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跃南 《临床荟萃》1999,14(1):19-19
脑叶出血是指大脑皮质下白质出血。本文收集自1993年4月~1995年4月收治的经颅脑CT证实的脑叶出血17例,占同期脑出血153例的11.1%,与文献报道相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出血量在50ml以上的脑叶出血,临床症状重,生命预后差,谓之重症脑叶出血。我院自1980年7月至1989年8月共收治此类出血68例,分别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及钻颅抽血方法治疗。本文结合临床、CT对三种疗法的生命预后进行分析,以探讨重症脑叶出血的治疗选择。 一般资料: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8~80岁,平均56.9岁;有高血压史48例,动脉瘤3例,血管畸形2例,不明原  相似文献   

3.
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叶出血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叶出血36例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230001)李淮玉,周本秀自CT应用以来,发现不少临床表现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CT证实是脑叶出血的病例。现将我院自1990年以来临床表现似SAH病例,经CT诊断为脑叶出血36例临床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脑叶出血66例,年龄11~80岁,出血量12~106ml,出血部位以顶叶为主者占43.9%,颞叶为主者占33.3%,少数在额、枕叶。其中45岁以上者病因多为高血压。45岁以下者,有13例行动脉造影,6例为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烟雾病各1例。内科保守治疗54例,死亡8例(14.8%);12例血肿在80ml以上者手术治疗,死亡3例(25%)。结合文献,对脑叶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脑叶出血的CT与临床(附13例分析)吕耀娟,蔡宗尧,刘文1材料本组13例脑叶出血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在22~68岁,其中40岁以下8例。13例中10例作过脑血管造影,5例经手术证实,全部病例均作2次或以上的CT扫描。2结果13例脑叶出血中,动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5T磁共振观察161例脑出血幸存者。根据脑出血的部位进行分组分析(58例脑叶出血,103例非脑叶出血)。结果 88例患者(55%)在脑出血开始时就发现脑微出血(CMBs),76例患者(47%)在随访中发现脑微出血(CMBs)。可以作为预测因子的包括在脑出血开始时发现≥1个脑微出血、陈旧性脑出血。根据脑出血部位分组,非脑叶出血组患者的脑微出血与腔隙状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在脑叶出血患者组中,脑微出血与影像学显示的较大脑出血相关。结论 CMBs的预后和相关因素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术期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42~77岁,平均54岁.就诊时清醒15例,嗜睡6例,浅昏迷19例,中度昏迷12例,偏瘫31例,失语29例,脑疝11例,中线移位3例.CT表现为基底节出血29例,脑叶出血21例,原发脑室出血2例,合并脑室出血15例.出血量30~70 ml.发病后1 h~3 d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0年9月—2006年10月采用微创清除术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及西医救治手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符合文献〔1〕中“高血压脑出血诊断要点”,经颅脑CT证实。入选标准:发病6 h~5 d;年龄30~85岁;单侧脑叶或基底节出血;脑叶出血10  相似文献   

9.
孙九伶  俞子彬 《临床荟萃》1994,9(6):260-261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而一次卒中同时有两个(或以上)出血灶的报告少见。我们收集3例经脑CT扫描诊断多灶性脑出血,其中同时发生天幕上下出血及同时多灶脑叶出血十分罕见。本文对3例多灶性脑出血病因、机制及临床表现讨论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男,58岁。患者于1992年4月8日跳舞时突感头晕,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2次,四肢活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的身心健康。笔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同期住院患,男40例,女40例,年龄35~75岁,平均58岁,出血量(以CT、MRI测量为准)15mL以下20例,15mL~30mL30例,30~60mL8例,60mL~100mL 10例,100mL以上2例。基底节出血58例,脑叶出血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5~1997年住院的256例脑出血病人中的15例(5.86 %)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含CT)、可能的危险因素。并随机选择24例单次出血的病人作对照比较。结果 9例男性 ,6例女性 ,首次出血平均年龄(61.5±9.0)岁 ,再次出血平均年龄(64.5±9.2)岁 ,两次出血平均间隔时间(38.0±20.8)个月 ,再出血组73.3 %的病人血压仍高于正常。首次出血位置 :基底节8例 ,脑叶6例 ,脑干1例 ,再出血部位与原出血部位不一致。最常见复发类型是基底节—基底节7例 ,脑叶—基底节3例 ,脑叶—脑叶3例 ,再出血组病人预后较差(p<0.05)。与24例无复发的脑出血相比 ,高血压控制不佳、脑叶血肿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p<0.01) ,而与性别、糖尿病、烟、嗜酒、血脂等无关(p>0.05)。 结论 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高血压、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等) ,首次出血后血压的控制可以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脑叶出血大于30ml为重型脑出血,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极高,因大多具有典型症状、体征不易被误诊。但枕叶位于脑内肢体运动功能"哑区",此处出血不引起典型症状及体征,即便是重型出血也极易被忽视,现将我科1996~1997年2年来误诊的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误诊为血管运动性头痛。例1患者男,21岁。以~过性视力模糊、头痛2/J'时入院。查体:BP18/llkPa,心、肺、腹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诊断为血管运动性头痛。入院后6小时迅速进入昏迷,出现脑病,经头颅CT证实为左枕叶出血(40ml),抢救无效死亡。1.2误诊为神经性头…  相似文献   

