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30例,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连续52周,设置同期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功能、HBeAg、HBV DNA等病毒复制指标。结果 治疗组第3周、24周、52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6.67%(17/30)、86.67%(26/30)、66.67%(20/30),第24周、5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16.67%(5/30)、20%(6/30),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终复常率63.3%(19/30)。结论 拉米夫定可抑制HBV DNA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促使ALT恢复,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的影响。治疗组(50例)用甘草甜素,对照组(50例)用维肝福泰。甘草甜素对HBsAg阴转率为12%,抗HBC为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和44%,抗HBe阳转率为40%。疗效明显(P<0.01).经1年随访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8%和42%,抗HBe阳转率为38%。结果表明甘卓甜素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HBV复制指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不同治疗的82例随机分3组:单一药物组:应用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联合药物组: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联合口服阿昔洛韦;对照组:肝泰乐。分别治疗慢乙肝并对血清HBV进行了对比观察。治疗结束后半年,联合药物组HBsAg、HBeAg、抗HBc-IgM、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6.3%、52.6%、63.6%、64.4%及抗-HBs、抗-HBe阳转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干扰灵联合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26例,并与18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结束时,HBsAg转阴率154%(4/26),HBeAg转阴率772%(17/22),HBVDNA转阴率577%(15/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一年1例患者HBeAg、HBVDNA转阴,2例患者HBsAg、HBeAg、HBVDNA转阴后变阳,其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疗法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提高抗病毒疗效。本文并对影响抗病毒疗效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比较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与无环岛苷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结束以后治疗后6mon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BHs、HBeAg、抗-HBe以及HBV DNA。治疗结束时,干扰灵组HBsAg转阴率20%(6/30)、HBeAg转阴率66.7%(18/24)、HBV DNA转阴率60%(18/30),随访6mon 2例HBsAg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3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分别为17例(45.95%),4例(10.81%),16例(43.24%)和9例(24.32%),而抗-HBs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BVDNA,18例(48.69%)阳性,非常显著地高于HBeAg检出率(P<0.01).抗-HBe阳性中有7例PCR-HBVDNA阳性.HBV总感染率89.19%.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发生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3种病原治疗方法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分成自体LAK细胞回输,猪蓊多糖和干扰素3个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a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BeAg,HBV DNA观察疗效。结果 HBeAg,HBV DNA的阴转率自体LAK细胞治疗组分别为38.89%,68.51%干扰治疗组分别为36.84%〈36.36%;猪苓多糖组分别为16.67%,13.33%,对照组分别为6.67%,7.14%《  相似文献   

8.
乙肝导向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乙肝导向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应用北京靶向生物制品研究所试制的乙肝导向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为15例,同时设对照组15例.结果显示,经乙肝导干扰素治疗后,血清ALT复常率普86.67%,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HBsAg、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0%、60%、6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乙肝导向干扰素  相似文献   

9.
王华雨  朱白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16(2):213-213,220
应用猪苓多糖注射液合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200例,并以同期常规治疗的20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9.3%,65.2%,抗-HBe阳转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猪苓多糖并用乙肝疫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江建宁  周桂英 《广西医学》1998,20(6):1005-1008
对374乙型肝患者血清用地高辛探针法检测HBV-DNA;用酶联法检测HBeAg、抗HBe、HBcAg、抗HBc-IgM。结果:HBV-DNA与HBeAg、抗HBeAg、抗HBe无明显相关(P〉0.05),与HBcAg、抗HBC-IgM呈正相关关系(r=0.18-0.2,P〈0.01);HBeAg组与抗HBe组HBV-DN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以HBV-DNA为标准评价HBeAg、HB  相似文献   

