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 -二聚体 (D -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 (FXⅢa)交联后 ,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 ,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为此我们测定了 6 5例HFRS患者血中DD含量 ,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8月间在我院住院的HFRS患者 6 5例为观察组 ,男 4 9例 ,女 16例 ;年龄 14~ 6 9岁 ,平均 32 .7岁。全部病例均按卫生部 1987年颁发的…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肝脏损害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肝脏损害已有了较多报道 ,但大多以检测血清酶等肝功能指标来间接推断。我们从临床和病理的角度对HFRS肝脏损害进行了观察 ,以期完善对HFRS肝脏损害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2~ 1997年收治的HFR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阳性 ,其它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病例 6 3例 [HBVM ( )组 ],选择同期住院HFRS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病例 10 8例作为对照 [HBVM (- )组 ]。所有病例诊断、分型均参照 1987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并经血清HFRS特异性IgM…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18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9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比检测特生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H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排,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黄和芹 《海南医学》2003,14(3):86-86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主要临床表现 ,是HFRS患者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产生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的应用 ,有效的缩短ARF患者氮质血症持续时间 ,降低了严重程度[1 ] 。我们应用乳果糖水剂治疗HFRS所致ARF氮质血症 6 0例 ,与对照组比较 ,发现口服乳果糖时HFRS所致的ARF有治疗作用。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2 0例患者为 1997年 1月 - 2 0 0 1年 4月中度以HFRS伴ARF。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HFRS -IgM阳性证实 ,以血尿素氮 (BUN)和肌酐 (Cr)…  相似文献   

5.
血D 二聚体 (D 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 ,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高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文对 2 8例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进行了血浆D Dimer的检测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HSP组 2 8例 ,均为我院儿科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HSP患儿 ,其中男 13例 ,女 15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7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HSP的诊断依据。本组单纯性紫癜 12例 ,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或 和肾脏损害或 和关节症状者 (混合型 )16…  相似文献   

6.
将PCR扩增的HTV76-118RNA小片段的cDNA克隆插入到载体pDS56/RBSⅡ-(O)-6His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以及镍螯合层析纯化重组NP,经过SDS-PAGE、免疫转印和ELISA方法分析其蛋白特性,证实该重组NP与毒粒NP相同,均为49.6ku,能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以此重组NP作为抗原制备抗NP单克隆抗体,获得两株持续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抗NPMcAb建立检测IgM抗体的ELISA捕获法。证实纯化重组NP作为抗原,避免了组织培养病毒的感染性和非特异性以及难以标准化的缺点。所建立的ELISA捕获法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抗体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作为HFRS的早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 ,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患者多为青壮年 ,发病急 ,死亡率高 ,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该病是否能够早期确诊 ,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早期、特异快速的检验方法。我们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中HFRS抗体IgM效果比较理想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比 ,前者优于后者。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材料全部是我院门诊及急诊入院的患者血清 (发病时间 3~ 5日 ,病程在发热期或休克期 ) ,共 48份。…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1]。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凝集试验(latex)检测9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表明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  相似文献   

9.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SODS)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因汉坦病毒 (HV)呈泛嗜性感染的特点 ,可造成全身广泛组织细胞损伤 ,因此MSODS发生率很高。如果发生在老年病人 ,则问题更加严重 ,可使病情复杂 ,预后不良。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HFRS并发MSODS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 10年间收治的老年HFRS病人 97例 ,男 78例 ,女 19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65岁。其中发生MSODS者 69例 ,死亡 4 4例 ;未并发MSODS…  相似文献   

10.
苏先狮  夏令伟 《湖南医学》1998,15(4):202-204
采用大鼷的代肾皮质细胞体外培养和^3H-TdR掺入法检测1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和1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结果显示:患者血清可显著提高原代肾皮质细胞DNA中^3H-TdR掺入量提示HFRS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某种促肾生长物质,同时利用本室制备的肾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RDSSF)治疗HFRS43例并与22例HFRS对照比较,治疗组尿素氮、血肌酐下降和尿蛋白消失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少尿期是其五期临床经过中最关键的一期 ,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治愈率。我院自 1 996年采用速尿与丁尿胺联合治疗HFRS少尿期 45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病例均为 1 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8病日以内的HFRS少尿期住院患者 ,且既往无慢性心、肝、肾等疾病。所有病例均按1 997年全国HFRS防治方案进行诊断、早期定度和出院定型。全部病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FRS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入院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1 .2 一般资料治疗…  相似文献   

12.
1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HFRS)时,多数患者可出现异常心电图(EKG)改变,我们对123例HFRS患者行EKG检查,其中96例异常,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收集1994~1998年12月123例HFRS均为我科住院患者,诊断分型均符合1986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制定的标准,其中男8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自1987年4月至1997年4月我院共收治有明确医院内感染证据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患者58人,全部病人均符合1986年南京全国HFRS临床专题会议测定的诊断标准并经查HFRS特异性抗体IgM和IgG阳性证实。其中男37人,女21人,...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ALT,AST,ChE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各项血清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26例HFRS患者进行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现将有临床意义的ALT、AST、ChE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均为本院传染科住院患者,并经血清HFRS特异性IgM抗体确诊。男87例,女39例。年龄23~67岁,平均446岁。轻型24例,中型87例,重型10例,危重型5例。除其中5例因病情危重经综合抢救无效而死亡外,其他患者全部治愈。1…  相似文献   

15.
<正> 栓溶二聚体(D—dimet,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含量升高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亢进,对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的诊疗及预后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8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进行血浆D—D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栓性疾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邢振华,李卫,沈红卫,孔庆兰,毕春霞纤溶系统是人体防止血栓形成、维持血流畅通的重要成分。血浆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致病作用的研究孙志坚黄湘虎王明秀,等中华内科杂志1996,35(7)458为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用免疫组化法检查了30例患者HFRS病毒的膜蛋白(MP)、核蛋白(NP)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  相似文献   

18.
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少存 《医学综述》2001,7(12):720-721
D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它的升高特异性地反映体内微血栓形成或溶栓治疗有效[1 ] 。D 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2 ] 。血浆D 二聚体的定性或定量检测除可以用作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药物疗效监测外 ,还可用于白血病化疗、严重肝病等引起高凝状态后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加的检测[3 ] 。有关资料表明 ,肿瘤患者可出现凝血和纤溶异常。肿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同时恶性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纤维蛋白原激活物 ,其主要类型是尿激酶型 ,可导致局部纤维蛋白溶解…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简称出血热)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4年1月至1997年8月期间,采用聚肌苷酸治疗出血热60例,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证实聚肌苷酸治疗出血热确有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90例均系我院1994年1月~1997年8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全部符合1985年11月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当时尚未更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制定的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且测得出血热抗体(HFRSIgM)阳性,采用ELISA法。治疗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11~68岁,平均364岁。临床分型:轻型26例(43.3%),中型20…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NHDC)是HFRS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以高渗、高糖及细胞内脱水为重要特征 ,以意识障碍及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我院 1986年~ 1998年共收治HFRS76 3例 ,其中HFRS并NHDC15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 ,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40~6 5岁。病程 10~ 2 0天。符合HFRS诊断标准 ,否认糖尿病史。入院后予血液透析 (HD)、利尿、调节水盐失衡、补充热量等治疗。1 2 治疗与结果  15例经 2~ 5次HD治疗 ,尿量增加 ,患者出现口干、多饮、烦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