛋白的变化。结果 IFNα-2b具有减少成纤维细胞表达EG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α-2b对兔眼角膜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应用干扰素α-2b预防和治疗滤过道的纤维疤痕化对眼组织的毒性作用,我们对兔眼前房内直接注入干扰素α-2b以及兔眼行巩膜咬切术后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药物后进行角膜组织的检查:角膜上皮用1%荧光素钠染色,角膜内皮用锥兰和茜素红进行内皮活性染色,并对全层角膜组织结构作光镜检查。结果发现:抗青光眼术后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5×105IU/0.2ml连续3~14天,注射总量1.5×106IU~6×106IU,以及前房内直接注入干扰素α-2b1×106IU24小时和第10天后,角膜上皮、内皮以及全层组织结构无变化。说明兔眼对干扰素α-2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经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是安全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α—b对兔眼角膜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应用干扰素α-2b预防和治疗滤过道的纤维疤痕化对眼组织的毒性作用,我们对兔眼前房内直接注入干扰素α2b以及免眼行巩膜咬切术后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药物后进行角膜组织的检查:角膜上皮用1%荧光素钠染色,角膜内皮用锥兰和茜素红进行内皮活性 色,并全层角膜组织结构光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蛇毒制剂对体外培养的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蛇毒制剂对体外培养的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与胶原黏附及细胞移行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第3~5代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于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孵育后,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24孔板中,去除未黏附的细胞,用目镜网格器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记录贴壁细胞量。在第3代生长融合细胞的培养板上划线,造成无细胞的裸露区,在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下孵育,用目镜网格器每6h观察记录移行至裸露区的细胞数。第3代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与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共育24、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记录各孔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结果蛇毒制剂抑制结膜下成纤维细胞黏附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成纤维细胞黏附的半数有效量(ID50)为1.0×10  相似文献   

5.
蛇毒与丝裂霉素C对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蛇毒制剂与丝裂霉素C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移行和增生的影响,为青光眼手术中用药的选择作参考。方法将培养的第3~5代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24孔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后在培养板上划线,造成无细胞的裸露区,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丝裂霉素C及二者的混合液,每6 h观察记录移行至裸露区的细胞。结果1.0×10-3U/mL的蛇毒制剂能够抑制人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移行而无细胞坏死,10μg/mL丝裂霉素C能抑制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移行但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结论一定浓度的蛇毒制剂和丝裂霉素C能抑制细胞移行,但蛇毒制剂的毒性较丝裂霉素C低,提示蛇毒制剂可能成为比丝裂霉素C更加安全的抗青光眼术中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对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1只,取结膜下Tenon囊组织进行体外结膜下成纤维细胞培养,传至第3代后进行细胞鉴定,第4代细胞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将培养的第4代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合成的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上,接种后24 h、48 h、72 h采用MTT比色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融合后呈梭形外观,角蛋白染色为阴性,波形蛋白染色为阳性,证明其为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培养的细胞在接种后第1-5天为指数生长期,第6天后进入细胞生长平台期.接种于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后24 h、48 h、72 h的细胞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207 1±0.082 6、0.173 6±0.079 6和0.181 4±0.047 5,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83 7±0.011 0、0.272 1±0.083 3和0.307 0±0.055 6,同一时间点2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膜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的兔眼结膜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2b用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英]/GilliesMC…∥J Glaucoma.-1993,2(4).-229~235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胶原而使滤过道瘢痕化的缘故。目前有很多药物可用于抑制滤过手术后...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对眶成纤维细胞GAG生成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interferon,IFN)对眼眶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成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的作用。方法取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患者的眶组织标本进行眶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另取5例非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标本做对照。在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和干扰素-γ。使用3H标记物和液体闪烁分析器检测干扰素对眶成纤维细胞产生GAG的作用。结果干扰素-γ可明显地刺激成纤维细胞生成GAG且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作用强于对正常人的作用,干扰素-α无此作用。结论干扰素-γ是眶成纤维细胞产生GAG较强的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使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体进行氟-肝素修饰所获得的新型人工晶体进行了体外培养细胞的粘附生长实验研究,包括:人血小板、粒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粘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氟-肝素修饰人工晶体表面的血小板、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粘附明显减少,对粒细胞的刺激水平降低,并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无细胞毒作用。说明这种新型人工晶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吕明  张晓农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6):506-509,I001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初发、复发)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药物。方法:将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与对照组相比,对初、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具有统计上的差异,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PC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作为一种成品滴眼液对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于临床上对该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金华  魏厚仁 《眼科研究》2001,19(6):569-571
