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4 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 2 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 ;以PCNA标记细胞增殖指数 (MI)检测其增殖活性 ;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 (AI)。③结果肺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χ2 =5 .6 5 3,P <0 .0 5 ) ;肺癌组织中AI和MI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细胞 (t′ =8.2 79、9.6 2 0 ,P <0 .0 0 1) ;Bax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细胞AI明显高于Bax表达阴性细胞 (t=2 .6 17,P <0 .0 5 )。④结论 肺癌组织Bax蛋白表达下调 ,细胞增殖及凋亡均较活跃 ;Bax蛋白的过度表达具有促进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②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Bcl-2、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③结果肺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x^2=4.74,P〈0.05);肺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x^2=5.65,P〈0.05);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MI)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8.28、9.62,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AI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t=2.41,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AI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t=2.62,P〈0.05);Bcl-2、Bax蛋白的表达均与MI无关(t=0.70、0.22,P〉0.05)。④结论Bcl-2蛋白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凋亡作用,而Bax蛋白具有促进肺癌细胞凋亡作用,因肺癌组织存在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以及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30例星形细胞肿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观察了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bcl 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凋亡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 ,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t=2 .77,P <0 .0 1) ;bcl 2、Bax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0 %和 10 0 % ,其中bcl 2表达强度与凋亡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92 2 ,P <0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受抑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及间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cl 2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抑制作用 ;Bax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PCNA,bcl-2,c-myc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恶性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细胞凋亡和调控基因异常在涎腺肿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的共同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10例正常肺组织和 5 7例NSCL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 5 7例NSCL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 9.6 % (34/ 5 7) ;Survivin阳性组平均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显著低于阴性组 (P <0 .0 5 ) ,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 (r=- 0 .4 2 0 ,P <0 .0 1) ;Survivin阳性组平均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显著高于阴性组(P <0 .0 5 ) ,Survivin表达与PI呈正相关 (r=0 .4 5 9,P <0 .0 1)。结论 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上调 ,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P2 1waf1蛋白表达特点 ,研究其与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76例肺癌组织P2 1waf1和PCNA蛋白表达状况 ,并与肺良性疾病比较 ,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是否相关。结果 :①肺癌组织P2 1waf1与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0 .2 6 % ,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 (分别为 35 .5 9%和 39.98% ,P <0 .0 0 1)。②肺癌组织P2 1waf1和PCNA蛋白表达与肺癌分期和分化无关。③肺鳞癌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89.6 6 % ,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 (4 7.0 6 % )。④肺癌组织P2 1waf1与PCNA蛋白表达无关 ,而肺良性疾病组织中两种蛋白表达相关。结论 :①肺癌P2 1waf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细胞增殖程度也很高。②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癌。③肺良性疾病细胞增生处于P2 1waf1蛋白控制之下 ,而肺癌细胞则已失去这一控制。  相似文献   

7.
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 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和 30例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组织进行研究。常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细胞中的表达 ;用DNA缺口原位未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bcl 2 bax基因蛋白表达率比值。结果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形态学结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退行性改变 ,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增殖指数 (P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减少 (P <0 0 1) ,而合体滋养细胞中从未发生过增殖 ,PI为 0 ;与此相反自然流产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凋亡指数 (A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增多 (P <0 0 5 ,P <0 0 1) ,同时 ,早孕流产的绒毛及蜕膜中促 /抑凋亡基因bcl 2 bax表达率的比值也较正常早孕时下降 (P <0 0 5 ,P <0 0 1) ,结果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一致。结论 细胞增殖和凋亡可能在孕卵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大量的细胞凋亡是其形态学退变的根本 ,并进而阻碍了孕卵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 ,P16,P53 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与内膜癌变 (E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 33例子宫内膜癌 ,3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30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 (ESH)组织进行PCNA和bcl 2 ,P16,P53 基因蛋白定位、表达程度、对比差异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EC组和EAH组PCNA ,bcl 2均有阳性表达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其表达强度由中到强阳性 ,但这两种在EC和EAH组中表达与其在ESH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16基因随细胞分化程度下降 ,ESH组阳性率 93.33% ,EAH和EC组分别为 74 .2 8% ,6 3.6 4% ,ESH组明显高于EAH组 (P <0 .0 5 )与EC组 (P <0 .0 1) ,而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其定位ESH组基因表达均在细胞浆 ,而EAH和EC组基因表达见于细胞核或核浆共同表达。P53 基因在ESH组无阳性表达 ,EAH组阳性率 2 2 .86 % ,EC组阳性率 5 4.5 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CNA ,bcl 2 ,P53 表达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中呈递增趋势 ,而P16趋于递减 ,提示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增殖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失衡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增生性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9.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意义。②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30例前列腺癌和 2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5 3蛋白和PCNA进行检测。