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拟消食导滞散治疗小儿泄泻32例益阳卫生学校附属医院(413000)张小娥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消食导滞散/治疗应用,儿童小儿泄泻是儿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笔者采用自拟消食导滞散治疗本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系门诊患儿...  相似文献   

2.
消食散对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河南450003河南中医学院蒋时红苗明三韦新主题词%消食散/药效学胃酸测定巨噬细胞/免疫学消食散主要有鸡内金、太子参、槟榔、鳖甲等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开中之功。临床用于儿童消化不良、厌食及发育迟缓等具有良效。本文报道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食健脾散治疗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71例,其中治疗组41例给予消食健脾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江中健胃消食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在改善中医症状证候积分、食欲食量、体重、血红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二者均有疗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消食健脾散能有效改善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使患儿体重及血红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增加。结论:消食健脾散对脾虚夹积型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消食导滞散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粹混合法制备内服散剂消食导滞散,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山楂进行定性分析,并观察其消食导滞的效果。结果: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稳定可行,所制得的消食导滞散对小儿厌食症的总有效率为84.76%,对小儿积滞的总有效率为88.62%。结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消食导滞散质量可控,疗效确切,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满足医院临床用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97-2098
目的:对羚羊清肺散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显微鉴别法。结果:通过观察结果确定羚羊清肺散中13种药材的专属性显微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有效控制其成品质量,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及国内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药材“散血莲”(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itro H.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绘制了横切面的简图、详图和组织粉末显微详图。结论:散血莲根状茎和叶柄残基的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开发推广应用的鉴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牛晓峰  李维凤  李延 《中成药》2001,23(1):20-23
目的:建立健脾消食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利用显微鉴别可鉴别出健脾消食胶囊中12味中药;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出其中白术、甘草、人参、陈皮、砂仁、山楂及党参。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健脾消食胶囊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银娟  廖欣  白汝  汪玥  苏华  陆崟 《北京中医药》2017,36(9):850-852
目的提升通脉活络散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制剂中的党参和熟地黄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采用TLC对制剂中的黄芪、熟地黄和细辛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党参和熟地黄显微特征明显;黄芪、熟地黄和细辛TLC专属性强,斑点清晰。结论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佳,可用于通脉活络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黄毛楤木形态组织鉴定及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民  徐鸿华  丁平  林励 《中药材》2000,23(9):524-526
本文对黄毛Chon木的根进行性状,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显微组织解离临别此外还对根皮所含的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油中以反-石竹烯为主,其次为9,12-十八烯酸,十六酸等16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枫香树的生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枫香树的生药特征研究,填补湖南湘西地区土家族药物生药学研究的空白,并为药物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药材性状研究、显微摄像、显微研究。结果:树皮主含木栓细胞、石细胞、树脂道、纤维;树枝主含木栓细胞、韧皮部散生韧皮纤维,树脂道散生,木质部较发达,弧角处形成周木型维管束,髓部主要由薄壁细胞;树根横切木栓层3~6列,韧皮纤维成环状排列,散生树脂道,木质部导管径向单向排列。结论:药材性状、显微特点可为该药的生药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归藤的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SH  Liang XL  Chen Y  Zeng HS  Wei YY  Wu FJ 《中药材》2012,35(2):213-216
目的:研究当归藤的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分别对药材的根、茎和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结果:经实验证实,当归藤有显著的显微特征,如:根的皮层有单个石细胞散在,在中柱部位有较多石细胞群及纤维束散在,并断续成环。茎的韧皮部宽广,在靠近形成层部位有大型的分泌细胞散在,在射线部位有石细胞群。药材粉末见晶体石细胞,石细胞有厚壁与薄壁两种。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当归藤显微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伤科八厘散的质量标准,采用显微特征与TLC法对伤科八厘散进行定性鉴别,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准确监控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健脾消食退黄法治疗初生婴儿母乳性黄疸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健脾消食退黄之法(茯苓、白术、茵陈、丹参、麦芽等)治疗初生婴儿母乳性黄疸58例,全部有效。提示健脾消食、利湿退黄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一种五加皮新伪品,提供鉴别方法。方法从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和正品五加皮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性状特征:新伪品略薄,栓皮易脱落,折断面外侧有白色细长纤维。显微特征:新伪品有大量草酸钙方晶,皮层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散在。结论发现一种五加皮新伪品,主要从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刘玠  张迪  关健 《中医药学报》2011,39(1):85-86
目的:建立惊热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惊热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惊热散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藏药八味石榴散的显微鉴别特征,为质量评价提供资料。方法:通过单味药材粉末、混合粉末显微鉴定,选取较具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定性鉴别依据,制定显微鉴定方法。结果:通过鉴定花粉粒、分泌细胞、花柱碎片、色素层细胞、石细胞、纤维等对成药中的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论:该显微鉴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八味石榴散的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为藏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红伟  冯斌 《河南中医》2012,32(8):1027-1028
目的:观察消食化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食化积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食化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穴位磁疗按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周疲劳过程中退火45^#钢、正火45^#钢及16Mn钢光滑试样的表面维氏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控制应力水平下试样表面显微硬度随循环周次的变化关系,基于硬度的物理意义,初步探讨了高周疲劳过程中材料的循环微观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循环硬(软)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发表解毒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遗尿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和薄层鉴别方法对遗尿散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方中朱砂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HgS的平均回收率为98.6%(n=5).RSD为0.92%。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