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60例。A组实施常规针刺法,B组采取穴位注射法,C组予以刺络放血法。三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 d、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颈痛量表(NPQ)进行各项评分。结果:A组、B组、C组干预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0 d,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90 d后,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疼痛,在短期疗效中,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疗效相近,但在中期疗效中,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且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刺络放血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对糖尿病中高危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 年6 月- 2008 年12 月90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浴足.3组病人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症候改善情况和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3组病人的症候积分和踝肱指数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反射区按摩配合中药浴足可减轻糖尿病足病人下肢缺血情况,从而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肾散结方联合针刺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男性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盐酸特拉唑嗪片)、观察A组(温肾散结方)、观察B组(温肾散结方联合针刺),每组各40例,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I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A组的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NIH--CPSI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NIH-CPS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A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观察A组为73.68%,观察B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散结方联合针刺治疗CPPS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磨削打孔法对治疗不同程度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Outerbridge关节镜分级标准将8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缺损患者分为A组:Ⅰ~Ⅱ级(32例)、B组:Ⅲ级(28例)和C组Ⅳ级(26例),并对不同期的软骨缺损患者采用磨削打孔微骨折技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对三组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VAS和Lysholm评分进行术前与术后比较及不同组间的比较.结果 A、B、C3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术后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B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高于A组(P<0.05),Lysholm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A组、B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Lysholm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磨削打孔微骨折技术对早期及中期软骨缺损患者术后患者VAS和Lysholm评分效果好,关节镜下磨削打孔法简单,操作方便,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均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和生活质量指数(NDSI、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20次后,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NDSI显著下降(P0.01);针刺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后1个月随访,2组SF-36及NDLQI指数评分与治疗完成时略上升,NDSI评分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特定穴和非经非穴治疗FD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特定穴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双藤降压散浴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内服基础降压药,试验组同时加用双藤降压散浴足,对照组加用温水浴足。结果:在降压方面,治疗后试验组血压改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双藤降压散浴足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降低血压及改善症状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81-2483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证实为Ⅲ期、Ⅳ期且无脑转移的NSCLC患者72例,且确诊当时伴有肿瘤相关性疼痛(数字评分量表评分≥4分),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手术治疗,KPS评分60分,局部晚期患者未针对原发部位行放射治疗,知情并同意接受化疗及热疗,随机将其分成三组,每组24例。A组采用热疗结合化疗共同治疗,B组采用单纯热疗治疗,C组采用单纯对症治疗,A组与B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爆发疼痛时仍予以对症处理,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KPS评分及爆发痛次数情况,观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情况采用主诉疼痛分级(VRS)进行评定,采用卡方检验法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发现,B组的疼痛情况、KP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疼痛情况、KP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高温全身热疗在晚期NSCLC癌痛治疗中有确切疗效,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癌痛,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合化疗疗效更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口服西药伊托必利片;C组针刺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条口、犊鼻、阴市、伏兔.分别对3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3组临床疗效评定,A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B、C组(P<0.01);B组优于C组(P<0.05).胃电图的频率、振幅及节律在治疗后A组与治疗前、餐前及B、C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B组高于C组(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针刺特定穴能明显改善胃动力,促进消化,对FD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防治糖尿病足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对糖尿病中高危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90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浴足。3组病人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症候改善情况和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3组病人的症候积分和踝肱指数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反射区按摩配合中药浴足可减轻糖尿病足病人下肢缺血情况,从而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均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疗程均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病变证候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接受抗痉挛药配合康复训练、董氏奇穴针刺、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CSS总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CSS总分改善程度C组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进行SYDEY TRIAL TS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21.1250,P=0.0000);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地清除多种自由基,保护患者的各种细胞及血管内皮,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患者121例随机分为C组(n=39)、B组(n=40)和A组(n=4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C组予沙丁胺醇5 mg雾化吸入,B组、A组分别联合布地奈德1 mg、2 mg,每天雾化3次,连续治疗10 d.结果:治疗后第3 d、10 d,B组、A组呼吸困难评分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C组明显改善(P <0.05及P <0.01),且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P <0.05); B、A组第10 d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可明显缓解AECOPD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肺功能,且6 mg/d较3 mg/d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接受假刺激,B组接受5 Hz rTMS,C组接受10 Hz rTMS,共10次(2周)。于治疗前(T0)、每次治疗后(T1~T10)、治疗结束后1个月(T11)、治疗结束后3个月(T12),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患者总体印象变化量表(PGIC)评分、药物调节情况评分(M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与A组相比,T3~T12时B组和C组VAS评分降低(P 0.05),T7~T12时,C组VAS评分低于B组(P 0.05);B组平均VAS降低率低于C组(χ~2=5.347, P 0.05);T12时,B组和C组PSQI和PGIC评分低于A组(P 0.05),C组评分低于B组(P 0.05)。三组间M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5 Hz和10 Hz rTMS均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0 Hz rTMS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并发SHS患者64例,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B组21例取偏瘫、肩痛及升提穴平衡针刺治疗;C组22例按A、B组方案综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FMA)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评定上肢及手的功能,3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C组明显优于A、B组(均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状况(PPI)评分,3组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C组低于A、B组(均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SHS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时辰化疗联合耳穴敷贴及中药浴足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时辰化疗联合耳穴敷贴及中药浴足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按照预定的治疗方案治疗2个周期,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比31.2%, 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10.42,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t=-10.85,P<0.05),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辰化疗联合耳穴敷贴、中药浴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规化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与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关系。方法:将37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20例健康受试者设为C组。B组单纯给予舍曲林治疗,每次75mg,每晚1次,疗程6周。A组从开始观察第1天起,药物治疗同B组,并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后,间隔2日,总共治疗15次。分析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及运动阈值(MT)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SP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MT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受试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高于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且PSPD患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低于正常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PSPD患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与正常受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3周、6周治疗后A组左侧大脑半球MT值降低(P0.05),右侧大脑半球MT值升高(P0.05);B组仅在治疗后6周右半球MT值降低。经过3周、6周治疗后,A、B两组HAM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且A组HAMD评分低于B组评分(P0.05);治疗后3周A组NRS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6周A、B两组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脑半球功能异常偏侧化可能对PSPD的发病产生重要影响;舍曲林及舍曲林联合rTMS均能缓解PSPD患者疼痛症状、改善PSPD患者的不良情绪,且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对阳虚血瘀型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3例)和C组(24例),A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中药足浴,均治疗28天。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 6MWT)、心功能疗效评定以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C组治疗后的BNP较A组和B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LVEF则有显著升高(P0.05),6MWT的距离更远(P0.05);C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而B组与A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组治疗后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较A组和B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足浴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50人。A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B组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C组采用两药联合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对比治疗前后BBPRS评分、日常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以及MMSE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A、B、C三组BBPR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MMSE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A、B组BBPR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C组BBPR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使患者独立性强,依赖性小,对于病情的延缓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随机将48例DPN患者分成A、B组各24例,A组予α-硫辛酸静滴,B组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症状TSS评分、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T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改善,但B组疗效较A组显著.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显著改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