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300例正常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母亲年龄(OR=3.232;95% CI:0.453~ 3.348)、孕周(OR=2.454;95%CI:0.975 ~ 2.349)、双胎及多胎妊娠(OR=2.642;95% CI:0.723 ~ 2.34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36;95% CI:0.455~ 2.445)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OR=3.642;95% CI:1.347 ~ 3.425)、家庭月收入(OR=3.532;95% CI:1.436~2.335)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针对母亲年龄、孕周、双胎及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尿道下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病因。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统一的调查表及调查方式对107倒尿道下裂及214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AS 6.12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胎儿尿道下裂的发生与母亲孕前自然流产史(OR=3.87,95%CI:1.60~9.39)、孕期发生先兆流产(OR=3.57,95%CI:1.31~9.64)、孕早期感冒伴发热(OR=7.63,95%CI:2.50~23.24)、孕中期用抗感染和/或解热止痛药(OR=16.46,95%CI;3.46~78.21)、父亲职业性接触农药(OR=3.70,95%CI:1.49~9.16)及胎儿低出生体重(OR=12.62,95%CI:2.97~53.67)呈正相关,与母亲孕早期增加蛋白质类营养(OR=0.33,95%CI:O.15~0.74)呈负相关。结论 母亲孕前自然流产史、孕期发生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伴发热、孕中期用抗感染和/或解热止痛药、父亲职业性接触农药、胎儿低出生体重等可能增加胎儿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而母亲孕早期增加蛋白质类营养可能降低胎儿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检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GDM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共501位孕妇接受筛检,其中16例诊断为GDM。研究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得到,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经产史,既往多囊卵巢综合症,初孕年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和孕前腰围与孕妇GDM发生有关联,多因素分析表明;初孕年龄(OR=4.1102,95%CI:1.2610-13.3965),糖尿病家族史(OR=6.6138,95%CI:1.3334-32.8063),孕前BMI(OR=16.8227,95%CI:5.5441-51.0457)增加孕妇发生GDM的危险。结论 加强对初孕年龄大,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值大的孕妇的检查,以预防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孕早期妇女的自然流产状况与维生素A、E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指导孕妇健康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广州市收集进行流产刮宫术的孕妇绒毛组织共258例(自然流产组63例,对照组1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24h膳食调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绒毛组织中的维生素A、E含量.结果 自然流产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年龄、体质指数、婚姻状况、流产史、孕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与≤22岁相比,23~岁组:OR=3.903,95%CI:1.533~9.937;≥29岁组:OR=2.896,95%CI:1.116 ~7.519)、流产史(OR=2.174,95% CI:1.105 ~4.278)和孕周≥8周(OR=3.532,95%CI:1.813 ~6.883).自然流产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维生素A、E含量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年龄、流产史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未见自然流产者膳食维生素A、E摄入量及绒毛组织中维生素A、E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袁静  丛林  潘发明  姚洁  周桂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59-466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39名GDM病例及156名正常孕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率(P<0.05)。其中年龄OR值为2.4322,糖尿病阳性家族史OR值为4.1254,孕前体重指数OR值为8.1826,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率OR值为89.1274。重复序列方差分析两组孕期体重指数的增加有差异,F=494.605(P<0.000)。结论:年龄、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率均为GDM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快,发生GDM的危险大。  相似文献   

6.
