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osen- berg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出血后大鼠海马CA_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神经细胞线粒体DNA缺失、c-myc基因、PDGF-A基因表达及其参麦注射液的防治作用。结果参麦注射液减少大鼠脑出血后海马CA_1区锥体细胞凋亡数目,抑制血肿周围脑组织线粒体DNA片段缺失,参麦注射液对出血早期c-myc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使PDGF-A mRNA表达明显下调并时限延长。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PDGF表达对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损伤修复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泽云  屈波  李晓峰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60-1165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Rosenberg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 ,测定脑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及其Bcl-2基因、Bax基因表达 ;结果 :参麦注射液减少大鼠脑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数目 ,显著增加Bcl-2基因表达 ,降低Bax基因表达 ,使BaxmR NA/bcl-2 mRNA比率下降。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调节凋亡基因 ,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模型组和参麦组组内分1 d3、d、5 d7、d四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病理体征、血肿周围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病理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参麦注射液处理后对其的影响;将培养8 d后生长良好的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麦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两组均分别在缺氧后30min1、h、3 h6、h和12 h五个时间点造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参麦组在缺氧前24 h及缺氧后加入参麦注射液(1∶50),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测定DNA裂解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麦组大鼠神经病理体征减轻明显,血肿吸收更完全,术侧海马区、皮层区和血肿周围区细胞受损较轻,细胞结构完整,参麦组培养神经细胞在缺氧损伤后形态学改变明显比模型组轻,DNA裂解率少,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血肿吸收、抑制细胞凋亡而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共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内又分为1d、3d、5d、7d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VII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神经系统病态,并进行爬杆计分,电镜观察脑出血后的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中心区、血肿周围区、术侧海马区及皮层区神经细胞HSP70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的病态,模型组和参麦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态体征;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细胞器不完整,出现了凋亡小体,而参麦组细胞器较完整,凋亡小体较少;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细胞有少量的HSP70阳性信号表达,模型组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的表达1d时增多,3d时达到高峰,5d时表达下降,至7d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神经细胞耐缺氧能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是否介导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麦注射液+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溶剂对照组。采用双侧股动脉夹闭的方法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夹闭股动脉,其他操作同造模大鼠。参麦注射液组大鼠在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大鼠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腺苷A1受体拮抗剂,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大鼠只在造模前30 min注射二甲亚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48 h后处死,观察海马组织的脑水含量,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脑水含量明显增高(P0.05),Bcl-2/Bax比率明显减小,海马CA1区正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大鼠海马组织脑水含量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区正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Bcl-2/Bax比率明显升高(P0.05)。与参麦注射液组比较,参麦注射液+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大鼠海马组织脑水含量明显增加,Bcl-2/Bax比率明显降低,海马CA1区正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腺苷A1受体可能介导了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E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形态学影响,并探讨黄芪多糖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重复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制作不完全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造模后3天取材,HE染色及原位DNA末端标记法观察模型组和APES治疗组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情况。结果:造模后3天,模型组海马锥体细胞出现广泛的细胞坏死,以CA1区和齿状回最明显。TUNEL染色法显示模型组CA1区坏死神经元的邻近部位以及齿状回可见大量特征性阳性颗粒的凋亡细胞,治疗组坏死及凋亡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减少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E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形态学影响,并探讨黄芪多糖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重复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制作不完全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进模后3天取材,HE染色及原位DNA末端标记法观察模型组和APES治疗组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情况。结果:进模后3天,模型组海马锥体细胞出现广泛的细胞坏死,以CA1区和齿状田曩明显。TUNEL染色法显示模型组CA1区坏死神经元的邻近部位以及齿状田可见大量特征性阳性曩粒的凋亡细胞,治疗组坏死及凋亡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减少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组内又分为1、3、5、7天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VII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病理体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治疗后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大鼠神经病理体征减轻明显(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无HIF1-α表达,而模型组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1天时增多,3天时达到高峰,5天时表达下降,至7天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IF1-α表达要少,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血肿周围区HIF1-α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和镁剂治疗创伤性窒息脑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应用大鼠行为学研究(十字离地迷宫试验)和病理形态学(海马 CA1区神经元计数及 TUNEL 染色观察 DNA 断裂)研究治疗前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变。结果:黄芪可减轻创伤性窒息大鼠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减轻大鼠的焦虑状况、加强其活动性;镁剂亦有与黄芪类似的改善受损神经元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稍差于黄芪。黄芪和镁剂的联合应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黄芪、镁剂的早期使用对创伤性窒息脑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揭示针刺脑保护机理.方法: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来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用神经元尼氏体亚甲兰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害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 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层、海马CA1 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针刺组相比,脑缺血组大脑皮层、海马CA1 区神经元缺失明显(P<0.01).