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夏生物总碱(PTA)和钩藤生物总碱(UTA)抗惊厥的协同作用,并探讨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检测PTA和UTA单用和三种比例(1:1,1:4,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及毒性效应,并采用bliss’s法分别计算它们的ED50和LD50。用等效线法评价其协同作用并计算各组配伍的受益指数(BI)。制备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惊厥模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海马区癫痫相关递质Glu、Asp、Gly、GABA的含量。结果半夏、钩藤生物总碱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而毒性呈现相互拮抗,是PTA和UTA合用的最佳比例。而两药1:4和1:1比例配伍尽管在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中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但是在毒性试验中毒性效应却呈现相加。PTA和UTA单用和4:1合用,均可明显减少海马Glu的水平,增加GABA的水平,且4:1合用组的GABA水平要比两单药组高。但对Asp、Gly无明显影响。结论PTA和UTA以4:1合用时抗癫痫效应协同、毒性拮抗。两药合用的抗惊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同时降低Glu能神经的兴奋性,并协同提高GABA能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钩藤总碱、钩藤碱和异构藤碱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pharmacvological actions of Uncaria alkaloids,rhyncopyline and isorhnchophyline extracted from 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 were reviewed.The alkaloids mainly a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cluding the hypotension,brachycardia,antiarrhythmia,and protec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sedation. The active mechanisms were related to blocking of calcium channel,opening of potassium channel,and regulating of nerve transmitters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etc.  相似文献   

3.
钩藤总碱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钩藤总碱的热稳定性。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查钩藤总碱中的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结果与钩藤碱相比,异钩藤碱溶液对热不稳定,60℃或90℃2 h后异钩藤碱含量明显降低,而钩藤碱溶液在60℃2 h或4℃6 d的环境中稳定。而且,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成盐后更加稳定。结论异钩藤碱的热不稳定性是钩藤"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增龄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并应用参乌胶囊(SW)及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进行干预,为揭示药物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提供多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按月龄分为1、3、6、18和24月龄。24月龄老年大鼠分为对照组、SW组、TSG组。从21月龄开始,分别给予SW和TSG灌胃,至24月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NGF及其受体TrkA、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PKB)、磷酸化的70KDa S6核糖体蛋白激酶(P-p70S6K)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上述部分因子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检测了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结果: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质表达呈现随增龄变化趋势,表现为幼年期表达水平较低,逐渐升高至青中年期表达达高峰,进入老年期表达下降;但其中不同因子的表达各具特点,通路起始部位的因子NGF、TrkA、IRS-1和通路末端的因子p—p70S6K、p—CREB随增龄变化明显,而中间的因子Akt变化不大。SW和TSG可以上调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NGF、TrkA、IRS-1、PI3K、p—p70S6K、p—CREB的表达水平。结论:参乌胶囊和二苯乙烯苷具有上调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NGF及TrkA受体、激活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齐典 《黑龙江医药》2014,(3):549-551
本次研究通过控制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中苦参总碱的质量指标和药效学的比较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工艺Ⅲ,并对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高,以期获得符合临床制剂质量标准要求的苦参总碱,从而使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更加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莲子心总碱缓释片体外释放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莲子心总碱缓释片体外释放度。方法 模拟人体体内环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莲子心总碱的体外释放度。结果 莲子心总碱释药方程:log(100-Rn)=2.112-0.128t(F=219.310,P<0.001),r=-0.982(P<0.001),T50=3.233h,Td=4.274h,Kr=0.128h-1。结论 莲子心总碱缓释片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药模式,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8.