孕中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孕中期血红蛋白水平(Hb)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PIH)之间的关系. 方法 比较1995~2000年浙江省和江苏省4个县(市)单胎分娩的95 620例妇女孕中期不同Hb水平孕妇的PIH发病率;采用logl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产次和体质指数(BMI)等因素后,估计Hb水平与PIH之间的关联程度. 结果 孕晚期及产时孕妇PIH的发病率为9.7%;Hb水平为100~109 g/L时,PIH的发病率最低;Hb水平升高或者降低,PIH的发病率均呈增加趋势,Hb<80 g/L的孕妇PIH的发病风险增加79%(OR=1.79,95%CI:1.29~2.49),Hb≥150 g/L的孕妇PIH的发病风险增加47%(OR=1.47,95%CI:1.00~2.21). 结论 孕中期Hb水平与PIH的发生风险之间呈"U"型关系,重度贫血以及高水平Hb都可能会增加PIH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天津市某郊县健康体检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制定农村居民MS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天津某郊县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病例278例,对照1 843例,分析研究对象MS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天津市某郊县健康体检人群MS患病率为13.11%(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01%,按天津市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0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96%和12.40%(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70%和12.51%);文化程度(OR =0.687,95%CI:0.561~0.840)、体力劳动程度(OR =0.552,95% CI:0.473 ~0.644)、体育锻炼(OR=0.517,95%CI:0.404~0.662)是MS的保护因素,高腰臀比(OR=2.246,95%CI:1.699~2.969)、饮食偏甜或偏成(OR=16.936,95% CI:7.477 ~38.360)、食用畜肉多(OR=1.692,95%CI:1.319~2.169)、高血压家族史(OR=1.817,95%CI:1.330~2.481)、糖尿病家族史(OR=1.756,95%CI:1.235~2.495)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MS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异常健康状态,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部分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天津市河东区居民中301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高血压有关的危险因素是:体重(OR=1.17,95% CI:1.12~1.23),高血压家族史(OR=2.18,95% CI:1.49~3.21),人均收入(OR=0.73,95% CI:0.56~0.94),心率(OR=2.30,95% CI:1.41~3.76),初潮年龄(OR=0.90,95% CI:0.82~0.99)。经体重的混杂调整后,除初潮年龄外其他因素的OR值仍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未发现绝经年龄、产次、初产年龄、服避孕药史和吸烟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娩巨大儿孕妇体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增重及各孕期体重增加速度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6例巨大儿和109例正常体重出生儿(对照组)母亲的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等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OR=2.204,95%CI:1.377~3.529)、孕12~20周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961,95% CI:1.204~3.194)、孕20~30周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811,95%CI:1.078~3.041)、孕30周至产前体重增加速度(kg/周,OR=1.858,95%CI:1.095~3.153)、男性婴儿(OR=2.630,95%CI:1.420~4.850),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孕30周后每周体重增加在0.5~1.0 kg的孕妇比每周体重增加在0.5 kg以下的孕妇发生巨大儿的风险增加1.13倍(OR=2.13,95%CI:1.07~4.22). 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胎儿性别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袁静  丛林  姚洁  周桂菊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76-1477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指数增长速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产检测量获得一般资料;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体质指数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期体质指数(BMI)增加大(OR=89.1274,95%CI=6.2574~95.1757)、孕前体质指数大(OR=8.1826,95%CI=7.1804~41.3126)、有糖尿病家族史(OR=4.1254,95%CI=4.0247~27.2024)、年龄大(OR=2.4322,95%CI=2.2815~15.2251)均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未发现身高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有关。排除孕前体重干扰后,孕期体重增长速度越快,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越大。结论孕期体质指数增长过快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对1994-2011年我国符合条件的9篇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6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生育年龄(OR=2.51,95%CI:1.74~3.64)、孕期不良心理(OR=3.00,95%CI:2.18~4.14)、经济水平(OR=3.08,95%CI:2.10~4.53)、体质量(OR=1.65,95%CI:0.93~2.92)、产次(OR=3.57,95%CI:1.63~7.58)、高血压家族史(OR=3.15,95%CI:2.13~4.65)。结论孕期不良心理、生育年龄、经济水平、体质量、产次和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长沙县农村地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长沙县某医院妇幼保健科就诊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了在该医院就诊的孕妇298人。有4.0%的农村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年龄、产次、自然流产史与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病情况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生育年龄(OR=3.19,95%CI:1.05,9.65)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县农村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病率为4.0%,农村孕妇生育年龄小于25岁或大于30岁的孕妇较年龄在25~30岁间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开展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抽取兰州市七里河区9个街道、6个镇(乡)年龄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 000人。应用 Epi Date 3.1录入数据,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发放问卷5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 776份,有效率为95.52%。其中男性2 414人(50.54%),女性2 362人(49.46%)。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1.94%(95%CI:20.79%~23.14%),标化率为21.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龄、文化程度、BMI、腰围、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和平均每日摄入蔬菜量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年龄、BMI、高血压家族史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 别 为1.577(1.309~1.899)、1.062(1.057~1.068)、1.584(1.412~1.777)、1.526(1.286~1.811)和1.772(1.409~2.229)。 