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广东省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感染状况,评估经血液传播HTLV的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12月,于佛山市参加无偿献血的69 275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献血者血浆中HTLV-Ⅰ/-Ⅱ抗体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双孔复检.对复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则判定为HTLV-Ⅰ/-Ⅱ抗体初筛结果呈阳性.对初筛结果呈阳性的标本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确证.统计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户籍及献血次数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的初筛阳性率,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不同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Ⅰ/-Ⅱ抗体呈阳性者为17例,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25%.其中,仅2例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的Western印迹法确证试验结果呈阳性,确证阳性率为0.003%.②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女性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42%(11/26 291),高于男性的0.014%(6/42 98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23).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46~5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最高(0.084%,4/4 76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9,P=0.044).不同学历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初筛阳性率最高(0.063%,7/11 113);并且不同学历献血人群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7,P=0.047).外地户籍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3%,15/45 274)高于本地户籍献血者(0.008%,2/24 0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47).2次及以上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4%,16/46 414)高于首次献血者(0.004%,1/22 86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P=0.017).结论 佛山市属于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低发生率区或者非流行区.女性、老年、学历低、外地户籍及多次献血的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风险较大.鉴于输血安全,建议献血前常规检测所有无偿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同时对血液进行去除白细胞过滤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检测结果,为本地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双抗原夹心)对河北省血液中心2016年9~12月采集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初筛反应性标本再进行双孔复试。复试阳性标本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做相关附加试验。结果石家庄地区41 000人份献血者标本中初筛阳性标本25例,经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阳性1例。该试剂假阳性率为0.06%。对献血者进行追溯,确认该献血者为无症状固定献血者,已有4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采用ELISA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其结果假阳性率低,适用于大规模血液筛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Ⅱ)检测和确证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何智  季阳 《中国输血杂志》2001,14(3):190-192
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830000),现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和Ⅱ型(HTLV-Ⅱ)是灵长类T淋巴细胞病毒(PTLV)家族的两个成员,均属C型逆转录病毒,两者65% 的基因序列同源[1]。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HTLV-Ⅰ感染主要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区、非洲中部、美洲中部和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近年来欧洲和中东一些国家也有关于HTLV-Ⅰ感染的报道;而美国、巴拿马、巴西、意大利、法国和瑞典等几个国家HTLV-Ⅱ感染率较高[2,3]。据报道,日本南部HTLV-Ⅰ的感染率为8.1%,北部为0.5%~1.2%[4,5],加勒比海地区HTLV-Ⅰ感染率为2%~12%,美国HTLV-Ⅰ/Ⅱ的感染率<1%。 1 HTLV-Ⅰ/Ⅱ的传播途径及输血传播机率 HTLV-Ⅰ由细胞介导传播,游离的病毒颗粒几乎不能感染细胞[6]。体外实验中HTLV-Ⅰ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7],但在体内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8]。母乳、精液、血液中存在CD4+T淋巴细胞,所以HTLV-Ⅰ的传播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性传播、输血、静脉吸毒共用针头等几条途径,其中母乳传播被认为是HTLV-Ⅰ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机率在20%以上;性传播是HTLV-Ⅰ自然传播的另一条途径,主要是由男性传给女性;输血传播HTLV-Ⅰ主要是通过血液制品,如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等,这类制品如果保存>14d,则不再有传播HTLV-Ⅰ的能力。关于输血传播HTLV-Ⅰ的机率,各国的报道有所不同:美国为14.4%,日本为30%~63%,牙买加为44%。这种差异可能与受血者的免疫能力、输血的次数和输血量及血液制品的种类有关。为控制HTLV-Ⅰ的输血传播,日本(1986)、美国(1988)、法国(1991)、荷兰(1993)、叙利亚(1994)、瑞典(1994)先后施行了献血者HTLV-Ⅰ抗体筛查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有资料表明,在筛查之前输血传播的危险性是0.02%,筛查后降为0.0016%。HTLV-Ⅱ的传播方式与HTLV-Ⅰ相同。1998年2月15日,美国把HTLV-Ⅱ抗体也列为献血者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德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Ⅰ/Ⅱ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Ⅰ/Ⅱ,呈阳性的标本再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进行确证。结果宁德地区10 352名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Ⅰ/Ⅱ确证阳性者35名,感染率为0.34%,其中来自霞浦地区的献血者感染率为0.95%。结论宁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Ⅰ/Ⅱ有一定的感染水平,其中局部地区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ELSIA方法自2004年2月起对来夏门市中心血站献血的全部献血者131 823人做抗-HTLV-1/2筛检,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Taqman MGB探针及WB法检测确认并确定HTLV亚型.结果 在5年1个月的时间里,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58例;经巢式PCR或Taqman MGB探针检测确认为HTLV-1阳性的标本24例,阳性率为0.02%(24/131 823).分析其中16例阳性标本的gp46序列发现其都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5株序列属于世界人种亚群,另外1株属于日本人种亚群.结论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TLV感染且感染者均为HTLV-1型,以世界人种亚群为主,并有少量的日本人种亚群;对献血者的HTLV筛查可有效杜绝经输血传播HTLV,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型和Ⅱ型是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发现的两种人类逆转录病毒。由于该病毒(HTLV-Ⅰ/Ⅱ)被发现同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以及同一种退行性神经疾病,即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或HTLV相关脊髓病(HAM)有关,又因为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已引起输血部门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有一些国家已将筛查HTLV-Ⅰ/Ⅱ抗体列为献血者的常规检查,以保证输血安全。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HTLV-Ⅰ/Ⅱ感染的流行现状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HTLV)在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2016年3-11月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72 417人的HTLV-Ⅰ/Ⅱ抗体进行筛查,有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检,复检仍有反应性的标本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确认。结果 ELISA方法筛查抗-HTLV反应性23例,经WB实验确证9例,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率为0.01%(9/72 417)。结论温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但现阶段HTL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随机筛查南京地区献血者标本,筛查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和核酸检测进行确认。结果 25 007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有5例经ELISA筛查HTLV-Ⅰ/Ⅱ型抗体阳性,初筛阳性率为0.02%,经确认5例标本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提示南京地区属于HTLV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流行区但仍需继续监测,为制订输血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了解南昌地区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筛查,初筛阳性标本再双孔复查。结果 2013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8682人份,初筛阳性标本10人份,用原试剂双孔复检均呈阳性。阳性率为0.12%。结论本次调查整体表明南昌地区献血人群属于HTLV感染的非流行区,并且考虑到血液检测成本效益,因此目前将HTLV-Ⅰ/Ⅱ的检测纳入献血体检的常规筛查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状况,为本地区临床用血提供合适的安全筛查策略。方法对安徽省合肥、蚌埠、芜湖、安庆、马鞍山5地区部分献血人群采用ELISA试剂筛查HTLV-Ⅰ/Ⅱ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m blot,WB)确证和核酸检测,同时对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5地区共抽检献血者标本100 840份,ELISA法筛查出阳性标本57份,确证结果"不确定"2份,其余全部为阴性;确证阳性率为0%;追踪到献血者8人,结果7人仍为原ELISA试剂筛查阳性,确证结果均无阳性。结论安徽地区为HTLV低流行地区,可以暂不开展献血者HTLV全面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