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术前确诊率为17.0%(20/117),误诊为肺癌45.3%(53/117),行肺叶切除104例占88.8%(104/117)。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无死亡。结论 肺炎性假瘤缺乏特征性表现,易误诊,确诊靠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术后病理诊断,应手术治疗,以肺叶切除为主,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1980年1月~2008年6月外科手术的306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靠病检确诊,易误诊为肺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本组术前确诊68例(18.9%),误诊为肺癌156例(50.9%);行肺叶切除262例(85.6%),局部切除42例(13.7%);占同期肺部肿瘤手术的7.4%(306/4147),其中2004年前为5.8%(117/1973),2004年后为8.7%(189/2174);全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1年恢复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易误诊,确诊靠病检,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肺炎性假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提高X线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水平。(2)方法 对临床与X线检查资料较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结果 31例肺炎性假瘤中X线诊断正确者仅5例,占16%;误诊为肺癌12例,占39%;良性病变10例,占32%;结核瘤3例,占10%;错构瘤1例,占3%。总误诊26例,占84%。(4)结论 肺炎性假瘤X线表现以肺部“桃尖征”为较特征性改变。对诊断确有困难者,经皮穿刺  相似文献   

4.
肺炎性假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前诊断为本病者10例(43.4%),误认为肺癌11例(47.8%),误认为结核球,纵隔肿瘤各1例。行肺叶切除14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6例,假瘤摘除2例,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赵宏斌  董飞  李超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092-1092,1163
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X线表现常与肺癌难以鉴别,且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17例肺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炎性假瘤误诊17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325000)孙诚超我科于1987年9月到1993年4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17例,术前误诊肺癌14例,结核球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2.4:...  相似文献   

