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IL-6、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兔高蛋氨酸饮食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喂食高蛋氨酸饲料(基础饲料中加入1.7%蛋氨酸)8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模型对照组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苦碟子及叶酸、B12干预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下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下降。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并且对其引起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动脉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共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8)、空白对照组(n=7)、叶酸+VitB12组(n=7)和苦碟子组(n=6)。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每天2次灌胃给予蛋氨酸0.75kg,连续10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叶酸+VitB12组和苦碟子组同时给予叶酸+VitB12和苦碟子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aspase-3含量及动脉病理变化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aspase-3含量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均P〈0.01);苦碟子组血浆Caspase-3含量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降低(均P〈0.01)。结论高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兔高蛋氨酸饮食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喂食高蛋氨酸饲料(基础饲料中加入1.7%蛋氨酸)8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光镜检察各组动物胸主动脉的病理改变,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血浆(含量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NOS活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苦碟子及叶酸、B12干预可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NOS活性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下降,NO含量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高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苦碟子及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并且对其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ey)来源于食物中的蛋氨酸,过量摄人蛋氨酸可诱发HHcy。通过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复制HHcy动物模型,检测动脉硬化的相关指标,同时对卡托普利进行了药效学观察。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食物中的蛋氨酸,过量摄入蛋氨酸时可诱发HHcy。我们通过大鼠灌胃予蛋氨酸复制HHcy动物模型,并检测动脉硬化的相关指标,同时对叶酸、维生素B12及硫酸软骨素抑制HHcy的发生进行了药效学观察。现将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Chen J  Li M  Shu YW  Liao YH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4):470-474,i0001
目的探讨补充叶酸对高蛋氨酸喂养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主动脉内皮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释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补充叶酸(FA)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和0.006%叶酸.饲养4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3组大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后PBMC释放炎症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主动脉MCP-1的表达.结果大鼠喂以高蛋氨酸饲料45 d可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时补充叶酸可显著降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0.01);与Contro1组相比,Hhcy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主动脉内皮MCP-1的表达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PBMC释放的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FA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主动脉内皮MCP-1的表达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PBMC释放的MCP-1水平较Hhcy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叶酸治疗Hhcy大鼠可以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降低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外周血PBMC炎症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与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高蛋氨酸喂养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蛋氨酸组,每纽10只,并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中添加蛋氨酸(40g/kg饲料)。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同时摘取两侧颈总动脉。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MMP-9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及HE染色分别观察动脉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及动脉损伤情况。结果高蛋氨酸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浆MMP-9蛋白浓度及动脉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MMP-9的表达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同时镜下观察药物高蛋氨酸组动脉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发挥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而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食物中的蛋氨酸,过量摄入蛋氨酸可诱发HHcy。2007年6~12月我们通过予兔高蛋氨酸饮食复制HHcy动物模型,以观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辛伐他汀对Hhcy的干预效果。现将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叶酸干预对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蛋氨酸组、蛋氨酸+叶酸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对蛋氨酸组及蛋氨酸+叶酸组在饲料中添加3%的蛋氨酸制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同时正常组、蛋氨酸组给予0.8mg/(kg·bw)的生理盐水灌胃,蛋氨酸+叶酸组给予灌胃0.8mg/(kg-bw)的叶酸。