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6):726-727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cTNT-hs)含量与高血压合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心脏功能不全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左室收缩性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提出的心脏功能分级方案,分为Ⅰ级33例,Ⅱ级42例,Ⅲ级48例,Ⅳ级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抽取静脉血浆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T-proBNP和cTNT-hs含量,根据两组NT-proBNP和cTNT-hs浓度分析NT-proBNP和cTNT-hs与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关系。结果:两组心功能Ⅰ级患者NT-proBNP和cTNT-h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级、Ⅲ级、Ⅳ级患者NT-proBNP和cTNT-h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和心功能级数具有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和cTNT-hs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具有正相关,心脏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和cTNT-hs浓度越大,这一相关性可做为高血压合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诊断和严重程度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血浆NT-proBNP检查对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0例,心律衰竭患者90例,共180例。按患者类型,设定为高血压组及心衰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衰组分为Ⅱ级35例、Ⅲ级34例、Ⅳ级2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心衰组[(238.24±62.71)pg/L vs(1 429.38±161.25)pg/L],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Ⅱ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Ⅲ级心衰患者[(364.78±23.22)pg/L vs(1 059.78±92.75)pg/L],而LVEF明显高于Ⅲ级心衰患者[(54.24±8.25)%vs(40.47±4.89)%],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Ⅱ级、Ⅲ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Ⅳ级患者[(364.78±23.22)pg/L vs(1059.78±92.75)pg/Lvs(2 112.47±325.84)pg/L],而LVEF明显高于Ⅳ级患者[(54.24±8.25)%vs(40.47±4.89)%vs(26.21±5.72)%],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有关,进行早期血浆NT-proBNP检查,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能预防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CD62P的表达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血栓性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Ⅰ级组17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20例)及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和CD61)的表达量,同时应用Class凝固法分别测定血浆Fib浓度及PT、APTT、TT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组CD62P的表达量、血浆Fib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PT、APTT、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级高血压病组CD62P的表达量高于Ⅰ级高血压病组(P<0.01);Ⅲ级高血压病组血浆Fib浓度高于Ⅰ、Ⅱ级组(P<0.01);Ⅱ、Ⅲ级高血压病组PT、APTT、TT水平低于Ⅰ级高血压病组(P<0.05);CD61的表达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凝血活性明显增高,存在血栓前状态;对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便早期防治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ll,UⅡ)在老年高血压病以及合并心肌肥厚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年龄均〉60岁),其中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2例,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患者35例。同时选取我院34例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浆UⅡ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67例老年高血压组的UⅡ含量平均为(8.02±2.59)pg/mL,34例正常对照组的UⅡ含量平均为(6.75±1.25)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的含量也明显增加,3级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的含量明显高于1、2级高血压组血浆UⅡ的含量(P〈0.05)。③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的血浆U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的U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组的LVMI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④老年高血压组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为(12.45±0.79)mm,左室后壁厚度(LPWD)为(12.67±0.29)mm,二者分别与UⅡ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2,0.891,P〈0.05)。结论 UII可能在老年高血压病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及其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萍  李自成  孙蓓  常青 《广东医学》2003,24(3):256-257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CRP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I,Ⅱ,Ⅲ级高血压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清CRP浓度。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Ⅲ级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高血压I,Ⅱ级患者(P<0.05),但高血压I级与Ⅱ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血管壁炎症反应,且CRP浓度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病人中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因慢性左心衰住院的38~80岁患者,以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入院,临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疾病者设为对照组。在Roch Elecsys 2010全自动测定仪上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共纳入慢性左心衰(CHF)患者110例,其中左心收缩功能不全(LVSD)者41例;左心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下降(LVDD)者69例。对照组30例。CHF患者NT-proBNP中位数为272or,/ml。LVSD患者NT-proBNP中位数(1975pg/m1)明显高于LVDD组(89pg/m1)和对照组(32pg/ml,P〈0.01)。CHF患者NT-proBNP与射血分数(EF)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r=-0.626,P〈0、01);在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P=0.647)。