脑缺血组、针刺组大脑皮层、海马CA1区均存在神经元凋亡,但针刺组大脑皮层、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数明显少于脑缺血组(P<0.01).结论:经“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的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证实了针刺的脑保护作用.全脑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很可能经由凋亡途径,而针刺可通过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而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脑出血大鼠海马结构中的表达,探讨电针"水沟"穴对脑出血大鼠脑血管神经调节物质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均采用胶原酶Ⅶ诱发大鼠脑区尾壳核出血模型;电针组取"水沟"穴治疗,采用连续波,频率120次/min,强度1mA,留针30min。造模麻醉清醒后立即针刺1次,以后每隔24h针刺1次,3d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NPY和CGRP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3d,海马组织NPY免疫阳性细胞呈现高于正常组的强阳性反应(P<0.01),胞质和突起浓染呈棕褐色;而CGRP呈弱阳性反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NPY阳性细胞分布较稀疏,阳性反应的平均吸光度值较正常组、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CGRP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则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能够抑制大鼠脑内NPY过度表达,上调CGRP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会降低NPY的缩血管功能,增强CGRP的扩血管功能,改善脑出血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min再灌注4,8,24及72 h组。第二大组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24 h组、溶剂对照组、Dip(0.5,1和2 mg·kg-1)治疗组及氟桂利嗪(flunarizine,Flu)1mg·kg-1阳性对照组。于缺血15 min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注射给药。各组均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表达量,以及HE染色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结果缺血后,随着再灌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增高,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明显下降,并均于再灌后24 h达显著性改变。给予3个剂量的Dip和Flu均可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量,而Dip 1,2 mg·kg-1和Flu可抑制正常神经元的丢失。结论Dip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钙超载,从而抑制caspase-3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同时ip硝普钠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模型组)、喜得镇组和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以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1),喜得镇组、参芎化瘀胶囊组与模型组相比认知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②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固缩,染色质凝集,异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喜得镇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少量染色质凝集,线粒体肿胀。参芎化瘀胶囊组海马CA1区多数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分布比较均匀,胞质内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基本正常。结论:参芎化瘀胶囊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CA1区损伤的超微结构,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春燕  李亚明 《中成药》2001,23(2):119-121
目的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研究还元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模型组、还元组大鼠造模前、后血肿周围区域海马CA1神经元细胞外自发放电频率和数目的变化,并监测血压、血气等参数的变化.结果造模前两组血压、血气等参数以及海马CA1神经元细胞外自发放电频率和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造模后与造模前比较,血压、Po2均明显增高(P<0.01);Pco2,HCO-3,Tco,B.E均明显降低(P<0.01);血肿周围区域海马CA1神经元细胞外自发放电频率、数目均明显降低(P<0.01).还元组造模4h后的Pco2,HCO-3,Tco2,B.E以及血肿周围区域海马CA1神经元细胞外自发放电频率、数目虽较造模前明显降低(P<0.01),但均高于同期模型组各对应参数值(P<0.05,P<0.01);造模4h后的Po2、血压与造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却低于同期模型组各对应参数值(P<0.05).结论还元注射液具有保护机体内环境,保护神经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鼠HIBD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I)后2h、12h、24h、3d、7d、14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右侧大脑海马CAl区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各观察点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S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纽9只。结果Hl后2h,SM组、c组右侧大脑海马CAl区Bcl-2蛋白表达及Bax蛋白表达均已有升高,24h达到高峰,14d各组降到与SM组同一水平:SM组、c组在2h、12h、24h、3d、7ct点与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14d与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M组在24h、3d、7d与c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较c组高,在2h、12h、14d点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M组在12h、24h、3d、7d与c组比较,Bax蛋白表达较c组降低,在2h、14d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提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及降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细胞间粘附因子( ICAM -1)的研究探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ICH)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按完全随机设计将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观察6h、24 h、48 h、72 h和168 h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设6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制备ICH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头穴透刺对ICH大鼠脑组织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大鼠脑内ICAM -1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抑制ICAM -1表达及其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熟地黄中有效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对高浓度皮质酮(CORT)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相关蛋白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4h新生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第8天细胞用药处理,将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5-HMF组。24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生化方法检测衰老特异性指标β-半乳糖苷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BDNF、SGK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GCR、BDNF、SGK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0.5mg/L的5-HMF明显提高细胞活力,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模型细胞GCR、BDNF、SGK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0.5mg/L 5-HMF可以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免遭高浓度皮质酮的损伤,通过调节GCR、BDNF、SGK的基因表达,可能在延缓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风胶囊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风胶囊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测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程度,行免疫组化法观测血肿周围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中风胶囊大(2.7g·kg^-1·d^-1),小(1.8g·kg^-1·d^-1)剂量组。结果:中风胶囊组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并降低血肿周围IL-6的阳性细胞比例数。结论:中风胶囊能降低脑组织中IL-6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具有减轻炎症,减轻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