EuSA试剂盒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蛋氨酸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组,蛋氨酸+叶酸组血浆Hcy含量低于蛋氨酸组(P〈0.05);定位航行实验第3天、第4天,蛋氨酸组逃避潜伏期时间高于正常组,蛋氨酸+叶酸组低于蛋氨酸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蛋氨酸组大鼠在第一象限停留时间少于正常组,路径长度高于正常组(P〈0.05)。蛋氨酸+叶酸组在第一象限时间长于蛋氨酸组,路径长度短于蛋氨酸组(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影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叶酸补充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蛋白的表达,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 8周龄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蛋氨酸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蛋氨酸组在普通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质量分数2%的蛋氨酸.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心脏采血,取胸主动脉.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P-1α和CCR1的表达.结果 (1)血浆Hey浓度:高蛋氨酸组大鼠血浆Hcy浓度(45.74±9.65)m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7.38±2.28)mmol·L-1(P<0.01).(2)形态学改变:肉眼观可见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光滑,高蛋氨酸组胸主动脉内膜粗糙、隆起;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内皮细胞排列整齐,高蛋氨酸组内膜细胞排列紊乱,脂质沉积.(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IP-1α和CCR1蛋白的阳性表达表现为细胞质呈棕褐色.MIP-1α和CCR1蛋白在高蛋氨酸组的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二者在高蛋氨酸组的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IP-1α及其受体CCR1的表达,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导致AS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剂量叶酸治疗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40名HHcy患者叶酸0.8mg/d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Hcy、叶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叶酸治疗6个月后,HHcy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为(25.8±12.0)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7.1±18.0)μmol/L(P<0.05)。患者的MCP-1、IL-8、SOD和MDA水平则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低剂量叶酸治疗可降低HHcy患者的Hcy水平,但对趋化因子的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基础疾病的年轻化以及人们普遍寿命的延长,器质性ED,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阴茎勃起有着十分复杂的机制,是在神经、内分泌、及心理效应等综合调控下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在同型半胱氨酸(Hcy)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21只6周龄雄性载脂蛋白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替米沙坦组(HHcy+TLM组),每组7只,共饲养12周。治疗前后测量各组体重、收缩压(SBP)。饲养12周后,摘眼球取血,检测血脂和Hcy。油红O染色主动脉根部斑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斑块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驱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ac-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Masson染色胶原蛋白。结果 HHcy组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大于CTL组(P?<0.05),IL-6、MCP-1、MMP-9、mac-3的表达水平高于CTL组(P?<0.05),而胶原含量低于CTL组(P?<0.05);HHcy+TLM组斑块面积小于HHcy组,IL-6、MCP-1、MMP-9、mac-3的表达水平低于HHcy组,胶原含量高于HHcy组(P?<0.05);HHcy+TLM组的SBP及体重与HHc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TLM组降低。结论 Hcy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且影响斑块的稳定性,而替米沙坦有逆转Hcy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AT1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损伤的关系。通过高蛋氨酸饮食法构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模型,利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Hcy大鼠心肌的线粒体自噬水平。运用透射电镜观察HHcy大鼠心肌的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外培养H9C2细胞,用Hcy刺激H9C2,利用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改变。采用18F-FDG PET/CT在体心肌代谢成像技术检测心肌葡萄糖摄取情况以及直接检测心肌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来评价HHcy大鼠心肌的能量供应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HHcy大鼠模型心肌组织中,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线粒体排列紊乱,轮廓模糊,膜破损溶解,嵴消失;Hcy刺激的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结构完整性受损。HHcy大鼠心肌葡萄糖摄取率增加,ATP含量下降。结果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抑制心肌线粒体自噬诱导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建立幼年大鼠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模型的方法。观察模型的临床表现和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等。方法:48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上各组按观察日龄再分成3小组。每小组8只,一定浓度的细菌菌液,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各小组于第3、5、7 d取血清测CRP、皮质醇、IL-2、IL-12、MCP-1等。结果:建立成功的模型组IL-2、IL-12、CRP、MCP-1、皮质醇升高;模型组IL-2、IL-12、CRP、MCP-1水平随着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皮质醇则下降,对照各小组间无差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肺炎模型更简便实用;肺炎模型CRP、皮质醇、IL-2、IL-12、MCP-1改变,能够作为判断大鼠肺炎病情改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苦碟子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11例。方法将1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苦碟子,第一个对照组应用传统低分子肝素加尿激酶,第二个对照组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三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5%、87%和46%,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和1.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苦碟子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不亚于传统溶栓治疗,且出血等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