如定义NT-proBNP大于最接近对照组上限的95%为异常(159pg/ml),NT-proBNP诊断LVSD和LVDD以及总体CHF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5%、76.0%和90.3%;敏感性分别为100%、36.2%和60.0%;特异性分别为74.7%、100%、10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临床上NT-proBNP的检测是判断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对舒张功能不全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住院的HF患者123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8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组,Ⅰ级21例,Ⅱ级33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44例。应用南京普朗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HF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出院后随访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HF各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Ⅳ级组(8246.1±2447.7)pg/mL>Ⅲ级组(3676.0±901.3)pg/mL>Ⅱ级组(1072.4±329.0)pg/mL>Ⅰ级组(573.2±132.6)pg/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为(2188.6±642.3)pg/mL,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95.3±32.4)pg/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尾加压素Ⅱ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是否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n=90)和正常人(对照组,n=30),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U-Ⅱ的水平,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的U-Ⅱ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1级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各级组间U-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1级、2级、3级高血压组的U-Ⅱ水平分别为7.23±0.99、7.52±1.01、8.15±0.89、8.99±0.98pg/m l,有显著相关性(r系数分别为0.83、0.78、0.80,P〈0.05)。结论 U-Ⅱ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高血压的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浆脑利尿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急症患者30例,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脉泵入进行降压治疗,同时取门诊常规体检、性别、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NP与AngⅡ的浓度。结果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浆BNP为(256.72±80.23)pg/L,AngⅡ为(50.26±22.37)pg/L;对照组分别为(90.25+56.43)pg/L、(30.41±17.55)pg/L,高血压组BNP、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降压治疗后BNP、AngⅡ水平显著降低(P〈O.05、〈0.1301)。结论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BNP及An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组,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组(斑块组)9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增厚组(增厚组)6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正常组(正常组)63例,对照组61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中IL-17浓度,比较血浆IL-17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1)血浆IL-17水平在斑块组为(401.850±111.137)pg/ml、增厚组为(272.018±82.373)pg/ml、正常组为(195.864±64.001)pg/ml和对照组为(25.509±7.721)pg/ml,血浆IL-17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00,P〈0.001);(2)相关分析显示血浆IL-17水平与IMT呈正直线相关(r=0.732,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浆IL-17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306例高血压确诊患者按标准进行分级分组,208例同期体检无高血压者为对照组,共同检测血浆NT-proBNP以及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2级、3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级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NT-BNP水平与高血压分级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为诊断早期高血压心脏病一种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A组32例,NYHAⅡ级;B组30例,NYHAⅢ级;C组30例,NYHA1V级。全部患者人院后均给予B2微球蛋白、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糖、N端B型脑钠肽(NT—BNP)、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的检测。结果:A、B、C三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亦随之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NT—BNP、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血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在诊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时,要注意避免使用损害肾脏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心室重构所引起的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是不仅与动脉硬化有关,还与左心室重构有着密切联系的临床常见指标。但目前有关AASI与HFpEF的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AASI在高血压伴HFpEF患者中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AASI与心功能及心室结构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入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伴有HFpEF分为HFpEF组112例、非HFpEF组98例,HFpEF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亚组(Ⅰ~Ⅱ级)63例、B亚组(Ⅲ~Ⅳ级)49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舒张压(SBP)和收缩压(DBP)、心率(HR)及服药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利尿剂〕,并于入院后空腹采血送检获得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血尿酸(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房内径(LA),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AAS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ASI与心功能及心室结构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FpEF组患者年龄、Scr、BUN、利尿剂服用比例、NT-proBNP、LVMI、LVDd、AASI均高于非HFpEF组,而LVEF低于非HFpEF组(P<0.05)。A亚组NT-proBNP、LVDd、LVMI、AASI低于B亚组,LVEF高于B亚组(P<0.05)。