7.
肺炎性假瘤24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性假瘤的特点及其外科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4例肺炎性假瘤病例的临床特点,从而找出其与肺癌等的不同点及相同点,总结外科处理的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患者75%以上无症状,X线和CT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肺癌相混淆。结论肺炎性假瘤缺乏特征性表现,易误诊,确诊靠手术病理诊断,故对于肺部不明性质的肿块宜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曹群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731-1732
肺炎性假瘤的本质为增生性炎症,由多种细胞组成并由纤维化、增生的组织形成一个肿瘤样团块,故称之为肺炎性假瘤。肺炎性假瘤在临床与影像学上的表现同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等疾病很相似,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有较完整资料的误诊病例16例,其中14例为手术证实,另外2例为非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9.
肺炎性假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是由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所致的肺内瘤样病变,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肺癌有相似之处,手术前常误诊为肺癌而导致手术范围过大.近年来肺炎性假瘤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文献报道可占同期肺手术切除病例的10.8%[1].本文对60例肺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炎性假瘤10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例肺炎性假瘤样前9例误诊为肺癌。10例切除术后无复发。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纵隔镜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外科2002年5月-2005年3月对94例纵隔肿物和淋巴结肿大者应用纵隔镜检查治疗,获取病理和切除肿物.结果其中79例CT显示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且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或经皮肺穿刺未找到病理细胞,纵隔镜检查后74例获得病理诊断,5例未获病理明确.另外15例临床诊断肺癌,区域淋巴结(N2,N3)肿大明显,为进行病理分期,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行纵隔镜检查,8例纵隔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放弃开胸手术,7例阴性者开胸术中摘除的纵隔淋巴结标本与纵隔镜活检结果均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者5例,经纵隔镜活检阴性,而手术切除标本纵隔淋巴结阳性者1例,1例探查.除1例因术后出血需再开胸止血外,本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在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为肺癌临床N2和N3提供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12.
肺癌侵犯大血管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血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肺癌手术中涉及大血管成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TNM分期Ⅱb 29例;Ⅲa 45例;Ⅲb 62例.鳞状细胞癌98例,腺癌31例,小细胞肺癌7例.结果 136例中上腔静脉置换或部分切除术18例,血管旁路分流术4例;肺动脉成形术92例,其中右上叶肺动脉袖状切除2例,部分切除12例,左上叶袖状切除14例,部分切除64例;左心房部分切除22例.无手术死亡者,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应用大血管成形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手术的安全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叶肺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外科治疗特点,提高中叶肺癌的诊断率与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外科治疗的106例中叶肺癌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咳嗽62例,咳痰带血48例,发热29例,胸闷、胸痛16例,关节痛8例。术前抗炎超过1个月30例,抗结核治疗9例。确诊日期:1个月内64例,1~6个月25例,7~12个月13例,13~18个月4例。手术结果:剖胸探查3例;切除103例,其中中叶切除32例,中下叶切除51例,中上叶切除13例,右全肺切除7例。清扫N1淋巴结333组,N2淋巴结378组。右肺下动脉侧壁切除5例,动脉袖状切除2例。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术后病理及分期:单纯pN1阳性8例,pN2阳性6例,pN1+pN2阳性21例。pⅠ期14例, pⅡ期34例,pⅢA期51例,pⅢB期3例,pⅣ期1例。随访:97例被随访者平均5年生存率29.9%。结论中叶肺癌易误诊为炎症、结核,应注意及时合理检查,力求及时确诊。由于解剖特点,手术常需联合肺叶切除,廓清上、下纵隔淋巴结是手术根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69例术前肺功能程度不同的肺癌老年患者,行一侧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30例,局限性肺切除19例(其中胸腔镜手术6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剔除3例,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肺叶切除、支气管隆突半切除成形术2例,姑息性切除5例,剖胸探查2例。结果:术后发生心功能衰竭2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术后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5.79%,无围术期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术前对手术方案及其可行性进行正确评估,围术期处理恰当,该类病人手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颅显微手术技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 impsonⅠ级切除者8例,其余均Ⅱ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28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恶化2例。大型肿瘤术前视力显著下降者,术后视力多恢复不理想。结论: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须仔细辨识和保护鞍区重要结构,提高手术技巧是改善肿瘤切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近端胃癌联合脾切除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碧娟  黄昌明 《医学综述》2008,14(5):680-682
第二站淋巴结全部被清除的胃癌切除术(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近端胃癌标准术式已获得广泛的认同及普及,临床上为了手术根治的彻底性常联合脾切除。但近年来进展期近端胃癌联合脾切除术能否让患者获益受到质疑,有的学者坚持应联合脾切除以清除脾门淋巴结、脾动脉淋巴结来确保手术的根治性,但有的学者则提出对切除脾脏应持慎重态度或在D2根治术中尽可能地进行保脾的淋巴结清扫。本文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联合脾切除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进一步认识联合脾切除的适应证,规范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肺炎性假瘤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国辉 《安徽医学》2006,27(4):299-300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近11年21例肺炎性假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肺叶切除术13例,肺楔形切除8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11例。结果术前15例误诊,误诊率48.6%,误诊为肺癌10例;肺结核球5例;肿块性质待查4例;只有2例术前临床确诊。术后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应综合分析病史、X线、CT等临床资料、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的认识,可降低误诊率,并选择适当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34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者29例(85.3%),姑息性手术者3例(9.8%),剖胸探查2例(4.9%),手术切除率(95.1%).结论 高龄并非肺癌手术的禁忌,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  相似文献   

19.
陈重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3):285-286,289
目的:探讨侵犯胸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方法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侵犯胸壁的NSCLC127例。T3N0M072例,T3N1M033例,T3N2M0 17例,T4N0M03例,T4N1M02例;鳞癌66例,腺癌59例,大细胞癌2例。手术方式:肺单叶切除78例,两叶节除7例,全肺切除33例,楔形切除或段切9例。胸壁整块切除86例,胸壁不连续切除13例,胸膜外切除2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年生存率在完全切除及不完全切除的病人分别为25%及8%(P<0.05)。在完全切除的病例中,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浸润深度(P<0.05)具有独立估计预后的价值。结论:侵犯胸壁的NSCLC的5年生存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侵犯胸壁的深度及切除是否完全有关。如果肿瘤侵犯壁层胸膜亦应采取胸壁整块切除。  相似文献   

20.
高龄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高龄患者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70岁以上肺癌肺切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16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72h连续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如发现心电图异常,即作记录分析,必要时作血气分析。结果:全组16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术前心功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高龄肺切除的术式即肺切除的范围,术前要有充足的估计。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应作为反映肺容积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