11.
治疗性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性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疗效。 方法  3 0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组 ,采用治疗性疫苗 (基因重组乙肝疫菌 3 0 μg联合佐剂 1ml)治疗 ,皮下注射 ,每月 1次 ,疗程 6个月 ;2 8例慢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护肝等治疗而不使用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物。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BH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6.7%、3 7.5 %、42 .1 %,对照组分别为 0 %、9.5 %、1 1 .1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BeAg、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BsAg、HBeAgS/N值下降大于 3 0 %例数分别为 2 6.7%(8/3 0 )、41 .7%(1 0 /2 4) ,HBVDNA下降大于5 0 %例数为 68.4%(1 3 /1 9) ;治疗前后血清HBeAgS/N值分别为 2 9.85± 1 2 .41和 1 9.65± 1 4.2 6(P <0 .0 5 ) ;治疗前后血清HBsAgS/N值分别为 3 3 .0 9± 8.98和 2 9.74± 1 0 .69(P >0 .0 5 ) ;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为 73 .3 %(2 2 /3 0 )。 结论 大剂量乙肝疫苗联合佐剂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HBeAg、HBsAg(S/N)及HBVDNA值 ,达到减少HBV复制、清除HBV的目标 ,并能增加抗 HBs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肝苏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搜索自成立到 2017 年10 月的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BM、VIP、万方数据库中该研 究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制定放入与清除的标准,并对放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数据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7 个研究,受试对象为893 例,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苏颗粒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确定的效果,但目前证据缺乏质量,需要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对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HBeAg(+)的CHB患者82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ETV组和ADV组,分别给予ETV0.5mg和ADV10mg,均1次·d^-1,用药4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12、24和48周两组血清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300copies·ml^-1)、HBeAg血清学转换率、血清ALT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观察期的延长,(1)两组血清HBV-DNA水平逐渐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ETV组明显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清HBV‘DNA阴转率逐渐增加,24、48周时ETV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ADV组(分别P〈0.01,P〈0.05);(3)两组HBeAg血清阴转率逐渐上升,但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逐渐降低,24周时ETV组ALT水平明显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HBeAg(+)的CHB患者,ETV较ADV更能有效地降低血清HBV—DNA水平,提高HBV—DNA阴转率,两者改善HBeAg血清阴转率和降低血清ALT水平的效果相当,无特殊不良反应,ETV优于AD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乙型重型肝炎病人6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恩替卡韦,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 (1)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下降,TBIL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3)HBV-DNA阴转率和负荷载量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4)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重型肝炎可使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抑制HBV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治疗过程中的HBV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CHB用拉米夫定治疗 (10 0mg ,1/d ,共治疗 10 4周 )。观察SB、ALT、凝血酶原活动度 (PA)、HBeAg、抗 -HBc和YMDD变异情况。 结果 治疗 5 2周和 10 4周 ,YMDD变异率分别为 11.6%和 3 0 .2 % ,变异者ALT >40U·L-1,未变异者ALT保持正常 ,无反复 ;有 6例在停药后 2 0~ 45d ,发生重症肝炎 ,但血清中未测出YMDD变异株。结论 随服用拉米夫定时间延长 ,变异率升高 ,停服拉米夫定后发生的重症肝炎与YMDD变异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慢乙肝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1(IL-21)水平,探讨药物对IL-21表达的影响。方法198
例非活动性慢乙肝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IFN, n=38)、核苷类似物治疗组(NA, n=72)和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Con,
n=88)。采用ELISA 法定量测定IL-21。肝功能指标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 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
HBeAg、HBeAb、HBcAb)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对照组和干扰素治疗组IL-21 水平都显著高于核苷类似物治疗组(P<
0.05),依次为(102.29±14.03)、(123.01±38.26)、(48.10±7.06)pg/ml。HBeAg阴性组(n=105)的IL-21水平显著高于HBeAg阳性
组(n=93),依次为(114.83±19.88)pg/ml、(61.53±6.61) pg/ml(P<0.05)。IL-21与肝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免
疫调节剂干扰素可能具有上调慢乙肝患者IL-21水平的作用,而核苷类似物具有下调作用。HBeAg阴性组的IL-21水平显著高
于阳性组,表明HBeAg抗原表达时IL-21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246例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123例。对照组仅新生儿单独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孕妇及新生儿均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中出现宫内HBV感染率分别为22.76%和9.76%,一年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中HBV感染率分别16.26%和1.63%,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及一年后对应HBsAb阳性率分别为8.13%、76.42%和27.64%、94.31%,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及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降低HBsAg阳性情况患者所产新生儿HBV感染率,同时能使新生儿对应的HBsAb转阳率有效提高,最终使HBV的传播阻断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贺维力(阿德福韦酯10 mg片剂)治疗的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血清ALT水平、治疗前HBV DNA水平、体质量、性别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HBV DNA阴转的患者较之未阴转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ALT较高、获得IVR的比例更高(P=0.034、0.011); 获得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的患者较之未获转换的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获得IVR的比例更高(P=0.034);获得IVR的患者较之未获得IVR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P=0.006、0.003).52、104周及治疗终点HBV DNA下降水平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P=0.026、0.016、0.035).结论 血清HBV 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体质量较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易对标准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产生病毒学应答,高体质量患者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抗原与病毒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ou YL  Ni AP  Han JH  Sun JY  Yu R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48-2351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G)的检测及内标、外标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比对,更好地了解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经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HBV-DNA)、用Abbott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e抗原(HBeAg)阳性(HBeAg>4 S/CO)、抗-HBe阴性、抗-HBcIgG阳性的42例血清,再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外标法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Light 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 42例ALT/AST正常,HBeAg阳性(HBeAg>4 S/CO以上),HBeAg的平均值42.26 S/CO.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未检测到HBV-DNA(<300拷贝/ml)的血清;用Light Cycler定量PCR仪(外标法)检测HBV-DNA,有7例为阳性,7例HBV-DNA的平均含量3.1×105拷贝/ml,,阳性率17%.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并不说明体内病毒复制一定活跃.经治疗后,病毒复制下降,部分患者e抗原仍阳性,e抗原何时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血清学标志与HBV复制状态存在不一致性,兼顾内、外标两种PCR方法检测HBV-DNA更客观.  相似文献   

20.
胸腺五肽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胸腺五肽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 2组 ,其中一组 3 5例患者仅用常规内科支持治疗 ,另一组 3 5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状况与外周血CD4+ /CD8+ 比值及其存活率。结果 在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 ,胸腺五肽治疗组的存活率( 66.7%)显著高于对照组 ( 3 3 .3 %) ,P <0 .0 5 ;胸腺五肽治疗 2周后 ,40 0 %患者的肝功能开始好转 ,对照组肝功能开始好转者只有 10 .0 %,两者间相差显著 (P <0 0 5 ) ;与治疗前相比 ,胸腺五肽治疗组重型肝炎患者在治疗 2周与 4周后的外周血CD4+ /CD8+ 比值均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 ,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1) ;治疗 2周时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8+ 比值越大 ,其最终存活率也越高。结论 胸腺五肽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