高血压伴HFpEF患者的AASI与NT-proBNP(r=0.434,P<0.001)、LVDd(r=0.470,P<0.001)、LVMI(r=0.417,P<0.001)呈正相关,与LVEF(r=-0.410,P<0.001)呈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伴HFpEF患者的AASI较高,且与心功能变化及心室重构程度相关,可能与HFpEF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测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BNP)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评价动脉僵硬度对心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CHF患者103例,使用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患者心功能,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MEIA)测定BNP,收集数据完成后,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200±160)pg/ml,较对照组(600±20)pg/ml明显升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1);LVEDD≥60mm时的BNP与LVEDD〈60mm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40%时的BNP与LVEF≥4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LVEDD呈正相关(r=0.87、r=0.6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3,P〈0.01)。PWV是心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BNP与用多普勒心脏超声所评估的心脏功能参数LVEDD、LVEF具有相关性,对于CHF患者是一种危险因素。PWV对于BNP和心脏功能是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间的潜在联系,及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ET-1及NT-proBNP的浓度,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制定ET-1、NT-proBNP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界值。结果: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血浆ET-1、NT-proBN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以ET-1作为高血压LVH的诊断指标,最佳临界值为279.9pg/ml,所对应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79%;以NT-proBNP作为高血压LVH的诊断指标,最佳临界值为32.6pg/ml,所对应的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93%。结论:血浆ET-1、NT-proBNP水平与高血压LVH密切相关。血浆ET-1、NT-proBNP水平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朱剑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4-5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AMI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方法检测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AMI患者左心室大小、收缩及舒张功能及右心室功能,心电图观察AMI患者梗死部位;分析AMI患者血浆BNP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784.57±634.50)pg/mL vs(68.35±6.97)pg/mL,P = 0.000];不同部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I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05,r = -0.53);Killip分级为Ⅲ级、Ⅳ级AMI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能是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CKD非透析患者132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级组40例,Ⅱ级组34例,Ⅲ级组30例,Ⅳ级组28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结果从健康对照组到CKD患者不同心功能组(I至Ⅳ),LVEF逐级递减,NT-proBNP水平逐级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CKD患者心功能l级组的LVEF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NT—proBN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LVEF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浓度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升高。结论CKD非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肾功能相关,NT-pro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参考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研究Hcy与后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N-LVDD TD)50例和对照组(CG)30例患者间BNP、Hcy、hs-CR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LVDD TD血清NT-proBNP、Hcy、hs-CRP水平均较CG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N-LVDD TD(r=0.775)组血清NT-proBNP与Hcy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s-CRP虽能有效检测出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异性很低。NT-proBNP联合Hcy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对临床早期发现治疗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将患者分为Ⅱ型CRS组130例(GFR<60ml/min)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08例(GFR>60ml/min)。分别采血检测两组NT-proBNP、Cys-C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Ⅱ型CRS组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均<0.01)。Ⅱ型CRS组中,NYHA分级和肾功能分期越高,NT-proBNP、Cys-C及Scr水平也越高(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肾功能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均<0.01)。结论血清NT-proBNP和Cys-C均可作为CRS的生物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对判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NT-脑钠肽在左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BNP)在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1例NYHAⅠ、Ⅱ、Ⅲ、Ⅳ级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抽肘静脉血,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NT-BNP;正常人36例为对照组,在体检时抽血检测NT-BNP。抽血当天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不全时的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以及肺动脉压。结果对照组、Ⅰ、Ⅱ、Ⅲ、Ⅳ级器质性心脏病患者NT-BNP中位数依次为26.6、70、151.2、2724.1、7728.7pg/ml,NT-BNP对数均值为(1.5±0.4)、(2±0.4)、(2.3±0.5)、(3.3±0.6)、(3.8±0.5),单因数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若以256pg/ml为诊断左心衰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5%。NT-BNP与NYHA分级心脏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为(r=0.456,P<0.01)。诊断左心功能不全NT-BNP比心脏彩超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NT-BNP是诊断左心衰竭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指标,也可用于判断左心衰竭严重程度。NT-BNP与肺动脉压有相互关系,测定NT-BNP并通过临床分析可为正确诊断心肺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