干扰黏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系,可能阻止增生性病变的发展。已有报道利用含去整合素的蛇毒,可在兔眼中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人工合成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药物,可与细胞外基质中含不溶性RGD的蛋白质竞争结合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可降低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减弱兔滤过术后伤口愈合反应,延长滤过泡存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角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杰  林剑 《眼科》1996,5(4):236-238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多肽,对许多类型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组织的创伤修复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观察了TGF-β及其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离体兔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影响。结果显示:TGF-β可降低剂量相关的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EGF和bFGF可显著刺激上皮的增殖;TGF-β可部分地对抗EGF和bFGF的作用。提示:TGF-β对角膜上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α—b用于早期滤过泡失败的再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失败的再治疗及应用干扰素α-2b的疗效,我们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IFNα-2b对21例26只眼早期滤过泡失的病例进行滤过针刺分离和球结膜下注射,其中早期这泡疤痕化或疤痕倾向19只眼,包裹性囊状疱7只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瘤细胞对角膜上皮和实质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O-Rb50瘤细胞与角膜上皮和实质细胞共同培养,用形态学方法观察其粘附能力,以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些细胞表面蛋白聚糖的变化。结果SO-Rb50瘤细胞能粘附到角膜的纤维细胞上,呈贴壁生长繁殖,但与角膜上皮细胞不粘附。电镜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角膜上皮细胞和SO-Rb50瘤细胞表面均有抗透明质酸酶和硫酸软骨素裂解酶消化的蛋白聚糖,角膜实质细胞表面仅有一些硫酸软骨素。结论细胞表面的蛋白聚糖在介导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粘附与否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瘤细胞对角膜上皮和实质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O-Rb50瘤细胞与角膜上皮和实质细胞共同培养,用形态学方法观察其粘附能力,以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些细胞表面蛋白聚糖的变化。结果SO-Rb50瘤细胞能粘以角膜的纤维细胞上,呈贴壁生长敏殖,但与角膜上皮不粘附。电镜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角膜上皮细胞和SO-Rb50瘤细胞表面均有抗透明质酸酶和软骨素裂解酶消化的蛋白聚糖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Hu N  Qiu X  Gong Q  Guan H 《中华眼科杂志》1999,(2):107-109
研究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对体外培养的免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效药物浓度。方法取第2、3代传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做药物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筛选适合结膜松弛症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方法,对不同培养基培育及杞精明目汤药物血清作用前后的结膜松弛症和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进行观察。 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16例、翼状胬肉组织11例和正常球结膜组织5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筛选最适合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培养基。 结果:采用DMEM/F12培养基可使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少量从组织块内溢出,但不能传代。采用含100mL/L胎牛血清、1μL/mL成纤维细胞生长添加物(FGS)的DMEM-H培养基可使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顺利生长,且能够传代。 结论:最适宜培养结膜松弛症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是含100mL/L胎牛血清、1μL/mL FGS、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H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β-catenin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β-catenin在正常的细胞粘附和wn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探讨其在翼状胬肉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TGF-β1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获取正常球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并传至第4代,用10μg/LTGF-β1作用于细胞。抗β-catenin抗体对体内取出组织和培养的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阳性着色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β-catenin在胬肉组织中较多,且多分布于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上皮染色较少。体外培养见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快、增殖能力强。免疫印迹法显示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蛋白中β-catenin的特异性阳性条带灰度值高于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蛋白。TGF-β1能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β-catenin在翼状胬肉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提示β-catenin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角结膜上皮内肿瘤 (CIN)也称为上皮瘤、角膜缘乳头瘤、上皮斑、Bowen氏病、上皮角化病、角膜缘上皮瘤、结膜胼胝病、结膜硬皮病等 ,是一类位于眼表的癌前病变 ,它具有潜在低度恶性变的可能 ,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前体。目的 :本文采用局部单独应用干扰素α 2b(IFNα 2b)治疗拟原发性角结膜上皮内肿瘤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作者对 1 999年 2月至 1 0月期间诊断为拟原发性CIN的 7例病人 ,进行干扰素α~ 2b眼药水 ( 1 0 0万单位 /ml)局部点眼治疗。每天 4~ 6次 ,每两周复诊一次 ,直到通过裂隙生物显微镜检查CIN病变完全临…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α-2b与丝裂霉素C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Zhang X  Peng D  Zhou W  Ye T  Ge J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19-123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2b(interferon α-2b,IFN α-2b)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41例(68只眼)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4只眼,其中27例为同一患者左右眼对照;患者年龄15~40岁,均为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