③结果  6 3.3%前列腺癌中存在P5 3蛋白的异常表达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5 3蛋白均表达阴性 ;前列腺癌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 (t′ =8.31,P <0 .0 0 1) ,P5 3蛋白及PCNA表达均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病人预后有关 (P5 3:Hc=7.73,P <0 .0 5 ;z=2 .5 5 ,P <0 .0 5 .PCNA :F =36 .2 5 ,q =3.2 5~ 8.96 ,P <0 .0 1.t=5 .2 5 5 ,uc=2 .843,P <0 .0 0 1) ,前列腺癌P5 3蛋白阳性表达者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P5 3蛋白阴性表达者 (t=4.46 6 ,P <0 .0 0 1)。④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可能是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异常活跃的重要因素 ;P5 3蛋白表达与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鉴别前列腺良恶性肿瘤 ,以及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肠肿瘤中p53、bcl-2及PC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p5 3、bcl 2及PCNA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增生性息肉、腺瘤及腺癌中p5 3、bcl 2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粘膜及增生性息肉中 p5 3表达阴性 ,腺瘤癌变及腺癌组 p5 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组(P <0 0 5 )。腺瘤和腺癌中bcl 2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5 )。高分化腺癌bcl 2表达率高于差分化腺癌 (P <0 0 1)。bcl 2与p5 3表达在腺瘤和腺癌中呈负相关。PCNA强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瘤 -癌序列中逐渐增高 ,它与腺瘤 p5 3表达、不典型增生程度及腺癌组织分化有关 (P <0 0 5 )。结论 p5 3基因突变主要涉及到腺瘤向腺癌的转变过程 ,大肠癌的发生与腺瘤中凋亡相对抑制和增殖活性增高有关。综合分析 p5 3、bcl 2和PCNA表达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皮质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细胞凋亡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加高能量饮食建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并设立对照组 ,19周后观察两组血糖和血胰岛素释放水平 ,同时测定肾功能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大鼠肾皮质细胞凋亡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肾小管和肾间质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 <0 .0 0 1) ,bcl 2基因表达下调 (P <0 .0 1) ,Bax基因表达上调 (P <0 .0 1) ;琼脂糖凝胶电泳示凋亡特有的梯状 (lad der)图谱。结论 :糖尿病肾脏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肾小管上皮和肾间质细胞 ,糖尿病时持续高血糖造成的高渗透压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细胞凋亡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切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凋亡抑制基因蛋白 (Bcl 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 ,观察比较术前腹腔动脉插管化疗组 (治疗组 )和术前未化疗组 (对照组 )中晚期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l 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凋亡指数分别为 5 .71± 0 .12和 2 .37± 0 .15(t=97.39,P <0 .0 1) ,增殖指数分别为 4 1.5 0± 0 .14和 5 8.11± 0 .13(t =4 8.8,P <0 .0 1) ,Bcl 2分值为1.5 0± 0 .6 4和 2 .38± 0 .4 9(t=4 2 .8,P <0 .0 1)。凋亡指数与Bcl 2分值呈显著负相关 (rs=- 0 .74 3,P <0 .0 1) ,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中度正相关 (rs=0 .4 0 0 ,P <0 .0 5 )。治疗组治愈性切除率、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8.5 8,P <0 .0 1;χ2 =4 .0 9,P <0 .0 5 )。 结论 术前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可诱导中晚期胃癌细胞凋亡 ,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 ,提高治愈性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化疗药物降低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脑缺血预处理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蛋白在脑缺血预处理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假手术对照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大鼠前脑组织冰冻切片进行检测。结果 :缺血预处理对照组bcl 2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 3组 ,而各组bax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bcl 2蛋白表达的诱导可能是缺血预处理产生抗损伤保护性机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Bcl-2和Bax基因的调控.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1 h、3 h和5 h组.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予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BaxmRNA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蛋白及Bcl-2mRNA先升高而后下降(均P<0.01).凋亡指数(AI)与Bax蛋白及Bax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926,0.933;均P<0.01),而与Bcl-2蛋白/Bax蛋白及Bcl-2mRNA/BaxmRNA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836,-0.879;均P<0.01).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Bcl-2/Bax的比值下降是促进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TAT3、Mcl-1和Bax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的STAT3、Mcl-1和Bax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凋亡指数(AI)评估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肺癌中STAT3、Mc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组织中Bax的表达略低于正常肺组织,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中STAT3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相关,Bax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Mcl-1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肺癌组织的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且STAT3表达阳性组织AI值明显低于STAT3阴性组(P<0.05)。结论 STAT3蛋白通过调控Mcl-1和Bax发挥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SAN不同浓度(1.25、2.5、5、10 μmol/L)组、阳性组.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might present thetumor'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molecularlevel[1,2 ] .The abnorma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gastric carcinoma[3 ,4 ] ,butthe implication ofapoptosisand PCNA in the clinical stages of gastric carcinomawere very little studied.By using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and labelling( TUNEL) technique and PCNA immu…  相似文献   

18.
王笛乐  田慧军 《浙江医学》2006,28(2):88-90,126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伯血病基因2(Bcl-2)与大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80例大肠组织(腺癌43例、腺瘤27例、正常组织10例)中Caspase-3、Be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3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1.9%和55.6%,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0.0%(P〈0.01);Caspase-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Bcl-2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7%和70.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0.0%(P〈0.01);Bcl-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471,P〈0.01),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1)。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3,P〈0.01)。结论Caspase-3、Bcl-2与大肠肿瘤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在大肠肿瘤恶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恶性程度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大肠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