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爆发流行现场获取的病原菌,进行增菌培养,从病原菌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外毒素蛋白,以对其致病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将现场分离的缓症链球菌增菌培养后,所得上清液分别经20%、40%、60%、80%硫酸铵盐析,进一步经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EPLC)最终纯化,分别皮下注射新西兰兔,观察有否发热。引起新西兰兔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死性休克的敏感性实验:先给实验组新西兰兔皮下注射纯化的链球菌外毒素10μg,4h后静脉注射1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对照组仅注射1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结果:经FPLC最终纯化的20%硫酸铵盐析蛋白(分子量34000)有致热性,可使新西兰兔平均体温升高1℃左右,病理见脾脏有丝分裂增加。纯化的链球菌外毒素可增加新西兰兔对大肠杆菌内毒素的对照组动物无上述表现。结论:缓症链球菌外毒素蛋白是一种新的链球菌外毒素蛋白是一种新的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  相似文献   
2.
3.
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方法:对178例重症类猩红热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咽拭子培养菌株应用新西兰兔作动物实验,进行毒素分离鉴定。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特征为突起畏寒、高热,猩红热样皮疹,不同程度的休克,多脏器功能受损。大多数病人咽拭子培养有α-溶血的缓症链球菌生长,此菌株产生一种分子量为34KD新的致热性外毒素。结论:缓症链球菌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88年初至1993年底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98例,其中8例(8.16%)在移行期发生急性尿储留。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39岁。均符合1986年南京EHF会议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危重型2例,重型2例,中型4例。入院后视病情分别予抗休克、稳定内环境、大剂量速尿(400~1000mg/d)、口服甘露醇导泻、腹膜速折或血透。急性尿储留发生在少尿向多尿移行阶段,一般在少尿期病程5~10天,平均7·5天。尿储留量在800ml~1400ml,其中1例在外院住院8天,少尿期已历时9天,仍“无尿”,急诊转我院诊为…  相似文献   
5.
报道青霉索治疗缓症链球菌所致类猩红热76例发生赫氏反应。临床表现为首次应用青霉素1~2小时后出现畏寒、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或休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等毒性症状,反应时体温高峰持续2~5小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镇静、抗过敏治疗可缓解或减轻赫氏反应。缓症链球菌,类猩红热,青霉素,赫氏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类猩红热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9例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226600王宝平,孙兴海,朱白,林发祥1990年冬未至1991年春,江苏海安县发生由缓症链球菌引起的类猩红热暴发流行[1].截至1992年5月共发病643人,本县所属医院共收治380人,其中中毒型7...  相似文献   
8.
1991年~1993年,我院收治类猩红热病人158例,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为12.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误诊为上感4例例1女,24岁,因发热、咳嗽、咽痛一天来院门诊,查WBC15.2×10/L,N0.82,L0.18。拟诊上感,经治疗效不佳,一天后高热不退(40℃),脉搏114次/min,血压10/4kPa,胸背腹部见弥散性红色斑丘疹,诊断类猩红热。类猩红热早期与上感不易区别,但上感以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为主。而类猩红热以发热、咽痛、皮疹、帕氏线、杨霉舌为主要表现。患者为青年女性,未作皮肤检查而被误诊。误诊为感染性休克3例例2女…  相似文献   
9.
尿毒康口服液治疗慢性肾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家  朱白 《北京中医》1997,16(2):60-61
本文探讨了尿毒康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理作用,采用嘌吟喂养法制作大白鼠慢性肾衰动物模型,研究了尿毒康口服液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可明显地降低慢性肾衰模型白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提示了尿毒康口服液有减轻氮质潴留的作用,认为该方在治疗慢性肾衰的治疗中发挥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正确认识江苏省海安县等地区1998年夏季流行突发感染性疾病。方法 对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特征鉴定,结果 患者均有屠宰病猪或售病猪肉史,起病刀骤,有严重的毒血症状,伴有红色斑丘诊或出血点,很快发生休克、DIC、可有脑膜刺激征,流行后期病例以化脑征象为主。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多有肝1、肾功能受损。联合应用菌必治、青霉素抗感染有效。结论 本次人群流行疾病是一起由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