结论 2017年七里河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水平较高,农村、年龄、BMI、高血压家族史及糖尿病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通过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防控,进一步控制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发生生化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FET助孕治疗发生生化妊娠者120例,同期临床妊娠并成功分娩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不孕因素、子宫内膜准备情况、受精方式及胚胎移植等情况,选择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增加(OR=2.182,95%CI:1.058~4.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胚胎数目≥2枚者较移植胚胎数<2枚者,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降低(OR=0.081,95%CI:0.010~0.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至少1枚优质胚胎,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降低(OR=0.473,95%CI:0.268~0.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有自然流产史是生化妊娠的危险因素,移植胚胎数目≥2枚及移植优质胚胎是生化妊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高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和随机抽取的320例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所有统计资料用SPS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480例,其中异位妊娠患者160例(33.3%),宫内妊娠320例(66.7%),患者平均年龄为(31.3±6.5)岁。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炎史(P=0.010)、人工流产史(P=0.023)、药物流产史(P=0.024)、宫内节育器避孕(P=0.011)、盆腔手术史(P=0.016)与异位妊娠的发病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OR,2.442;95%CI,1.210-4.930;P=0.013)、人工流产史(OR,2.094;95%CI,1.188-3.691;P=0.011)、药物流产史(OR,2.011;95%CI,1.055-3.835;P=0.034)、宫内节育器避孕(OR,3.140;95%CI,1.161-8.496;P=0.024)、盆腔手术史(OR,2.789;95%CI,1.167-6.666;P=0.021)是异位妊娠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宫内节育器避孕、盆腔手术是异位妊娠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些危险因素应给与积极的干预,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人群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507名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和11832名对照人群的危险因素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经单因素筛选,有14个暴露因素与高血压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366,95%CI:1.199~1.555)、脑血管疾病家族史(OR=2.766,95%CI:1.504~5.087)、睡眠时间缩短(OR=1.936,95%CI:1.167~3.213)和体重超标(OR=1.908,95%CI:1.323~2.750)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体重、改善睡眠可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GDM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沈阳市盛京医院住院的129例GDM孕产妇与129例正常孕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汉族)按1∶1的比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怀孕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后期体重、文化程度、早起时间、晚睡时间、孕前口味、孕前常饮饮料、怀孕胎次、糖尿病(DM)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孕前高脂血症、孕前运动、流产史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有5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即怀孕年龄、孕前BMI、DM家族史和孕前口味为危险因素(P=0.000,OR=1.861,95%C.I为1.795~1.932,P=0.000,OR=2.750,95%C.I为1.660~2.852,P=0.000,OR=8.690,95%C.I为3.588~21.046,P=0.000,OR=1.615,95%C.I为1.503~3.750);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P=0.002,OR=0.910,95%C.I为0.259~0.898)。结论:孕产妇怀孕年龄、孕前BMI、DM家族史、孕前高盐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GD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糖尿病家族史和三高聚集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随机抽取8981名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t检验、x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研究糖尿病家族史和三高聚集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结果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最终纳入8350名,糖尿病患病率11.2%,标化患病率5.4%。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总静态时间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3.43倍(OR=3.43,95%CI=2.86~4.11),超重肥胖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是非超重肥胖者的1.60倍(OR=1.60,95%CI=1.39~1.83),高三酰甘油血症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是非患者的4.99倍(OR=4.99,95%CI=4.17~5.98),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是非患者的3.14倍(OR=3.14,95%CI=2.73~3.62)。当家族史合并1高时,以家族史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最高(OR=4.60,95%CI=4.01~5.29),当家族史合并2高时,以家族史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超重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最高(OR=4.67,95%CI=4.08~5.37),当家族史合并3高时,糖尿病患病风险达到最高(OR=5.72,95%CI=5.14~6.42)。结论 家族史合并危险因素聚集越多,糖尿病患病风险越高,应及时做好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儿童孤独症的妊娠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儿童孤独症的预防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等数据库,纳入有关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母亲年龄>35岁(OR=1.518,95%CI:1.248~1.787)、父亲年龄>35岁(OR=1.180,95%CI:1.083~1.286)、有精神病家族史(OR=3.539,95%CI:2.145~4.934)、妊娠期高血压(OR=1.492,95%CI:1.040~1.910)、妊娠期被动吸烟史(OR=3.035,95%CI:2.040~4.515)、先兆流产(OR=2.201,95%CI:1.355~3.578)、妊娠期并发症(OR=2.673,95%CI:1.620~3.726)、剖宫产(OR=1.290,95%CI:1.118~1.402)、出生时体重<2500g(OR=1.554,95%CI:1.276~1.832)、早产(OR=1.582,95%CI:1.349~1.855)、脐带绕颈(OR=4.876,95%CI:1.058~8.693)、5分钟Apgar评分<7分(OR=1.927,95%CI:1.135~2.719)、新生儿病理性黄疸(OR=4.298,95%CI:2.977~6.162)、儿童性别为男性(OR=3.834,95%CI:2.861~4.808)、先天畸形(OR=1.908,95%CI:1.417~2.569)和未采取母乳喂养(OR=1.713,95%CI:1.250~2.347)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使用产钳分娩(OR=0.777,95%CI:0.563~0.991)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应当做好全孕期的预防保健,尽可能减少妊娠期和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出现。如果儿童和家庭暴露于危险因素,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