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医改运行机制的情况,为下一步完善神木县医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构建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指标体系,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描述性评价。结果:(1)2009年参保率为95.66%;(2)2009年度基金使用率为66.56%;(3)2009年"全民免费医疗"基金平均补偿比为73.32%;(4)2009年住院人次为24617,比上一年增长107.54%,次均住院费用为5411.87元,比上一年增加30.78%;(5)参保人对"全民免费医疗"的满意率为95.28%。建议:(1)扩宽和稳定筹资来源,确保基金收入稳步增长;(2)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基金分配机制;(3)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构建医疗费用增长和经办服务水平的监控系统;(4)"全民免费医疗"总体运行绩效良好,但应理性认识该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概括介绍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机遇: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县域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大力支持;逐渐显露的政策成效。挑战:医疗费用补偿机制不尽合理;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困境。建议:完善补偿机制,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大投入,提高能力,保证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神木县概况、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由来的回顾,介绍"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背景,并对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方案进行文献综述,显示:(1)神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产生的经济基础,但神木县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认知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全民免费医疗"依托神木县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发展而来,并借鉴了新农合的管理模式;(3)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结算方式、补偿机制和对定点医院的管理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抽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对满意度进行测度、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论:(1)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满意度整体良好,得分为3.11分,得分在2.5分以上的占91.85%;(2)是否住院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满意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其优势比为3.1749,贡献最大。建议:(1)降低"全民免费医疗"的公众抱怨;(2)提高"全民免费医疗"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水平;(3)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发挥最大政策的效果;(4)提高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5年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足,为建立系统完善、高效灵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1~2015年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展开调查,利用Excel2010进行数据二次处理,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物力资源配置方面,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平均床位数趋于平稳。平均万元以上设备数量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街道)卫生院逐年增长;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卫生院及各类人员配置较多,增长明显;卫生经费配置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街道)卫生院财政补助和上级补助中最多且逐年增长,村卫生室上级补助增长明显。结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2012年明显增长,2013年至2015年平稳增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街道)卫生院在物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卫生经费配置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工作量大,卫生资源配置尚不能满足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陕西省某县近3年农民门诊获益情况,了解农民参合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门诊人次、门诊费用、报销费用、报销比例等为研究指标,利用SAS 9.1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统计描述。结果:(1)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的门诊补偿方案,使得门诊次均费用逐年下降,且基本维持在25元左右。(2)门诊补偿基金主要流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流向村卫生室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门诊患者由乡镇卫生院合理地流向村卫生室,降低了农民的经济负担;(3)门诊受益率在2010年达到最高为93.72%,门诊补偿率和筹资标准逐年增加,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结论:参合农民门诊受益程度不断提高,但筹资标准及门诊补偿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按人口和地理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天府新区直管区201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效率分析。结果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05、0.10和0.17,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8、0.42和0.20。产出按2015年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量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总体DEA有效;按基本医疗服务计算,5所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算,2所机构卫生资源配置DEA总体有效。结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比较公平,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效率,为乡镇卫生院优化卫生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为投入指标,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分析2000—2012年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中76.9%的年份卫生资源配置无效,这种无效是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13个单位年的效率值未呈现逐年改进状态,而是上下波动毫无规律;卫生资源投入过剩与产能低下并存。结论: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利用整体效率低下,政府和卫生院自身并未有一个科学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办法,而只是粗放式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利用科学严谨的效率评价体系制定卫生资源利用方案;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前后门诊处方费用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机构资料,对1997-2006年某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干预对照分析.结果: (1)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平均费用高于村卫生室. (2)门诊平均处方费用呈现快速增加趋势,而且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镇的门诊处方平均费用高于对照乡镇. (3)0~14岁、25-44岁及65岁以上年龄段男性患者门诊处方平均费用均高于女性患者,老年患者门诊处方平均费用最高.结论:农村女童、育龄妇女及老年人是门诊服务利用的重点人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诱导了费用不合理上涨;村卫生室提供了更为廉价的卫生服务,利于增加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0.
陈平  陈莹  杨添懿  孟琼   《现代预防医学》2015,(20):3716-3719
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7-201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状况,为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计算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方法分析这6年来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2年,床位、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4种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有相同的趋势;同年度4种卫生资源中,床位的基尼系数最小且泰尔指数也最小;2011-2012年,区域内贡献率高于区域间贡献率。结论 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床位、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好,硬件配置公平性优于软件配置公平性,区域内差异是造成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自实施伊始就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争相报道,本文通过对2009年5月—2010年4月期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媒体报道资料进行文本研究,发现了2010年两会前后媒体报道观点的不同,并运用传播学中的几个重要观点来解释与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综述国内外各大媒体对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报道情况,阐述这些报道在神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的反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媒体报道中所反映出来的热点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某市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改进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14个县(市、区)的部分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昆明市参合农民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技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收费、医生可信度、设备、所需药品的评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总体满意度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合农民选择村卫生室的影响因素是医生服务态度、医生可信度、离家路程、总的医疗服务质量、需要的药品和总体满意度,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因素是医技水平、就医方便程度、离家路程及等待的时间。结论昆明市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般。建议相关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乡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及管理,以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木县卫生服务供给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神木县有关机构2007—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近三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3%和22.71%;(2)疾病预防与控制服务13项主要指标中仅3项达标,5项不合格,5项未开展;(3)近三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上升了0.61‰和0.21‰。结论:(1)医疗服务供给量的增加折射出不合理现象;(2)需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3)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重治轻防"转变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木县卫生机构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神木县卫生局2008—2009年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08年卫生事业费为6567万元,2009年增加到2.338亿元;(2)2008年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63.73%,流动资产占35.32%;县级医院的负债和净资产分别占所有负债和净资产的7.63%和94.70%;(3)2009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7.66%,业务支出占总支出的98.98%;2009年卫生机构收支结余比上一年减少46.27%,收支结余率比上一年减少28.23%;2009年县级医院收支结余占总结余的99.84%。结论:(1)卫生事业费增长迅速;(2)卫生机构资产分布不平衡,县级医院所占比例过大;(3)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降低,乡镇卫生院生存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健康扶贫背景下某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现况及困境,并分析造成困境原因,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并整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均有对口支援单位;96.9%的村卫生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人力资源人员构成不合理,优质卫生人员匮乏;62.5%的乡镇卫生院和68.8%的村卫生室认为药品配备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79.39%,且医疗支出均大于医疗收入;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途径多样,其中最普遍的方式为发放宣传手册,占比78.2%。结论人力资源匮乏,健康扶贫能力受限,应引导人才下沉,保障人力资源;卫生资金收不抵支,限制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力度,应保障卫生资金有效分配,提高利用效率;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药物种类应对健康扶贫力不从心,应调整乡镇卫生院药物种类,助推其健康扶贫的能力;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效果不佳,应创新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形式,助力健康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入手,探索在农村地区建立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分析江西省2个县15个乡镇155家村卫生室的资源配置以及253名村医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的能力,以及相应的期望和建议。结果:“一村一所”管理模式下的村卫生室门诊量大,病人集中,更适合症状监测的开展;网络直报是症状监测数据报告的首选方式,但有12.5%的村卫生室负责人不会使用电脑;村医接触最多的五种传染性疾病是上感、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痢疾,分别有84.6%和71.5%的村医能够通过临床症状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75.9%的村医发现传染病人后会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77.1%的村医参与过传染病的调查核实。结论:依托村卫生室构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具有可行性,但需完善村卫生室管理模式,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明确目标监测疾病,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症状监测报告平台;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监测信号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