莲心总碱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莲心总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乌头碱、毒毛花苷G、氯化钙、氯仿等4种药物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及电刺激诱发家兔心室颤动(室颤)模型,运用在体心电图记录方法,观察莲心总碱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莲心总碱对药物及电刺激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可提高药物引起动物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动过速、室颤的剂量,降低室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莲心总碱有较好的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阻滞Na+、Ca2+内流,阻断折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钩藤总碱缓释滴丸中钩藤总碱、钩藤碱、异钩藤碱的热稳定性。方法钩藤总碱缓释滴丸在25、40、60℃下分别放置90、180、270 d,酸碱滴定法测定钩藤总碱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钩藤碱及异钩藤碱的含量。结果钩藤总碱和钩藤碱在25、40、60℃下270 d内无明显降解,异钩藤碱在40℃第180天检测时出现含量明显降低(P<0.05),60℃时第90天出现明显降低。结论钩藤总碱缓释滴丸在常温下稳定,但在较高温度下可致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苦参总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参总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冠脉结扎,BaCl2肾上腺素,乌头碱,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模型。结果:苦参总碱能明显对抗大鼠冠脉结扎后诱发的早期缺血性心律失常;对BaCl2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缩短静注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增加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剂量;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剂量。结论:苦参总碱对多种心律失常模型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澄清莲心总碱 (TAL)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化学结构带正电的氨基是否使之具有抗牵张性心律失常的共同效应。方法 通过膨胀心室腔内的球囊、夹闭升主动脉和牵拉乳头肌建立心律失常、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和触发活动的模型。采用离体心电图、细胞内微电极和在体单相动作电位的标准技术进行记录。结果 ①TAL和甲基莲心总碱 (TMAL) (2 .5 ,5和 10 μmol·L- 1)能剂量依赖性的缩短大鼠离体心脏牵张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从对照组的 (2 .16± 0 .38)s减少到 (1.5 3± 0 .14 ) ,(0 .93± 0 .2 1) ,(0 .5 2± 0 .35 )s (TAL )和(1.5 9± 0 .16 ) ,(0 .94± 0 .2 1) ,(0 .79± 0 .15 )s(TMAL)。②在麻醉豚鼠 ,TAL 2 .3mg·kg- 1iv和TMAL 2 .6mg·kg- 1iv能显著抑制夹闭主动脉引起的单相动作电位 5 0 %和 90 %复极时程的缩短及触发活动的发生率 ,分别从 (2 8.9± 8.1) %减少到(5 .4± 1.2 ) %和 (10 .8± 2 .3) %。③TAL和TMAL也能显著抑制牵拉豚鼠乳头肌所致的动作电位 5 0 %和 90 %复极时程的缩短。结论 TAL和TMAL能抑制牵张性心律失常和牵张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改变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牵张活化的离子通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选择物料比、乙醇体积分数、醋酸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作为实验的考察因素,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镰形棘豆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最佳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以5mL·L-1醋酸的体积分数40%乙醇溶液为溶剂,物料比为1∶20,60℃超声提取2次,经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再以10mL·L-1NH3·H2O的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树脂中的生物碱。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能较好地提取镰形棘豆中的总生物碱,为今后从镰形棘豆中获得总生物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鲁定国  刘韶  雷霆  李新中 《中南药学》2009,7(10):724-728
目的制备莲心总碱-阿霉素明胶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莲心总碱-阿霉素明胶微球,用均匀设计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莲心总碱-阿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明胶浓度:22.5%,明胶与药物质量比为1∶20,油水相体积比为1∶17.5,搅拌速度:900 r.min-1,25%戊二醛溶液用量:50μL/0.6 g明胶,Span-80用量:2%。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得的载药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总载药量为:2.56%,包封率为:66.44%,90%的微球分布在10-100μm。结论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莲心总碱-阿霉素明胶微球,载药量较大,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相对集中,形态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野罂粟总生物碱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罂粟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apaver nudicaul,TAPN)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电刺激甩尾法两种致痛模型研究TAPN镇痛作用特点。结果: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电刺激甩尾法致病实验结果表明:ipTAPN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1/5~1/4。单次给药的镇痛作用达峰时间与吗啡相似,均在20min以内,但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可达4h以上。与吗啡明显不同的是.TAPN的镇痛作用无耐受性。结论:TAPN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弱于吗啡.约为吗啡的1/5-1/4,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可持续4h以上.且其镇痛作用无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在提取白英总生物碱中的应用。方法白英药材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用乙醇回流提取总生物碱,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处理工艺参数。结果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酶反应时间3h,pH 4.5,酶质量浓度为1.6mg.mL-1,且酶法提取率为传统提取法的5倍。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法适用于白英总生物碱的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4种不同骨架型乌头总碱贴片的透皮吸收行为,筛选最佳贴片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生理氯化钠溶液为接收介质,以大鼠离体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计算4种骨架型贴片中乌头总碱及新乌头碱的稳态流量及滞后时间。结果:4种经皮给药制剂(TDS)中,黏胶剂骨架型贴片(P-3)稳态流量最高,其中乌头总碱的稳态流量9.2μg.cm-2.h-1,滞后时间1.413 h;新乌头碱的稳态流量0.243 6μg.cm-2.h-1,滞后时间1.172 h。该贴片体外释放符合回归方程,Higuchi方程为S(t)=13.32t1/2 18.428,r=0.980 1,体外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的综合效应。结论:黏胶剂骨架型是乌头总碱经皮给药制剂的理想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7.
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通过PDQuest7.1.1软件分析2-DE图谱,比较和确定各组间差异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利用MALDI-TOF-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所得蛋白的功能。结果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机能、细胞修复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等多组相关蛋白的表达,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结论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多组蛋白表达,具有良好的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总碱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总生物碱(ATW)每日5,10,25,50,100mg/kg ig,每周给药6d,用药6wk后可见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随着剂量增加损害逐渐加重。病变以精子细胞及精母细胞为显著,并可干扰初级精母细胞核DNA的合成。对大鼠附睾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在配对实验中,可见鼠的受孕率明显下降。停药8 wk后,大鼠睾丸受损的生精细胞有明显恢复。提示雷公藤总碱对大鼠有抗生育作用,有效剂量为25~50mg·kg~(-1)·d~(-1),其作用为可复性,对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