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8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23例髌骨骨折,其中横形骨折12例,大块粉碎性骨折8例,斜行骨折2例,纵形骨折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8~10周。采用胥少汀等制定的疗效标准,优17例,良5例,中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95.6%,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相比在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和大块髌骨粉碎性骨折上有明显的优势;且具有很强的生物力学优势、并允许膝关节早期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膝关节僵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效果.方法:2006~2009年收治髌骨骨折手术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A组38例行克氏针张力带手术治疗,B组42例行髌骨爪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愈合率,优良率和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术后骨折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优良率高于A组,而并发症少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和髌骨爪内固定都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髌骨爪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53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26例行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而恢复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439、4.160,P<0.05、0.01).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髌骨骨折因分型不同,于临床中治疗亦不同。有分离移位的髌骨中段及下极横行骨折,手术治疗多为褥式缝合后,用钢丝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至骨性愈合,二期行钢丝或克氏针等内固定物取出术,需两次手术,增加病人痛苦。我科近年来采用缝合线褥式缝合后,取髂胫束移植加固修补髌韧带治疗髌骨中段及下极横行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手术中采用髂胫速移植,加固了髌骨的稳定性,同时手术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剪断式带孔髌骨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预剪断式带孔髌骨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67例,观察并分析骨折复位程度、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2.5%,明显高于术前的9.0%;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90.0%,明显高于术前的6.0%;术后X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评分优良率100%,明显高于术前的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结论预剪断式带孔髌骨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有助于复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活动度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治疗髌骨横断型骨折的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6.
刘昆  陈文军 《新疆医学》2005,35(1):90-91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损伤,髌骨横行骨折使用两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其首选内固定方法。术后内固定钢丝脱落是固定失败重要原因之一。自1996年5月~2003年2年,收住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钢丝脱落31例,本院12例,外院转入我院的19例。通过对26例(膝)的翻修,克氏针安放及钢丝的缠绕技术正确与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髌骨骨折的横"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昝中学  刘旻  吕磊  饶书城 《四川医学》2007,28(10):1161-1162
目的介绍横“8”字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式治疗髌骨骨折。方法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对26例髌骨骨折采用横“8”字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式进行治疗,其中22例患者得到成功的随访,观察术后功能、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结果术后1个月可进行非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的日常工作,骨折在90-120d全部愈合,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率95.5%。结论横“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式能达到坚强的内固定,避免了“8”字张力带钢丝及AO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式的一些不足,术后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此种术式主要适用于髌骨横行骨折及骨折块较大的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8.
髌骨环内固定对髌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患者应用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术后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26例术后9—12周拍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疗效优2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符合张力带固定,顺应生物力学,无手术并发症;可以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小切口交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和结果采用小切口交叉克氏针贴髌骨钢丝张力带内同定治疗48例髌骨骨折,均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本组优44例,良3例,优良率98%.结论 该治疗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符合外科微创原则,采用这种新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病人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髌骨横行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法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法之疗效。方法2006-2012年共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法或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手术法治疗髌骨横行骨折77例,A组42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B组35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率、优良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和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都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费用低、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1例髌骨骨折采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满意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固定针松动、脱出、针尾刺痛、钢缆断裂及脱落等并发症。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操作简便有效、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使用张力带、髌骨爪和髌骨针3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比较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6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方式,20例采用髌骨爪固定方式,20例采用髌骨针固定方式。观察3种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均获得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按陆裕朴等疗效评分法,张力带固定者术后优良17例,优良率85%;髌骨爪内固定者优良19例,优良率95%;髌骨针内固定者优良19例,优良率9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例(15%)、1例(5%)和1例(5%)。结论髌骨爪和髌骨针内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方式,大大减轻了对软组织的刺激作用,保证了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髌骨爪内固定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11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共9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Bostman功能优良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5.5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6~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少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且具有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常用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治疗髌骨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术式。方法 分别采用环形钢丝法、环形钢丝加“8”字钢丝张力带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法及镍钛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共108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2年。优64例,良25例,中14例,差5例。结论 髌骨爪可作为任何类型髌骨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而环形钢丝法不应作为常规和首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法主要适用于横形及斜形骨折;对于粉碎骨折环形钢丝加“8”字钢丝张力带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克氏针张力带、生物降解张力带、分体式髌骨爪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37例髌骨骨折患者,克氏针张力带63例,生物降解张力带41例,分体式髌骨爪33例。回顾Jf生分析比较其手术难易程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分体式髌骨爪组术后优良率90.9%,生物降解张力带组85.4%,克氏针张力带组79.4%。结论分体式髌骨爪是治疗髌骨骨折较好的固定措施,固定坚强可靠,并发症少,优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16.
金敬华  潘志军  薛德挺 《浙江医学》2016,38(12):965-968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来研究AO张力带技术用于髌骨不同部位骨折内固定的力学稳定性,从而为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8具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于髌骨中点、髌骨上下1/3及1/4用线锯将髌骨做成横行骨折模型,按AO张力带技术采用克氏针加钢丝固定建成实验力学模型,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测试,加载负荷以骨折端分离1mm为实验终点,记录加载的力、髌骨骨折端分离的位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髌骨骨折端分离位移1mm为失效的约定,在1/2部位AO张力带能达到最大的张力为(452.2±15.1)N;在上1/3部位AO张力带能达到最大的张力为(361.2±12.3)N;在下1/3部位AO张力带能达到最大的张力为(351.0±5.6)N;在上1/4部位AO张力带能达到最大的张力为(226.7±5.8)N;在下1/4部位AO张力带能达到最大的张力为(215.3±13.1)N。结论按照正常人单膝关节生理负荷为350~400N计算,在髌骨1/2及1/3横行骨折AO张力带技术均能达到人体的生理载荷,在1/4部位则不能达到人体的生理载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二分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探讨其适应症、治疗优点及发展方向. 方法一组病人用二分式髌骨爪治疗,一组病人行手术切开复位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每组病人又分为术后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 结果 二分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横断型髌骨骨折治疗效果佳;与同期AO张力带固定相比,横断型和粉碎型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横断型和粉碎型髌骨骨折是二分式髌骨爪治疗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农家隆 《右江医学》2012,40(5):663-665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髌骨爪治疗(15例)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15例)。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爪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组,但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疗效相对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髌骨骨折是较常见骨折,占全部骨骼损伤的1%,以中壮年多见.对于有分离移位、骨折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术内固定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是主要目的.传统手术多采用环形钢丝、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记忆合金髌骨爪等治疗,但多发生退针、髌骨爪、张力带钢丝松脱,骨折块再次移位,内固定失败及克氏针影响关节功能等问题.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23例,结果发现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直切口下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钛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7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横行骨折11例、粉碎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采用张力带钛丝结合2枚钛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胥少汀评分标准评估,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采用钛制空心螺钉 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疗效确切,适用于髌骨横行、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