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方法采用糖尿病健康知识问卷、治疗态度问卷和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门诊复诊的56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健康知识总分为(64.82±15.52)分,其中良好10例,占17.86%;中等25例,占44.64%;较差21例,占37.50%。患者治疗态度总分为(12.41±2.09)分。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65.49±13.04)分,其中良好11例,占19.64%;中等24例,占42.86%;较差21例,占37.50%。患者的健康知识与治疗态度呈正相关(r=0.393,P=0.003),健康知识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r=0.489,P=0.000),治疗态度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r:0.620,P=0.000)。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陈先华  卢祖洵  董超群 《护理研究》2009,(10):2620-262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最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最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痛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人际信任水平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246例社区居家及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试。结果文化程度中专、高中及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初中及以下者(P〈0.05);人际信任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00),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434,P=0.000),与回避应对方式无相关(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人际信任水平会影响其对应对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自我效能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相等对照组设计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其中干预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和身体测量指标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3个月内收缩压下降(5.11±12.30)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下降(O.33±4.64)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P〈0.05);干预组体重指数下降(0.43±0.42)kg/m^2,对照组体重指数比3个月前增加(0.39±1.26)kg/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5,P〈0.01)。两组患者3个月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3个月的变化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增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健康状况,对于减少卫生服务使用有一定作用,但需要要进行远期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5.
张丽林 《华西医学》2014,(2):214-216
目的了解中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衙和预后情况,为预防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或预后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结果共纳入547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中青年患者233例,老年患者314例;中青年组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相对于老年组患者,中青年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相对较低(51.9%,64.3%;P=-0.004),但吸烟(51.9%,36.3%;P=0.000)和长期饮酒(53.2%,28.3%;P=0.000)等不良生活习惯率显著增高。此外,中青年组患者合并血管畸形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7.3%,3.2%:P=0.028)。在治疗方面,中青年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患者(98-3%,86.9%;P=0.000),且中青年组患者预后显著好于老年组患者。结论中青年缺时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是减少中青年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东莞市抽取三个自然村,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人户对3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结果此次高血压调查共完成2132人,占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28%;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男性高于女性(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1级高血压者明显高于2、3级高血压(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升高(P〈0.001);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而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高于父母一方者(P〈0.05);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01),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吸烟者(P〈0.001),患病率随吸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高血压高危人群占40.73%,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而升高(P〈0.001);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结论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广泛开展农村居民高血压普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户问卷调查法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与饮食控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630,P〈0.001),随着饮食控制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也在提高(r=0.565,P〈0.01);饮食控制行为与文化程度、在职与非在职有关(P〈0.05);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有关。结论:饮食控制自我效能中高效能的患者139例,占67.8%.中效能60例.占29.3%.低效能6例.占2.9%。执行饮食控制严格的患者占47.3%,控制情况一般的患者占37.1%.15.6%的患者执行情况很差。  相似文献   

9.
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血压伴随状况及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52例60岁以上居民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老年空腹血糖受损者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41.31%,女性(22.95%)高于男性(18.36%)(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46.56%,女性(25.25%)高于男性(21.31%)(P〈0.05)。Lo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人群血压升高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年龄和腰围。结论:老年空腹血糖受损阶段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为87.87%,其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及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结合的方法对其调查,统计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的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为(14.91±3.21)分,85.7%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高,但其中运动锻炼水平较高者只占40%,且不良生活习惯管理水平中差者占34.2%;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得分为(15.23±3.53)分,37.1%的患者自我效能高,48.6%较高,14.3%中等,无自我效能低者;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r=0.803,P〈0.01),各类自我效能与相应的自我管理也均呈正相关(r=0.235~0.843,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需加强有关运动锻炼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健康教育,科学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减少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的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符合入组原则的327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自我管理状况问卷及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6.82±1.13)分,其中78例(23.85%)评分为好、72例(22.02%)为较好、64例(19.57%)为一般、113例(34.56%)为差;在自我管理各分项上,除坚持运动、按时随访及体质量控制外,其余的良好率均在50.0%以上;影响自我管理状况的因素有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血压控制情况、吸烟及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SF-36得分低于常模(P0.05),且自我管理状况各层面的得分和总分均与SF-36生理领域得分、心理领域得分和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家庭功能现状,探讨家庭功能水平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3个城市社区18岁以上高血压病人576例,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测评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功能良好、中度和严重障碍者分别占74.3%、21.7%和4.0%;依从性差的病人较依从性好的病人家庭功能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庭功能水平与药物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人家庭功能水平越低,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差;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病人家庭功能水平,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干预组予以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分别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变化。结果:干预组在生活方式、躯体活动、治疗相关、社会心理和自我管理总分问均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跟踪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2年1-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怀化市鹤城区迎丰社区板桥铺街道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进行社区跟踪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并发症、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68%(28/38)、13.16%(5/38),对照组分别为42.11%(16/38)、28.94%(1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干预前的SAS、SDS和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跟踪护理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空巢老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98例社区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均分为(152.92±23.12)分。与成人常模得分(153.60±20.21 , n=1 2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14, P=0.679)。分量表按标准化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管理认知得分、自我管理环境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为(39.43±8.36)分,高于常模(33.56±7.51)分(t=9.88,P<0.001);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r=0.341,P<0.01)。结论:强化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其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长沙市4所社区服务中心97例老年COPD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行为问卷和COPD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COPD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17.86±4.94)分、(89.07±1.51)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其自我护理行为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r=0.497,P〈0.05)。[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有相关性,社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评估和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使病人能更好地执行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提高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阶段和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对个体行为转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服药依从性行为阶段评估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阶段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各行为阶段均有分布,大部分处于准备及以上阶段;不同行为阶段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水平对患者行为阶段有一定的影响,需加强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老年病人的社区护理进行探讨,阐明社区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8月随机抽取482例慢性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1)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241)实施优质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家庭随访对护理效果以及病人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对两组病人健康知识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以及健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SAS与SDS得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知识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以及健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对照组所占的比例均低于观察组,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老年病人进行社区护理,能改善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还能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不同照顾者提供照顾的情境下其自我感受负担的状况。方法:以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72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中90.28%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缺陷;77.78%的患者自我感受到轻度至重度的负担;由配偶组照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高于子女组(F=5.26,P=0.026)和护工组、保姆组(F=8.19,P=0.001)。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特别要关注由配偶照顾的群体,调动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目的,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广州和苏州的6家养老机构的579名老年人进行调研。结果:①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8.41±7.22)分(0~20,M=7.00),其中社会适应能力完好的老年人195例(33.68%)、能力轻度受损的老年人102例(17.62%)、能力中度受损的老年人98例(16.93%)、重度受损的老年人184例(31.78%);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认知水平和沟通交流能力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R2=0.831,F=945.632,P〈0.001)。结论: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低,养老机构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精神认知和沟通情况,促使其较好地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