13.
脑叶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2例经CT扫描确诊的脑叶出血,结 合临床实践与CT扫描探讨脑叶出血的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52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4岁,平均为56.7岁,其中50岁以上43例。 1.2 发病形式与诱因 日常活动41例(78.8%),情绪波动3例,饮酒后外伤1例,排便2例,安静休息状态下5例。 1.3 发病季节 发病于11~2月32例(61.5%)。 1.4 既往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20例,冠心病史8例,脑卒中史3例,头痛史6例。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脑皮质下出血是颅内较常见的出血,作者总结了119例脑皮质下出血的资料,对其病因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985年以来共收治自发性脑皮质下出血119例,其中男83例,女36例,年龄6~74岁,平均42.7岁。全部病例均依据临床及CT扫描确诊为自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10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给予精心护理以预防肺部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男78例,女24例;年龄45~70(50.9±7.1)岁.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30年.入院时GCS评分5~10分;头颅CT显示基地节区出血61例,小脑出血28例,脑叶出血13例.入院时合并肺部感染2例.患者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全麻气管插管行血肿清除或加去骨瓣减压术,有的同时行脑室引流术.术后经积极预防与精心护理,发生肺部感染4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脑部病变,2例死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2~1997年共收治经脑CT证实的54例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病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早期的诊断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8~74岁,平均55-2岁。动态起病41例,静态起病1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天9例,2~3天27例,4~7天18例。有高血压史38例,有冠心病史33例,有糖尿病史8例,有饮酒史18例,有吸烟史24例。起病时意识清晰42例,嗜睡12例。本组54例均做脑CT检查,脑叶出血31例,基底节区出血8例,丘脑出血7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6例。出…  相似文献   

17.
从 1990年开始 ,我科先后采用颅内血肿钻颅抽吸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出血 ,现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 :脑出血诊断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制订的标准 ,并经头颅 CT检查证实为壳核或脑叶出血。年龄≤ 75岁 ,出血量为 30~ 80 m 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GCS) 3~ 15分。微创引流术组 5 0例中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4 2~ 75岁 ,平均 ( 6 1.0± 4 .5 )岁 ;出血量30~ 4 0 ml者 12例 ,4 1~ 6 0 ml者 2 7例 ,6 1~ 80 ml者 11例 ;壳核出血 38例 ,脑叶出血 12例 ,破入脑室 34例 ;GCS13~ 15分 (轻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6年应用项内血肿钻颇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可及时排出血肿内积血,缩小血肿范围,降低项内压,控制或纠正脑扇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3~47岁。经CT定位,外囊出血3例,丘脑出血1例,脑叶出血3例。昏迷伴脑疲形成者3例,昏迷无脑别形成者4例。住院时间最长58天,最短ZI天。经治疗颅内高压症状减轻、神志转清考5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2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浅昏迷伴不完全性瘫痪,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好转后又恶化,出现颅内压增高或脑疲者。中度昏迷伴完全…  相似文献   

19.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附9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备海  马红利  张天霞  牛清萍 《临床荟萃》2002,17(23):1414-141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经颅脑 CT证实。微创组 96例 ,男 5 6例 ,女 4 0例。年龄 2 7~ 83岁 ,平均6 0 .5岁。基底节区出血 70例 ,脑叶出血 2 0例 ,丘脑出血 2例 ,小脑出血 2例 ,脑室出血 2例。出血量 30~ 5 0 ml者 30例 ,5 0~ 80 ml者 34例 ,>80 m l者 32例。出血至手术时间 <6小时者 6例 ,6~ 2 4小时者 4 0例 ,2 4~ 72小时 5 0例。手术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 30~ 78岁 ,平均5 8.2岁。基底节区出血 2 3例 ,脑叶出血 5例 ,丘脑出 2例。出血量 30~ 5 0 ml者 9例 ,5 …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我们从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开展介入治疗以来,共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报道如下:在32例脑出血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58.3岁。出血部位:右基底节出血9例,左15例。脑叶出血6例,左丘脑出血1例,多灶出血1例。出血量:小于30ml1例,30~55ml5例,59~90ml21例,105~210ml5例。硬膜下血肿5例均为男性,年龄44~80岁,平均68.6岁。双侧硬膜下血肿1例,右侧2例,左侧2例,出血量50~150ml。介入治疗时间:32例脑出血介入治疗的开始时间为发病6小时内11例,8~24小时17例。25小时~1周4例。5例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